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即将下水的096型核潜艇,中美达成恐怖平衡美军更不敢正面交战了
热情的逗狐狸

1974年8月1日,随着首艘潜水艇“长征一号”的顺利下水,中国成了全球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一、

虽然下水是在1970年,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却要早得多。

1958年6月,主管全国科技和军队武器装备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元帅,向党中央和毛主席呈报了研制核潜艇的绝密报告,从此拉开了中国研制核潜艇的序幕。经中央批准,我国的核潜艇总体设计组于1958年10月组建完毕,工程代号“09”。

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研制,实行的是边研究、边设计、边基建、边试制、边生产的“五边”方针。从立项开始到1966年11月,科研部门共完成各种图纸资料103份,这才初步制定了潜艇的主要尺度、主要参数和总布置方案,确定了所采用的主要设备。

1967年5月,中央军委批准了国防科委上报的第一艘核潜艇战术技术任务书,并要求凡是与中国核潜艇研制有关的经费、物资器材需求以及其他协作问题,国家计委、物资部及其他有关部委都要作为国家重点专项工程给予优先保证,及时安排解决。

1968年11月,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开工。为了实现核潜艇建造的总进度,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组织了两次设计施工图纸的会战。在不太长的时间里突击完成了700余份图纸资料,并有一半的科技人员先后下厂紧密配合,协同施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设计文件。第一艘核潜艇的总体设计与建造交叉进行,全部施工图纸和文件近万份。

1968年5月,核潜艇开始在造船厂放样。据参加研制的侯君柱回忆,当时工厂集中了全厂所有的刨床、自动焊、碳弧气刨等技术工人 ,大力推广新型焊接工艺,经过一年的日夜奋战,终于在1969年11月完成了大量的割、焊和装配工作。期间广大技术人员、干部和工人吃在船台,干在船台,睡在船台。,实现了船体大合拢,首制核潜艇便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1970年7月,核潜艇完成总体试水后,进入设备安装前的油漆程序。当时正值酷暑,舱室温度高达近60度,再加上油漆毒性大,有的工人被熏倒,不少工人身上起红斑、流鼻血,可是没有一人叫苦,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两个月的工作量。

二、

经过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终于正式下水,进入系泊试验阶段。

然而试验并非像人们期待的那样一帆风顺。在进行第16航次试验时,核潜艇主机出现故障。虽然技术人员很快排除了故障,但为了进一步摸清故障原因,考核装艇设备和系统的工作可靠性,指挥部决定补充进行一次扩大航行试验,终于查出了故障来自蒸汽发生器。在更换新的蒸汽发生器、修改水质控制系统后,潜艇圆满地完成了航行试验。

1974年八一建军节,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交艇命名大会隆重举行。海军司令员萧劲光代表中央军委宣布,将该艇命名为‘长征1'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首任核潜艇艇长杨玺庄严地从萧劲光司令员手中接过军旗,我国也从这一天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人民海军进入了核海军的行列。

拥有核潜艇,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1982年10月12日,我国“长城200号”弹道导弹常规潜艇从海底向预定海域发射巨浪1型潜地导弹试验获得成功,填补了我国导弹技术的一项空白,向世界公开宣布中国已经掌握了水下核反击能力。

随后,我国又成功地在核潜艇上进行了多次潜地导弹发射试验。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式上,巨浪1型潜地导弹首次公开对外展示。这一“深海利箭”的亮相,使中国的核潜艇及配置的潜地导弹威震四方,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1988年是中国核潜艇研制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核潜艇连续完成了深水试验、连续90昼夜自持力考核、水下发射潜地导弹等一系列重大试验,标志着中国核潜艇真正形成了战斗力。

三、

1994年,中国正式开始新一代战略核潜艇的研制工作。

所谓战略核潜艇,就是以装有核弹头的潜射弹道导弹为主要武器的核潜艇,也称之为弹道导弹核潜艇。它是一个国家核力量的中坚。它能常年在水下进行战略巡航,可以躲避敌方先发制人的打击。以美国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为例,该艇装备24枚最大射程1.1万公里的“三叉戟”核导弹,而每枚核导弹还可以携带11个核弹头,其打击能力可见一斑。

中国的第二代战略核潜艇型号被命名为095型战略核潜艇,代号09-Ⅳ,是一型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该潜艇排水量为8500吨,艇长137~140米,艇宽11米,乘员约140人。该艇使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反应堆,最大的外部特征是形同龟背的导弹发射舱,里面部署着12枚巨浪—2潜射洲际导弹。

