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曹操有这5大谋士才能成大业,其中二人可比诸葛孔明
让梦想起飞42730806

在三国时期,曹操麾下有五大谋士,分别是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这五位谋士各有千秋,为曹操成就大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荀彧,字文若,被称为“王佐之才”,曹操将其比作“吾之子房”。他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如提出“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等计划。政治方面,荀彧为曹操举荐了大量人才,其中就包括郭嘉和司马懿等传奇人物。荀彧的战略规划着眼于当下,注重细节,保证了曹魏政权在三方势力中始终保持优势。在与诸葛亮的对比中,荀彧在战略规划方面与诸葛亮平分秋色。如果诸葛亮投奔曹操,两人在战略规划上的才华难分伯仲。

荀攸,字公达,是曹操的“谋主”,擅长制定短期军事战略战术。在曹操早期创业之路上,荀攸献计帮助曹操生擒吕布,在官渡之战等战役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与诸葛亮相比,荀攸的战术能力略有不足。诸葛亮火烧博望坡、新野之战、七擒孟获等战役都取得了优秀战绩,为实现战略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战术方面,诸葛亮更具优势,若诸葛亮加入曹魏阵营,可能会“秒杀”荀攸。

贾诩,字文和,有三国第一“毒士”之称。他曾为张绣效力,后归降曹操。贾诩献计离间马超和韩遂,为曹操称霸一方立下功劳。但在用计毒辣方面,贾诩比不过诸葛亮。诸葛亮在多次战役中选择火烧敌军,如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盘蛇谷等,不给敌人留一丝退路。其用计毒辣程度可见一斑。

程昱作为曹魏集团的重要谋士,擅长治理朝政,留守后方,是一位“后勤人才”。曹操多年东征西讨,所耗钱粮、辎重难以计算,程昱在后勤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郭嘉,字奉孝,人称“鬼才”,为曹操平定辽东立下功劳,但英年早逝。曹操在赤壁大败后曾哭诉若郭嘉在,不至于如此大败。郭嘉与诸葛亮无法直接比较,因为诸葛亮出山时,郭嘉已亡故。不过,若从寿命方面看,诸葛亮胜过郭嘉许多。

综上所述,曹操的五大谋士各具特色,其中荀彧和荀攸在某些方面可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但也各有优劣。

荀彧对曹操成就大业的贡献

荀彧出身名门,被赞为“王佐之才”。他在曹操崛起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战略方面,荀彧为曹操制定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曹操早期身份受限,人才去留和士族支持成为难题。荀彧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局面。他凭借自身在颍川士族中的影响力,为曹操吸引了大批人才,如郭嘉、司马懿、陈群等。荀彧就如同曹操的招牌,吸引了众多颍川人才和当地士族的支持,极大地扩充了曹操的势力。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战略决策也是荀彧提出的。建安元年,献帝从长安返回洛阳,荀彧和毛玠建议曹操迎奉天子,迁都许县。荀彧以晋文公迎周襄王、汉高祖刘邦为义帝发丧为例,劝曹操“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从此开启了“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态势,在政治上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在军事方面,荀彧也为曹操出谋划策。建安二年,袁绍占据青、冀、并三州,成为曹操最大的竞争对手。曹操此时刚被张绣打败,士气低落,担心无法与袁绍抗衡。荀彧为曹操分析了四大战胜袁绍的因素:肚量上,袁绍内心狭窄、疑心太重,而曹操明正通达、唯才是举;谋略上,袁绍迟疑犹豫、少有决断,而曹操随机应变、不拘成规;用兵上,袁绍军纪不严、法令不明,而曹操法令严明、赏罚必行;德行上,袁绍沽名钓誉、喜好虚名,而曹操推诚待人、谨严克己。有此四大胜因,曹操坚定了与袁绍抗衡的决心。后来在官渡之战曹操久不能战胜袁绍时,又是荀彧写信劝其坚守,等待时机,曹操才最终战胜袁绍,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此外,荀彧还坚守大后方兖州。兴平元年,曹操为报杀父之仇,率兵出兖州,征讨徐州的陶谦。此时,曹操的老朋友张邈和陈宫突然背叛了曹操,联合吕布来攻打兖州。荀彧急忙调东郡太守夏侯惇前来守郾城,稳定了局势。后来曹操得到消息,打算放弃兖州、投奔袁绍,还是荀彧劝说曹操坚持与吕布抗衡,等待时机,后来终于打败了吕布,保全了兖州。

