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特朗普选择“闭关锁国”,中美差距已超200倍,换谁来也无力回天
胖仔研究社

在美国的关税政策打压下,中方的不妥协,让特朗普直接“狗急跳墙”。

4月17日宣布,要对在美国港口靠港的、和我国相关的货轮征收最高140万美元的“港口费”。

只要在海事上排斥中国,实际上就是在孤立美国自身。

“排外”的下场那就只有一个,意味着美国将和过去的大清一样,搞起来“闭关锁国”。

如今中美之间的差距已经超过200倍,恐怕是三个前总统一起声讨也无法回天了。

闭关锁国,能打破中美差距吗?

4月17日宣布,特朗普再次加大了对中国经济的打压力度。

美方对中国海运业的“301调查”正式启动,特朗普政府宣布将对中国船只征收最高140万美元的靠港服务费。

令人深感讽刺的是,这场由美国主导的经济封锁行动,不仅无法重振美国的产业优势,反而加深了中美之间已经存在的鸿沟。

当美国开始效仿清朝时代的“闭关锁国”,意图通过孤立中国来恢复制造业辉煌时,殊不知,中国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依赖他国技术的国家。

如今的中国,不仅在造船业中占据了全球主导地位,其产业链的优势和技术创新的步伐,远远将美国甩在了身后。

特朗普若执意继续闭关锁国的政策,那么不管是谁来接任这个位置,想要填补中美之间已经超过200倍的差距,几乎已无可能。

美国的“造船复兴”只是一场梦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和“闭关锁国”战略,无法改变美国造船业的基本面。

美国的造船产业如今所面临的现实,是无法解决的长期困境。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美国每年只能建造约5艘商船,而在全球商船的建造和交付上,中国无疑是绝对的主导者。

2024年,中国的造船量占全球的56%以上,而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占比几乎为零。

中国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已经超越美国

中国在造船业的优势,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订单量。

无论是在技术研发、生产效率还是产业链整合方面,中国都占据了领先地位。

例如,中国的江南造船厂将大型集装箱船的建造周期从28个月压缩到13个月,而沪东中华造船厂在建造LNG运输船时,也能将周期缩短至18个月以内。

这种效率的提升,不仅降低了成本,还使得中国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几乎无可匹敌。

相比之下美国的造船业仍然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平,高成本和低效率让它在全球船舶市场中彻底失去竞争力。

即使特朗普再如何大力推动美国制造业的复兴,面对中国这一巨大的差距,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对策。

产业链的断裂:美国如何弥补造船的空白

美国的造船产业之所以落后,不仅仅是因为产量低,更多的是因为其产业链的断裂。

造船厂在建设船只时,许多核心组件,如推进系统、曲轴等,需要依赖进口,导致生产成本大幅上涨。

而我们则通过在长江入海口附近构建全球最密集的造船产业链,几乎所有零部件都能在极短时间内从周边供应商处获得,这使得中国的生产效率远超美国。

中国的造船厂通过快速的技术升级和自动化改造,已经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大规模的生产任务。

国的造船厂却仍然依赖传统的手工工艺,且由于劳动力成本高,制造周期长,最终使得造船成本飙升。

特朗普的“闭关锁国”政策,给美国带来的反噬

特朗普的政策,实际上是在为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

按照计划,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对中国船只征收高额靠港费,迫使全球客户放弃中国制造的船舶。

这样的政策不仅不会有效遏制中国船舶的全球市场份额,反而会导致美国自身的经济损失。

如果特朗普真实施这项措施,美国的农产品和其他出口商品的运输成本将大幅增加,每个集装箱的费用可能会增加600到800美元。

这将导致美国的产品价格飙升,消费者将面临更高的物价压力。

更重要的是,依赖中国造船业的美国企业也将面临巨大困境,运输成本上升意味着他们将不得不支付更多费用,最终由美国消费者买单。

美国与中国的差距,已经无法弥补

这场由特朗普推动的“闭关锁国”政策,最终可能会导致美国进一步失去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的船舶和造船技术早已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特朗普所做的尝试,虽然可能在短期内给中美贸易带来一些波动,但从长远来看,它将无法改变中美之间的产业差距。

中国不仅在船舶制造上遥遥领先,而且在绿色船舶技术、能源运输船等未来技术领域,也早已占据了全球的技术制高点。

美国的造船业已经无法独立完成这些任务,反而需要依赖中国的先进技术和船舶制造能力。

全球海运和贸易结构的未来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海运和贸易已经不再是单一国家能够完全掌控的领域。

中国已经掌握了全球大部分的船舶制造订单,并在全球能源运输和绿色船舶技术上占据领导地位。

即使特朗普在短期内通过关税和限制措施试图压制中国,但从全球产业格局的变化来看,特朗普的“闭关锁国”政策注定无法改变中国在全球海运领域的主导地位。

美国将何去何从?

特朗普通过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试图通过高关税限制中国船只进入美国市场,并迫使全球客户转向美国的造船业。

不过这一政策注定是徒劳的,中国在全球造船业的领先地位,以及美国自身制造业的困境,使得特朗普的“复兴”计划面临重重挑战。

即使特朗普不懈努力,也无法弥补中美之间超过200倍的产业差距。

文/编辑:小阳咩咩咩

信息来源: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