这种龟背导弹发射舱的设计,也引起了国际上一些军事强国的注意。有人认为这种设计容易让核潜艇在水下航行时遭遇更大的阻力,但美国和日本的媒体则认为这是专门为巨浪—2洲际导弹的长度而进行的设计,为了能装备这种射程高达到8000公里以上的导弹,095不惜放弃了一些速度,因为中国奉行的扩“有限核威慑”战略,只需在中国近海水域具备打击固定目标的能力便已足够。

095型核潜艇下水后,国外很多媒体都认为该艇可以与美国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以及俄罗斯的“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媲美,095型核潜艇最近也被广大军迷称为中国的“南海之王”。因为中国海军之前拥有的战略核潜艇上装备的导弹射程都比较近,无法形成有效的“二次核反击”力量,因此实际战略价值有限。

095型核潜艇及其配属的巨浪—2和东风—31甲、东风—41洲际导弹,构成了中国核战略打击力量的两大支柱,在保卫中国国防,突破敌对势力的战略封锁和包围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正因为如此,美国一直在急着寻找克制它的办法。

美国军事专家康莱认为:095型核潜艇的静音技术尚不足以躲过美军声呐的探测,“只要095型核潜艇在水下发射导弹,其导弹舱盖处就会产生噪音,或许这种噪音已经比过去的潜射噪音低得多,但我相信美国军舰或潜艇仍足以捕捉到这一噪音”。

康莱还指出,假设中国核潜艇在南海发射一枚巨浪—2,一艘在西太平洋地区游弋的美国宙斯盾舰能在5秒内发现;随后,亚太地区的所有美舰以及美国亚洲盟友(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的军舰都将瞄准这枚导弹进行拦截。“即使宙斯盾舰没能拦住094型核潜艇发射的导弹,那么在美国本土以及夏威夷的导弹防御系统也有把握作为第二道防线,把中国潜射导弹打下。”

但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安德鲁·埃里克森和莱尔·高德斯蒂恩则对康莱的“过分自信”持否定态度,认为中国正以更大战略决心发展核潜艇,或许095型核潜艇的技术档次不是那么高,但中国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持续发展先进的后继艇,如更先进的096型核潜艇,这无论如何都是值得重视的。

虽然我国国产的096型核潜艇仍在建造当中,但几乎所有国家都认为,一旦排水量高达16000吨的096装备中国海军,将会抹平中国海军与最先进的美国海军的差距,甚至将美国最先进的哥伦比亚级核潜艇远远甩在身后。

四、

根据目前已知的信息,096型作为中国海军第三代弹道导弹核潜艇,运用了12米的大直径耐压壳体,降低了潜航时的水流阻力,提高了潜航时的速度。与此同时,096型战略核潜艇还装备了舷侧声呐阵列、第三代消音瓦、挠性降噪管路等大量先进的技术,其潜深超过650米,最高航速可达33节,水下噪音更是只有90分贝左右。

096型战略核潜艇上还装备了数具533mm鱼雷发射管,能发射采用HAP三组元推进剂,实现了闭环控制和无级变速能力,可以发射“巨浪”-3远程弹道导弹。这种导弹是“东风”-41洲际导弹的潜射版,拥有10个分导式核弹头,能打击1.4万公里外的重要目标,可以从南海直接打到北美大陆。

作为最新一代潜艇,096型核潜艇还应用了多种先进的高科技材料,这种材料不仅使得潜艇能够轻松应对深海的极端压力,还提升了其整体稳定性和操作的安全性,使其深海环境适应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这也导致其最大下潜深度能超过600米,甚至超过了美国的“俄亥俄”级核潜艇。

美国军事专家曾将096型核潜艇与俄罗斯的955型战略核潜艇,以及美国的哥伦比亚级核潜艇进行过比较,得出的结论是,096型战略核潜艇在各方面性能指标以及综合性能上,与俄罗斯海军的955A型“北风之神”级和美国海军哥伦比亚级核潜艇不相上下。

虽然哥伦比亚级核潜艇在长度、满载排水量和推进系统上略微领先,但096在最大航速、噪声、机动性等方面却已完成了对哥伦比亚级核潜艇的超越,能够帮助中国实现与美国的战略平衡。尤其是096上装备了最先进的量子探测系统,能够在100海里之外锁定敌人的舰艇和舰队目标,从而更为精准地实现对制海权的主动掌控。

虽然中国军方没有透露096装备部队的具体时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一旦它进入中国海军序列,将会打破中美两中在核潜艇领域目前形成的平衡,对美国产生前所未有的核威慑能力。这样的话,一旦台湾局势有变,美国未必敢毫无顾忌地介入,台海周边国家,也会更加谨慎地处理与大国之间的关系,避免卷入地区军事冲突。

华夏经纬网:《新中国国防75周年:大国重器——096型战略核潜艇》

《军事史林》:《中国核潜艇创业发展60年》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