
导读:成都站自从上个世纪诞生起唯一的实名就叫成都站,因为就一直没有见过写有“成都火车北站”的火车票。成都站于2022年7月1日迎来建站70周岁,期间运营从未间断过。
成都站没有想得那么简单,不仅是成都人心中的“第一站”,寄托着几代人的记忆。更是七十年风雨兼程,承载了无数人的青春与回忆,成都站早已成为成都的超级地标之一。当时间来到了2022年10月11日零时,成都站正式停办客运业务,因为将迎来涅槃重生。


曾经的成都站见证新中国的伟大
成都站承载了太多,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于1952年7月1日通车,当年戴着大红花的火车在成都站拉响汽笛,昂扬出发到重庆。从此成渝两地的距离由船行7天、车行2天,缩短到仅仅10多个小时。
为此,主席亲笔题写的“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的锦旗,授予西南铁路局全体职工。
作为宝成、成渝、成昆三大铁路干线的交汇点,成都站的每一次变革都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及伟大的意义。70年风雨历程,从全国首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建成通车,到战胜天堑的“成昆神话”;从率先延伸售票服务点,到晋升客运特等站;从全国首条震后重建快速铁路——成灌铁路开通运营,到成遂达开行时速200公里的“和谐号”动车组列车……

成都站是很多人的记忆,是相聚的港湾,也是离别的堤岸,长长的轨道,一头是牵挂,一头是生活;人来人往,有人送你走,有人盼你早归,因为这里承载着我们太多的记忆。
网友说:走出大凉山的第一站--成都站。每次回大凉山到成都站感觉像是到家了一样, 成都站,我爱你!
对于远方的游子来说,出川的第一站就在这里,“成都”二字即是归途,一时间对这座车站的记忆涌上心头。

90年代初,春运期间成都站站前广场景象
1990年2月,成都站由一等站升为特等客运站。2010年,成都站旅客发送量达到最高峰,全年发送旅客2672万人次,2010年10月1日,成都站达到历史最高客流,当日发送旅客13.28万人次。
成都东站(货运站)是1961年4月成都站划出货运部分,位于八里庄,定名为成都东站(货运站);2007年搬迁至新都,当年4月18日正式投入运营后,命名为成都北站(货运站),是目前亚洲第二大的货运编组站,也是如今名正言顺的成都北站。
2011年5月8日正式通车至今的成都东站(客运站),由以前的沙河堡车站扩建而成,成为西南最大的客运高铁动车火车站之一。随着成都东站的投用,成都站的旅客发送量逐渐减少。

那成都北站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因为当年成都站与成都南站在成都的方位上来讲正好一南一北遥遥相望,都在成都的中轴线上,很多人就给位于成都北面的成都站顺口叫为:火车北站。
其实在成都的历史长河中,火车站客运站只存在成都站、成都东客站、成都南、成都西到全国各地,或者全国各地到成都对应各站的火车票,但永远找不到一张成都北的火车票。
有网友说,除了国铁成都人大部分人都叫火车北站吧,可能当年命名没有考虑那么长远吧。正因为有“火车北站”的误叫,更需要加上“站”字。另外,北上广等城市的火车站站名都有“站”字。
也有网友说:这火车北站为什么不迁移到三环外而进去,北二环那一段路还不够堵吗?火车北站历来就是成都脏乱差的地方,把北站规划到绕城外才合理。
成都站先后历经4次较大规模扩建或改建,其中1984年10月新建成的成都站,后又于2005年9月改造后使用,一直到2022年10月11日零时停办客运业务。因为已严重无法满足时代需求,故而火车站开始了第三次的蜕变。
总之,70年间成都市内的火车站从“一个大站”发展成为如今“六站鼎立,多点开花”的局面,成都站亲历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也承载着四川人上下求索、蜀道通畅的宏图愿望。