荀攸对曹操成就大业的贡献

荀攸被称为曹操的“谋主”,多谋深算,心思缜密,明智而能保守机密。

在军事决策上,荀攸屡献奇计。灭吕布时,曹操征讨吕布已筋疲力尽,有了退兵想法。荀攸劝说曹操奋勇进攻,并献出水淹下邳计划,一举攻破下邳生擒吕布。救白马斩颜良诛文丑,袁绍大将颜良围攻白马,荀攸根据形势提出声东击西、解救白马的作战方案,逼其分兵迎战最后攻其不备,大破袁绍军队,斩杀颜良。之后又通过丢弃辎重来实行“诱敌”之计,斩杀袁绍大将文丑。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与袁绍相互对峙,荀攸献计劫掠袁绍的粮草,并在河北大将张郃、高览前来投降时收纳,成功获得官渡之战胜利。袁绍死后,在荀攸的规划下曹操坐看袁氏二子之战,使得他们兄弟相争,最后曹操坐收渔翁之利,成功获得袁绍的全部地盘。

荀攸不仅在战场上出谋划策,还能洞察先机。建安二年,张绣因为曹操纳其叔妻为妾、拉拢其部下而再次叛变。曹操执意出兵对张绣作战,结果被张绣和刘表前后夹击打败。曹操悔悟未听荀攸之言,后与荀攸商议,设下奇兵伏击张绣和刘表的联军,大破之。曹操出兵攻打张绣时,吕布也与袁术联合,派高顺与张辽进攻刘备。曹操准备亲自去攻打吕布,诸将都不太赞同,而荀攸则力排众议,主张曹操应该尽快消灭吕布。在攻打吕布围困下邳时,曹操打算撤军,又是荀攸与郭嘉站出来给曹操加油打气,最终成功攻克下邳。

贾诩对曹操成就大业的贡献

贾诩人称“奇谋百出,算无遗策”。早期效力于董卓,董卓死后,李傕郭汜两人慌了神,准备返回西凉逃命。贾诩赶来献计李傕、郭汜,让他们带领部队向西,沿途收敛士兵,再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在贾诩的计策下,李傕郭汜得以把持朝政。贾诩母亲去世后,贾诩辞官回家。

建安二年,贾诩投奔同乡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张绣同荆州牧刘表联合。后来张绣带着贾诩投降曹操,由于曹操独有的兴趣爱好,张绣不堪受辱,又反悔带着军队偷袭曹操,导致曹操长子曹昂、著名猛将典韦阵亡。建安四年,袁绍欲招降张绣,张绣本要应允,却被贾诩当着他的面回绝,并说出袁绍不能容人的理由。

贾诩以深沉的谋略和精妙的计策著称,在曹操征战过程中,为其出谋划策,助其稳定政权。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贾诩暗助曹丕成为世子。贾诩还擅长发掘和选拔人才,为曹操推荐了一批优秀人才,如钟繇、王朗等,为曹操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郭嘉对曹操成就大业的贡献

郭嘉被曹操称为“鬼才”,一入曹营就得到了曹操的宠爱,曹操为郭嘉专门设立“军师祭酒”一职。

郭嘉为曹操提出了“三个一”战术思想。一是要“软禁”一人,即刘备。郭嘉认为刘备仁德而有智慧,手下又有勇冠三军的关羽、张飞等虎将,不会久居人下,建议曹操把刘备软禁起来,以防后患。但曹操未采纳此建议,后来刘备离开曹操之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成为曹操最强劲的对手。二是要消灭一人,即吕布。曹操久攻吕布不下,手下将士都十分劳累,郭嘉建议硬攻不行,只能智取,利用吕布有勇无谋的弱点,用水计进行急功。不久之后,曹操顺利拿下了下邳,活捉了吕布,除去了后顾之忧。三是要打败一人,即袁绍。袁绍当时实力强大,曹操和袁绍相比,实力上有一定悬殊,曹操心里担心,忌惮袁绍。郭嘉为曹操分析了战胜袁绍的因素,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即道胜、义胜、治胜、度胜、谋胜、德胜、仁胜、明胜、文胜、武胜,极大鼓舞了曹操信心,为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郭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征讨吕布的过程中,郭嘉献计水淹下邳,成功击败吕布。在曹操北征袁绍之子袁尚、袁谭的战役中,郭嘉提出了一系列精妙的战略,帮助曹操成功平定了河北地区,巩固了曹操的统治基础。袁绍败亡后,他的三个儿子争夺地盘,袁尚,袁熙逃入辽东。曹操率军北上,郭嘉在途中身染重病,不久离世,死时年仅 38 岁。但他死前制定了平定辽东的计策,让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就灭掉两袁。

曹操能够成就大业,荀彧、荀攸、贾诩、郭嘉这四位谋士功不可没。他们在不同方面为曹操提供了战略规划、军事决策、人才支持等,助力曹操统一北方。虽然有人将他们与诸葛孔明相比,但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才能和贡献。荀彧擅长战略规划和吸引人才,为曹操奠定了政治和人才基础;荀攸多谋深算,在军事决策上屡献奇计;贾诩奇谋百出,算无遗策,在政治和军事上都为曹操出谋划策;郭嘉以敏锐的战略眼光和出色的军事谋略闻名,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汗马功劳。他们与诸葛孔明在不同的阵营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难以简单地进行比较。但他们的才能和贡献都在三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