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观念的长河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句话,就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无数人的心头。传宗接代,那可是重中之重的大事。然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生活水平的节节攀升,无形的压力也如影随形。为了能活得轻松自在些,越来越多人踏上了丁克之路,娱乐圈的明星们也不例外。年轻时,没孩子的生活确实逍遥快活,可一旦步入晚年,身边冷冷清清、孤苦伶仃,那景象,难免让人觉得有些悲凉。这不,不少曾经选择丁克的明星,到了晚年,就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而在娱乐圈,除了主动选择丁克的,还有一些明星,因为一心扑在事业上,错过了生育的最佳时机,最后落得个膝下无子的境地,心里既不好受,又觉得对不起父母,毕竟哪个老人不盼着能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呢?演员孙松,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例子。

62 岁的孙松,至今没有一儿半女。这事儿,让他心里满是遗憾,尤其是对盼着抱孙子的母亲,那份亏欠,更是沉甸甸的。那当年,他为啥没要孩子呢?如今,没有孩子陪伴的他,晚年生活又过得咋样呢?咱们一起来走进孙松的世界,探寻一番。

1963 年,孙松在北京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呱呱坠地。他的父母,都是在艺术领域深耕多年的老艺术家。父亲不仅在表演上颇有造诣,还涉足导演领域,创作出不少优秀作品。孙松有个妹妹,从小就是 “别人家孩子” 的典范。妹妹性格文静,举止优雅,学习上更是让人省心,成绩在学校里一直名列前茅。

反观孙松,简直和妹妹形成了鲜明对比。小时候的他,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还调皮捣蛋得很,整天像个没头苍蝇似的,在外面疯玩,不着家。父母为了这个儿子,操碎了心,脑袋都快大了。虽说身处艺术之家,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本可以在演艺这条路上顺风顺水,可孙松太贪玩了,要不是后来父母的耐心引导,他恐怕很难走上演员这条路。
在父母苦口婆心的教导下,孙松渐渐收了玩心,听从父母的建议,决定报考艺术院校。虽说出生在艺术世家,父母都是表演行家,可孙松在报考学校时,却遭遇了重重挫折。他先后报考了北广、中戏和中央戏剧话剧院,结果无一例外,都被拒之门外。这接二连三的失败,对孙松的打击不小,但也彻底激发了他内心的斗志。他明白,自己年纪也不小了,不能再这么浑浑噩噩下去,得认真对待学习了。

于是,孙松开始埋头苦学,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不懈坚持下,成功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以前,不管是外人还是自己父母,都觉得妹妹比他优秀太多,他在大家眼里,就是个不成器的 “扶不起的阿斗”。可这一次,他成功迈进了大学的校门,心里憋着一股劲儿,暗自发誓,一定要争口气。

进入北电后,孙松像变了个人似的,彻底收起了往日玩世不恭的模样,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大学四年,他的演技虽说还没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进步那是有目共睹的。其实,早在他还没上大学的时候,父母为了培养他对表演的兴趣,就给他介绍过剧组,让他出演一些小角色。经过大学四年的打磨,他的演技更是有了质的飞跃。
大学还没毕业,孙松就凭借出色的表现,接到了不少剧本邀约。他陆续出演了《贞女》《化妆师与动漫师》《神凤威龙》等作品,在《神凤威龙》里,他还挑起了主角的大梁。然而,即便有这些作品加持,他的演艺事业却一直不温不火,没什么大的水花。要不是父母和赵宝刚导演的帮忙,他差点就与那部改变命运的《渴望》擦肩而过。
在《渴望》这部剧中,孙松出演的是让人恨得牙痒痒的渣男 “王沪生”。其实,这个角色最初的人选并非他,鲁晓威导演最中意的是濮存希。可当时开机时间紧迫,濮存希却因为档期冲突,无法出演。时间不等人,剧组只能重新寻找合适的演员。孙松的母亲,正好在《渴望》中出演女主角刘慧芳的母亲刘大妈。她觉得这部作品很不错,同时也认为儿子孙松非常适合 “王沪生” 这个角色,于是便向导演推荐了他。

