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50年前的产物,轰6为何让美国不安?美媒:数量几乎是美俄总和
正义2019

轰6,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并不陌生。作为中国空军的主力轰炸机,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算起来已经50多年了。可别看它是个“老家伙”,近年来却频频出现在国际媒体的报道中,尤其是在美国那边,提到轰6总带着点不安的语气。美媒甚至放出话来,说轰6的数量几乎是美国和俄罗斯战略轰炸机的总和。这话听着挺唬人,但事实到底如何?轰6凭啥能让美国这么上心?

轰6的历史:从苏联图-16到中国制造

要聊轰6,得先从它的“祖宗”说起——苏联的图-16轰炸机。这款飞机是苏联在1950年代搞出来的中型轰炸机,那会儿性能算得上顶尖。1958年,中国跟苏联签了个技术转让协议,把图-16的生产权拿到了手,从此轰6的国产化之路就开跑了。

1968年12月24日,第一架中国自己造的轰6在陕西阎良机场首飞成功。这可是个大事件,标志着中国正式有了自己的战略轰炸机。不过,造这玩意儿可没那么简单。那时候中国工业底子薄,技术也跟不上,生产过程磕磕绊绊。尤其是1960年代中苏关系闹翻后,苏联把专家和技术援助全撤了,中国只能硬着头皮自己干。

你想想,那个年代,连造个自行车都费劲,更别说轰炸机了。可中国航空工业的工程师们愣是咬着牙,靠着一股子韧劲,把技术难关一个个啃下来。经过几十年改进,轰6从最初的“图-16翻版”,变成了如今的轰6K、轰6N这些型号,成了中国空军战略打击的“大杀器”。

轰6的性能:远程打击的硬实力

说实话,轰6能让美国不安,靠的可不只是资历老,性能才是硬道理。早期的轰6用的是涡喷8发动机,推力一般,航程也就5000多公里,战斗力不算强。但这几十年下来,轰6的升级可是翻天覆地。

2007年,轰6K亮相,这款飞机换上了俄罗斯的D-30-KP2涡扇发动机,推力更大,油耗更低,航程一下飙到了8000公里以上。2015年,东海演习中,轰6K挂着“长剑-10”巡航导弹露了一手,射程超过1500公里,能精准砸向远处的目标。这动静可不小,直接把轰6从“扔炸弹的老古董”变成了远程打击的利器。

再往后,中国自己搞出了涡扇18和涡扇20发动机,轰6的性能又上了一个台阶。据说装上涡扇20的轰6N,航程能突破10000公里,差不多有了全球打击的能力。除了发动机,武器系统也升级了不少,能挂巡航导弹、反舰导弹、精确制导炸弹,任务范围从单一轰炸变成了“多面手”。

航电系统也没落下,装了多普勒雷达、北斗导航,还有先进的火控系统,哪怕天气再烂也能打得准。这些改进加一块,轰6的战斗力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苏联翻版”能比的了,对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布局来说,威胁可不是一般的大。

数量PK:轰6真比美俄加起来还多?

说到轰6,美国媒体最爱提的就是它的数量。据一些报道,中国现在大概有230架轰6,这个数字听起来确实挺吓人。美媒还拿它跟美国和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比,说是“几乎是美俄总和”。这说法到底靠不靠谱?咱来算算。

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主要有三种:B-52、B-1B和B-2,总数加起来大概150架。B-52是老牌子,数量最多,但岁数也大;B-1B偏重超音速突防;B-2则是隐身王牌,但造价高,数量少。俄罗斯那边,主力是Tu-95和Tu-160,数量大约70架。Tu-95跟B-52差不多,也是老将,Tu-160速度快、载弹量大,但产量不高。两家加一块,220架左右,跟轰6的230架确实差不多。

不过,光看数量可不行。美国和俄罗斯的轰炸机在性能上有自己的绝活,比如B-2的隐身,Tu-160的超音速,这些都是轰6目前比不了的。但轰6也有自己的优势——数量多、部署灵活,尤其在亚太这块,中国离得近,轰6随时能出动,对美国在关岛、日本的基地,甚至航母编队,都是个不小的压力。

2018年,18架轰6K跟俄罗斯轰炸机一块飞到阿拉斯加附近,美国北美防空司令部直接拉响警报。这事儿就很能说明问题:轰6数量多,配合上航程和武器,战略威慑力真不是盖的。

美国对轰6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它的远程打击能力,二是中国在亚太的军事动作。

先说远程打击。轰6K的8000公里航程,轰6N的10000公里,加上巡航导弹,覆盖范围直接包括了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关岛基地。关岛可是美国在亚太的“大本营”,驻着不少战机和舰艇。要是真打起来,轰6编队往那一压,挂上导弹一顿招呼,美国的防御压力得有多大?更别说轰6N还能空中加油,作战半径更大,威胁直接翻倍。

再说中国在亚太的动作。这几年,中国在南海、东海的军事活动越来越多,轰6也没闲着,经常出动巡航、演习。2024年,轰6在南海实弹演习里一口气打了40枚鹰击-12反舰导弹,这导弹速度快、射程远,打航母都够用。美国一看,这还得了?航母编队可是他们在亚太的命根子,轰6要是真豁出去,威胁可不是闹着玩的。

美国当然不会坐着干瞪眼。应对措施早就上了:一是加强亚太部署,B-2隐形轰炸机巡航次数多了起来,F-35也往日本、韩国多放了几架;二是加速研发新装备,比如B-21轰炸机,号称隐身加远程,专门用来对付未来的挑战。总之,美国对轰6的反应,摆明了是既紧张又不服,想方设法要把主动权抓回来。

轰6的未来:老将不退,新兵上场

轰6虽然50多岁了,但一点没“退休”的意思。2025年,装涡扇20的轰6N正式列装,航程更远,还能空中加油,任务范围直接拓展到全球级别。与此同时,中国还在憋大招——H-20隐形轰炸机,据说几年内就能首飞。这俩一老一新,搭档起来,中国空军的战略打击能力还得再往上蹿。

轰6的持续升级,不光是技术进步,更是中国军事战略的体现。它数量多、改进快,成本比美俄那些高精尖轰炸机低得多,性价比高得吓人。美国专家都承认,轰6的现代化改造和大规模部署,已经在亚太地区给美国造成了不小的麻烦,逼着美国得重新盘算自己的战略布局。

轰6,这个“50年前的产物”,靠着不断的升级和改进,硬是活出了第二春。它的数量多到让美媒惊呼“几乎是美俄总和”,性能提升到能打远程、威胁关岛,战略意义更是直戳美国的心窝子。美媒说得没错,230架轰6确实是个大数字,但真正让美国不安的,不只是数量,而是它背后中国空军实力的崛起。

未来,轰6还会接着升级,H-20也会加入进来,中国在战略轰炸机这块的底气只会越来越足。美国呢?估计还得接着头疼,一边加紧应对,一边盯着轰6的动静。在亚太这个大棋盘上,轰6已经成了个绕不开的角色,它的每一步,都在影响着军事平衡。至于这故事怎么往下演,咱们就接着看吧,反正轰6这老将,戏份还多着呢。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