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地理冷知识——噶丹松赞林寺
地理历史冷知识

噶丹·松赞林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康区有名的大寺院之一,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在整个藏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小布达拉宫”。

该寺又称归化寺,距中甸县城5公里,是一座古镇规模的古堡群建筑。于公元1679年(藏历第十一绕迥阴土羊年)兴建,公元1681年(阴铁鸡年)竣工。五世达赖喇嘛亲赐名“噶丹·松赞林”。

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甘南拉卜楞寺。

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西宁塔尔寺。

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西藏扎什伦布寺。

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西藏甘丹寺。

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西藏色拉寺。

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西藏哲蚌寺。

拉萨大昭寺,一个不缺信仰的地方。

北京现存最大的格鲁派寺院,雍和宫。

内蒙古最早的格鲁派寺院之一,大召寺。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固始汗率蒙古和硕特部进入康区,击败木氏土司势力后,少数格鲁派僧人进入香格里拉县境,但无力开展佛事活动。

康熙六年(1667年),蒙古和硕特部联兵占据香格里拉,大力传播黄教,引发其他教派不满。康熙十三年(1674年),以噶举教寺院为首发起反对格鲁派和和硕特部的暴乱,后被蒙藏兵镇压,蒙藏军队关闭当地寺院,没收寺产,准备建立格鲁派大寺院。

康熙十八年(1679年),经五世达赖申报、康熙皇帝批准,五世达赖择定基址,在原噶玛噶举派孜夏寺废址上动工建寺,康熙二十年(1681年)建成,五世达赖赐名“噶丹·松赞林”。

清雍正皇帝赐名“归化寺”,其弟和硕果亲王赐“慈云广覆”金匾。初建寺时,拟设僧额550名,康熙帝批准剃度330名,并划300户农奴为寺庙庄园服务。

乾隆年间,松赞林寺僧人猛增引发民户反抗,云南部督上奏,乾隆最终将寺内喇嘛额定为1226名,并固定其养廉口粮、衣单银两等,又赏赐“拉迪(神民户)”70户庄奴,松赞林寺拥有庄农370户。这一措施延续至民主改革。

1950年,香格里拉和平解放,松赞林寺僧众热烈欢迎解放军。1957年,寺内少数僧侣发动反革命武装叛乱。1958年,当地完成和平协商土地改革,废除松赞林寺宗教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寺院实行民主管理。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寺院遭到严重破坏。粉碎“四人帮”后,党的宗教政策逐步恢复。1982年,松赞林寺在废墟中建立简易活动点。1984年至1989年,国家先后拨款用于重建,松赞林寺逐渐恢复原貌,重大节日和佛事活动也得以恢复。

松赞林寺的建筑特色鲜明,全寺仿拉萨布达拉宫布局,依山势层叠而上,扎仓、吉康两座主殿高高矗立在中央,八大康参、僧舍等建筑簇拥拱卫,高矮错落,层层递进,立体轮廓分明,充分衬托出主体建筑的高大雄伟。

寺院坐北朝南,这种朝向有利于采光和保暖,也符合藏传佛教的风水理念,能更好地接收阳光和祥瑞之气。

外观设计为五层藏式碉楼建筑,采用土石厚墙、小窗户的设计,墙体厚实坚固,具有良好的防风、防寒、防盗功能,能抵御高原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

主殿上层铺有镀金铜瓦,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熠熠生辉。殿宇屋角吻兽飞檐,又具汉式寺庙建筑风格,使建筑既庄重威严又灵动飘逸。

色彩以红、黄、白三色为主色调。红色的墙体和门窗,彰显着寺庙的庄重与神圣;黄色用于装饰屋顶、梁柱等部位,代表着高贵和佛光普照;白色则用于勾勒建筑轮廓和装饰部分墙面,使整体色彩更加鲜明和谐,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寺内的门窗、梁柱、佛龛等多采用精美的木雕工艺,雕刻有各种佛教图案和吉祥纹饰,如莲花、八宝、佛像等,工艺精湛,线条流畅,造型逼真,展现了藏族木雕艺术的高超水平。

殿内壁画色彩鲜艳,笔法细腻,以描述史迹典故、弘扬佛教教义为主,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佛教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等。此外,寺内还珍藏着许多五彩金汁精绘唐卡,这些唐卡构图严谨、色彩绚丽、线条精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寺内供奉着众多佛像,如释迦牟尼佛、宗喀巴大师、弥勒佛等,这些佛像造型庄重优美,工艺精湛,有的是包金佛像,有的是铜像,给人以神圣庄严之感。同时,寺内还有排列着著名高僧遗体的灵塔,内藏金银名贵珠宝,塔体装饰华丽,体现了对高僧大德的敬重。

- 扎仓大殿:位于全寺的中心和最高点,是松赞林寺的核心建筑,也是最高层次的僧侣组织所在地,“扎仓”意为僧院,是僧众学习经典、修研教义的地方。 

- 吉康殿:又称宗喀巴大殿,位于扎仓之西,与扎仓大殿共同构成了寺院的核心建筑,是藏密政教合一的最高统治机构之一,也是僧侣学习经藏的重要场所。 

- 释迦牟尼殿:位于扎仓之东,藏语称之为“主康”,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建成时间据说早于扎仓大殿,有求必应,十分灵验。 

- 八大康参:扎仓与吉康大殿之下,设东旺、扎雅、朵克、吉迪、乡城、卓、洋塘和绒巴共八大康参,代表着八瓣莲花,寓意着松赞林寺佛门圣地脱离尘世、洁净祥瑞。 

- 僧舍区:位于三大殿周围及山下,是僧侣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有200多座私人净室,一般由经济实力较强的家族为同一家族的僧人共同修建,或者由一个村子为村里的僧人共同集资修建。

- 拉姆央措湖:位于寺前,是著名的女神白登拉姆的寄魂湖,经过退耕还湖、镜面恢复等工程,再现湿地风采,湖中四季有各种水鸟生息。 

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在云南的重要寺院,是滇西北藏传佛教的中心和格鲁派在康巴地区弘扬佛法的重要道场,为格鲁派教义的传承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寺内珍藏着许多宗教法器和珍贵文物,如八尊包金释迦佛像、贝叶经、五彩金汁精绘唐卡等,这些珍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研究藏族历史、宗教、艺术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

松赞林寺是藏族传统节庆活动的重要场所,每年的酥油花节、跳神节等,吸引成千上万民众参与,成为传承和弘扬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此外,松赞林寺历史上与达赖喇嘛关系密切,曾保护过七世达赖,七世达赖掌权后为其建立“宗喀巴金瓦殿”,进一步提升了它在藏传佛教寺院中的地位。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