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英国航母打击群启程前往印太,如此炫耀武力为哪般?
科技生活快汛

#春日生活打卡季#

4月22日,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从朴次茅斯海军基地启程,开启长达七个半月的印太部署。这支由12国舰机联合组成的“13国联军”,计划穿越地中海、红海、印度洋,最终进入太平洋,沿途与约40国开展联合军演,并将在印太区域参与多航母联演。英国海军宣称此举旨在“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但这场耗资不菲的远洋行动,却被外界质疑为一场政治意味浓厚的“武力炫耀”。


此次部署是英国工党政府延续保守党时期“印太倾斜”战略的延续。自2021年“伊丽莎白女王”号首次印太巡航以来,英国已通过加入CPTPP、与日本签署《互惠准入协定》等手段深化区域存在。此次行动更是将北约盟友挪威、加拿大及西班牙等国纳入编队,试图以“集体安全”名义强化对印太事务的介入。打击群指挥官布莱克莫尔直言,此次行动“每几年将重复一次”,印证了英国将印太视为长期战略支点的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此次高调强调与美日韩澳的联合军演,恰逢北约推动“2030年展望”,试图将欧洲与印太安全议题捆绑。有分析指出,英国正扮演“北约印太化急先锋”角色,通过军事联动将欧洲盟友引入亚太,形成对华战略围堵。

尽管英国宣称“威尔士亲王”号已达成“完全作战能力”,但其背后难掩皇家海军的窘迫。2024年,“伊丽莎白女王”号因螺旋桨故障退出北约军演,而“威尔士亲王”号此前多次因漏水事故沦为“备件仓库”。此次编队中,挪威“罗阿尔德·阿蒙森”号巡防舰和加拿大“魁北克城”号护卫舰均为老旧舰艇,战斗力有限。军事专家王亚男评价:“英国海军维持现有规模已属勉强,跨越半个地球的部署更像政治表演。”

有网友嘲讽:“漏水航母带着古董军舰全球巡演,不如先修好自家船坞”;另一派则担忧北约“组团”加剧印太军备竞赛,“欧洲战火未熄,又要到亚洲点火”。

英国将此次行动定义为“维护全球安全”,却遭多方质疑其正当性。中方多次强调,南海航行自由从未受阻,域外国家应停止制造紧张。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分析称,英国试图通过“价值观同盟”掩盖其追随美国的地缘算计,但“13国联军”的松散协作难以形成有效威慑。

更微妙的是,美国自身在印太的军事资源已捉襟见肘。2024年,美军三支航母打击群长期超负荷运转,此次联合行动中,美军仅象征性参与,暴露出英美“战略协同”的虚实。

英国此次部署如同一场“军事IPO”——以高昂成本换取政治影响力。然而,其收益充满不确定性:一方面,印太国家更关注经济发展而非阵营对抗,澳大利亚等传统盟友已转向务实外交;另一方面,中国在区域内的经济与军事影响力难以撼动。英国若持续炒作“安全威胁”,最终可能沦为美国战略棋盘上的“次级棋子”,既损耗国力,又损害中英关系。

当“威尔士亲王”号穿越苏伊士运河时,其甲板上的F-35B战机或许能吸引眼球,但航母锈迹斑斑的船舷(如2021年南海巡航被嘲“生锈战舰”),却暗示着“日不落帝国”光环的褪色。这场跨越三大洋的远征,与其说是武力的展示,不如说是旧霸权对新时代的无力叩问。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