成都站最新投用时间预期有变
成都站的重新改建分为三个阶段,原来预计在2026年与地铁18号线三期一起完工及重新启用,然后就座等沪渝蓉高速铁路成渝中线2027年开通到成都站。
目前经过2年多建设,目前一阶段已完成北侧站房主体施工。正在进行二阶段施工(南侧站房建设过半),按照建设进展,2025年之前将完成南侧站房主体结构部分施工。
南侧新建轨道施工完成后,项目将进入三阶段(倒边施工)即南侧新建轨道施工完成后,列车转至南侧运行,北侧轨道开始拆除及新建施工。最终南北侧站房就可连成一体,整个站房的雏形也将正式呈现。

施工过程遇到的问题很多,比如临近地铁1号线,施工中需保证1号线路正常运行。并且有些火车虽然不停站,但有些火车还要从成都站经过。
另外因北站涉及的太多了,不仅有金牛,还有成华区,改造后的成都增强成都北面的枢纽地位,时间紧任务重。
目前看到的信息是要等2027年5月才能开通了,不可能再晚了,因为2027年务必接通目前中国时速最高的线路成渝中线。

成渝中线高铁“成渝号”盾构机早已成功穿越西成高铁,这是成渝中线高铁盾构首次成功下穿既有铁路线,很是了不起呀!
2025年4月21日,位于成都市二环路北三段的成都站高架广场(南)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标志着成都站改扩建工程取得重要进展,为成都站高架广场(北)按期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的成都站见证西部崛起
因时代发展,成都站唯有重新修建才是出路,因为成都站房将与成渝中线高铁同步投用,从这里到达上海仅需7小时左右。
成都站未来将个集高铁、市域快铁、地铁等于一体的立体交叉零换乘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天府大道(人民北路段)经成都站下穿实现南北连通,满足其城市快速路的通勤标准,周边均可以实现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站站互通。

成都站房高架候车层东西两侧设有落客平台和车道、城市过境道路,负一层出站通道东西两侧设有出租车候车区和出租车专用通道;站房的北侧为公交枢纽及长途枢纽,南侧南广场地下设有地铁1号线、7号线、18号线的换乘大厅。
改造后的成都站充分融入公园城市理念,东西上盖平台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成都站也将成为线上式高架候车特大型站,其规模为10台18线,仅次于成都东站和天府站,成都站此次改扩建后,站场规模将由6台12线增至10台18线,站房面积达8万平方米。

最值得期待的是:结合成渝中线高铁的建设,成都站功能将调整为高铁站,原所有普速列车迁至十陵南站。
建成之后,蓉北商圈城市更新有了新格局,在枢纽交通的引领下,让各种社会资源形成更加有力的聚合,被赋予了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成都,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开始。
成渝中线拉近的不仅仅是成都与重庆这两座大城市的通勤距离,更是一次发展理念的升级,以其深远的战略意义,为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形成铺设了坚实的轨道,成为成渝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发展的新引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50分钟从成都到重庆,不再是遥远的未来,成渝两地邻居亲戚串门,将成功实现说走就走。
成渝中线通车后,成都站也将与多条高铁发生关联,2027年成都站一起与成渝中线和成达万高铁都迎来开通。
每天开公交车走驷马桥下穿过的司机说,驷马桥段的修建是每天看着修,这修好后,以后坐动车就更方便了。
家住五块石附近的网友说,经常往返成都绵阳两地,希望成都站早日开通,也有网友就住这左右,更希望早日开通,不再往东站和西站跑了!
成都站曾因为“火车”,成就了包括荷花池和五块石等多个大型市场的商业繁荣,也成就了一大批富起来的生意人。

进入高铁时代,成都站对成都大北门的带动作用,更加强劲而持久。成都北门上最大“堵点”将变成“通点”。
也有网友说:不经过东站就给个差评,太慢了,可能再等10年都修建不好吧。也有网友说:成都西,成都东,成都南,天府站,十陵站,最后再来一个成都站,将来要注意买的哪个站哟。
很多人希望改造后依旧是“成都”,而不是“成都站”,且“成都”两个字体不要变。也有人说可惜了,之前没有在成都站坐过火车,现在只有期待改造后的成都站,一定要从成都站坐到上海去。
5年等待是值得的,这是一座全面升级的高铁站,这也是成都站改造工程最核心的“质变”。
成都站预期有变,但超乎想像,就如天府站开通也推迟了一年。2025年4月16日,天府站钢结构施工全面完成,为车站的按期投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