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解放时期的四大野战军,是这场战役中,消灭反动派军事集团的主要武装力量。四大野战军不仅兵多将广,同时来自四大野战军的成员,日后都成为军队建设的骨干力量。
像大家比较熟知的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大将军,是新中国的首任国防部长,人民军队的核心人物,更是一位对中国革命事业做出很大贡献的开国名将。
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同志,对军队的建设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创办南京军事学院,为军队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军政干部。与此同时,刘伯承还是解放军历史上的五大名将之一,是最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开国元帅。
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文武兼备,军政皆能,不仅参与领导了,华东地区的解放战争,同时还是我国外交事业的开拓者。
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总,对军队的建设同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由他领导的四野部队兵多将广,是解放战争中的主力军,更是人民军队中的顶梁柱。
四大野战军的司令员,在新中国成立后都是获得了元帅军衔。而野战军下辖的兵团司令,有三位是大将军衔,剩余的基本上都是上将军衔。而兵团下辖的军级别的将领,有个别战绩突出的军长是获得上将军衔,剩余的基本上都是中将或者少将军衔。
然而,在名将辈出的四大野战军,有四位比较特殊的军长,他们都拥有上将的战功,但却没有上将的军衔。
第一位郑维山,他是第一野战军第19兵团第63军军长。
伟大的毛主席曾说:南有许世友,北有郑维山。
从这句话就不难看出,郑维山的军事能力,可以与开国上将许世友媲美。
在解放时期,郑维山一开始是华北战场上的主力战将,由他领导的第三纵队是属于尖刀,在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新安保等战役中,表现十分抢眼,为战斗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等到平津战役结束后,郑维山所属部队第19兵团被划归第一野战军。这样一来,郑维山又踏入了西北战场,这已经是他军旅生涯中,第十次进军西北,与兄弟部队共同消灭马家军集团,解放大西北。
在新中国成立后,郑维山迎来了个人军旅生涯的高光时刻,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职志愿军第19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协助司令员杨得志参与第五次战役的指挥。
因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后被彭大将军亲自点将,代替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一职,组织指挥了秋季和夏季反击作战,为抗美援朝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二位王近山,他是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第12军军长兼第三兵团的副司令员。
王近山可是刘邓麾下的头号战将,他在第二野战军的影响力,以及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就好比韩先楚在第四野战军的地位及影响。
都知道,四野大军的王牌军长韩先楚,李天佑,刘震,黄永胜与洪学智,他们在1955年都是获得了上将军衔。而作为二野的头号王牌军军长王近山,不管是立下的战功,还是对解放事业的贡献,他都可以与上将媲美。
血战大别山,掩护主力撤退。襄樊战役,活捉川军名将郭勋祺。淮海战役,一马当先,突破黄维兵团,消灭最精锐的老虎团。进军江浙,解放西南。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指挥上甘岭战役。
第三位陶勇将军,他是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第23军军长
陶勇将军和王近山一样都是各自野战军的头号战将,王牌军军长。在革命战争年代,陶勇打出了拼命三郎的称号,意思就是说:陶勇将军打仗很拼,有着不惧牺牲的精神。
要知道,在名将辈出的第三野战军,陶勇与上将叶飞,还有中将王必成并称华野三虎,是华东战场上,个人战术指挥能力最突出的三位猛将。
当时,华东解放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陈毅司令员手中有三把利剑,陶勇就是其中一把。
由此可见,在解放时期,发生在华东战场上的重大战役,都有陶勇将军的参与,同时也为华东地区的解放立下赫赫战功。
第四位梁兴初,他是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第47军的军长。
相信大家对梁兴初将军都比较熟悉吧!他不仅是第47军的首任军长,还是第38军的军长。
可能,在解放时期的东北战场上,由梁兴初领导的第47军不是综合作战能力最强的一支劲旅。但在辽沈战役之黑山阻击战中,梁兴初以一个纵队的兵力成功阻挡廖耀湘的机械化兵团,为辽西会战的胜利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也立下了赫赫战功。
不过,梁兴初军旅生涯的高光时刻,并不是在解放时期,而是日后的朝鲜战场上,由他领导的第38军,在第二次战役中成功穿插,切断敌军的退路。此举,为二次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也为他赢得了万岁军军长的称号。
这四位“无冕上将”虽然未能获得上将军衔,但他们的战功和贡献却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