但那时的孙松,在娱乐圈里还是个籍籍无名的小演员,鲁晓威导演对他并没有太多好感。不仅孙松母亲推荐,赵宝刚导演也极力举荐孙松,希望他能出演这个角色。面对两人的大力推荐,鲁晓威导演心里一百个不情愿,可又不好直接拒绝,于是就想给孙松出点难题,让他知难而退。没想到,孙松可不是那种娇生惯养的星二代,面对困难,他毫不退缩,迎难而上。看到孙松对演戏如此执着,鲁晓威导演渐渐对他有了改观,最终同意他出演 “王沪生” 一角。一开始,导演戴着 “星二代” 的有色眼镜,对孙松并不看好,可谁能想到,孙松就像为这个角色量身定制的一样,把 “王沪生” 演绎得入木三分。

《渴望》播出后,瞬间火遍大江南北。出演贤惠媳妇刘慧芳的张凯丽一夜成名,成了家喻户晓的 “国民媳妇”,孙松也凭借这个角色,在娱乐圈声名大噪。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铺天盖地而来的,竟是骂声。这恰恰证明了孙松演技的精湛,在剧中,他把 “王沪生” 这个背信弃义的渣男形象刻画得太真实了,以至于观众们都把对角色的厌恶,带到了现实生活中。此后,找他演戏的,大多都是渣男或者小三这类角色,这可把孙松愁坏了。他心里清楚,一个优秀的演员,绝不能被单一类型的角色束缚住手脚。

为了打破这个困境,跳出舒适圈,孙松更加努力,不断尝试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他先后推出了《爱与仇》《痴情女子》《苏东坡》《东北一家人》等多部优秀作品,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演技。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孙松在拍摄《雪祭黄沙镇》时,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别看孙松小时候调皮捣蛋,可在感情方面,他却有些木讷。再加上之前 “渣男” 的角色形象深入人心,让不少人对他产生了误解,所以在感情上,一直无人敢靠近,他自己也从来没有主动追求过别人。直到遇到侯继林,孙松那颗沉寂的心,才开始有了波动,第一次有了心动的感觉。

面对喜欢的女孩,孙松一下子变得话多了起来。为了能和侯继林多些接触,他打着自己出身艺术之家,能帮她提升演技的旗号,经常邀请侯继林去家里玩。其实大家都知道,他就是喜欢人家,想和人家多相处,可每次邀请,他都说是为了在演技上互相切磋。随着接触的增多,侯继林渐渐改变了对孙松 “渣男” 的刻板印象,反倒觉得他为人真诚,是个值得托付的人。尽管孙松比侯继林大了十岁,但侯继林还是不顾年龄差距,义无反顾地和他走到了一起。

孙松也没有辜负侯继林的信任,结婚前对她关怀备至,结婚后更是始终如一,把侯继林宠在手心。可结婚时,两人的事业都正处在上升期,工作繁忙,根本无暇顾及要孩子的事。他们并非不想要孩子,而是想着等事业稳定些再做打算。可等忙完事业,年龄却成了一道跨不过去的坎。再加上侯继林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如果要孩子,会面临很大的风险。为了妻子的身体健康,孙松毅然决定不要孩子。

不要孩子,妻子的身体能少遭些罪,可孙松心里却对母亲充满了愧疚。毕竟家里就他一个儿子,母亲一直盼着能抱上孙子。之前,母亲也委婉地提过让他们要个孩子的想法,每次听到母亲的话,孙松心里就不是滋味,觉得自己让母亲失望了,那份遗憾与亏欠,怎么也弥补不了。不过,好在没有孩子,并没有影响孙松和侯继林的感情,两人的婚姻生活依旧幸福甜蜜。或许,对于他们来说,珍惜当下,用心过好每一天,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