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厨房纸安全性的专业报道引发全网热议通过对比国家标准发现,市面上常见的厨房纸存在重大使用误区——超过60%消费者习惯用厨房纸直接包裹食物,而这类行为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根据国家标准《厨房纸巾》(GB/T 26174-2023),厨房纸的核心指标聚焦吸水性(纵向吸水≥20mm/100s)和抗拉强度(横向≥1.60kN/m),但对甲醛等化学物质未作要求。

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4806.8-2022)明确规定,直接接触食品的纸张必须通过铅、砷、甲醛等19项化学物质检测,微生物指标更严格至菌落总数≤200CFU/g。

记者调查发现:
1. 某电商平台销量前50的厨房纸中,仅12款标注执行GB4806.8标准
2. 32%商家将"食品级"作为宣传噱头,却未提供检测报告
3. 线下超市货架上的厨房纸,87%未明确标注食品接触安全标识

更令人震惊的是,某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市面20款厨房纸的抽检显示:
6款甲醛含量超食品接触标准3-8倍
3款检出荧光增白剂迁移量超标
14款未通过模拟油脂环境的化学物质迁移测试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食品接触材料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案例超50万起,其中纸张类产品占比达18%!
某些商家正在玩弄"标准游戏":他们用擦拭用途的厨房纸标准当护身符,却在宣传页用"食品级""婴儿可用"等字眼混淆视听。这种刻意模糊界限的行为,无异于在消费者身边埋下定时炸弹。
更可悲的是,我们很多人还沉浸在"纸质即安全"的认知误区中。殊不知,那些标榜"超强吸水"的厨房纸,可能正将工业漂白剂残留在牛排表面;那些宣称"原生木浆"的抽纸,或许让家人每天吞下微量重金属。

这不是危言耸听!报告显示,42%的纸巾类投诉涉及虚假宣传。当我们为预制菜添加剂吵得沸沸扬扬时,是否也该关注这些"沉默的配角"?国家标准的细化、企业责任的强化、消费认知的进化,需要三方合力才能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从今天起,请多花3秒钟查看包装上的执行标准;遇到模糊宣传时,勇敢要求商家出示检测报告;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家庭避开这个潜伏在厨房的健康陷阱。
你家的厨房纸通过安全检测了吗?欢迎晒图查验
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