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当十铜元双旗币

中华民国当十铜元双旗币,正面中央图案为两面交叉的国旗,左为铁血十八星旗,右为五色旗,两旗交叉中间系结带;上方通常饰有五角星或菊花纹等;下方镌刻“當十銅元”四字。反面图案通常为嘉禾纹饰,由稻穗组成,寓意丰收与希望;上下边缘环英文,如“THE REPUBLIC OF CHINA”(中华民国)和“TEN CASH”(当十)。该币铸造于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民国政府为统一货币制度,铸造了新的货币。双旗币当十铜元作为民国初期的重要流通货币之一,不仅见证了国家的新生,也标志着中国货币制度的一次重要革新。
正面采用两面交叉的国旗,象征全国一统与民族大团结;反面采用嘉禾纹饰,寓意丰收与希望,体现了对农业的重视和对民生的关怀。材质为优质铜,钱币保存完整,有自然磨损痕迹,包浆自然醇厚。铸造量不详,但存世量相对较少,且经过长时间的流通和保存,能够保存到现在的铜元更是凤毛麟角。在收藏市场上,该币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精美的设计而备受追捧,成交价不断攀升,最终以133万元成交,凸显其珍贵性。
中华民国双旗币贰佰文四川造(背逆180°错版币)

这枚中华民国双旗币贰佰文四川造承载着辛亥革命后的货币改革记忆,其设计融合了革命象征与时代元素。正面中央两面交叉的国旗尤为醒目,左为铁血十八星旗,象征辛亥革命前夜的十八个省份,右为五色旗,寓意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上环“中华民国二年”字样彰显新生政权的坚定,下环“四川造币厂造”六字标明铸地,左右四角星花纹增添灵动之美。背面中央珠圈内双旗交叉而立,旗杆系有弯曲的璎珞,双旗笔直挺立,象征革命精神与国家的统一。珠圈外上方英文“THE REPUBLIC OF CHINA”与下方“200 CASH”字样清晰标注,这是民国时期四川铜元中唯一使用英文的一种,反映了当时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开放姿态。
钱币采用铜合金铸造,直径约3.8厘米,重约10克,表面包浆自然,历经百年仍保持着铸造时的锐利线条,充分展现了四川造币厂的高超工艺。作为辛亥革命后的珍贵货币,完整存世者稀少,尤其品相完好者更显珍贵。近年来拍卖市场上,此类具有明确历史背景与工艺特色的钱币屡创高价,此枚保存完好的背逆180°错版币最终以205万元成交,充分印证了其作为民国时期货币珍品的收藏价值。
双旗币一组两枚(湖南省二十文1枚、河南省造当二十铜元1枚)

双旗币一组两枚,包括湖南省二十文1枚和河南省造当二十铜元1枚。湖南省二十文双旗币正面中央是“铁血十八星旗”与“五色旗”交叉而立,象征着民族大团结,珠圈外有“湖南省造”四字,下方标明币值“當制錢二十文”;反面正中是稻穗组成的嘉禾纹,寓意丰收与富裕,背面上部刻有“THE REPUBLIC OF CHINA”,下方刻有“TWENTY CASH”。河南省造当二十铜元双旗币正面中央为交叉的两面旗帜,一面是铁血十八星旗,另一面是五色旗,寓意五族共和,上方铸有“中华民国”四字,下方标注“当二十铜元”,左右两侧分别铸有“河南”二字;反面中央为嘉禾图案,稻穗颗粒饱满,线条流畅自然,象征着农业的丰收与民生的富足,嘉禾图案外环以英文环绕。
这两枚钱币均铸造于民国初期,湖南省二十文双旗币铸造于1912年,为取代清代铜元而铸造,旨在筹措军费和稳定地方经济;河南省造当二十铜元双旗币则铸造于中国社会经历翻天覆地变革之际,为稳定经济秩序、促进货币流通而铸造。两枚钱币设计精美,寓意深远,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成交价不断攀升,最终以316万元成交,凸显其珍贵性。
古钱币出售请加:19198028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