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川、粤、苏、闽、浙、徽、湘,中国8大菜系,不管哪种排名,湘菜基本都是垫底的存在,以其重油重盐,加上辛辣的口味而被人诟病。曾经有湖南打工仔在广东出租屋做辣椒炒肉,把一整栋楼的人给呛得四散而逃。但就是这样不入流的菜系,现在却红遍大江南北,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把湘菜馆开到了纽约时代广场和法国的香榭丽舍大街。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全国除湖南外,湘菜馆已经超过11.8万家,一个深圳市就有7000多家,北京5000多家,连汇聚全球美食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更是超过8000家,有人开玩笑说,在全国各大城市,如果3公里内,你没有找到湘菜馆,证明这不是在中国。论门店数量,和市场份额,湘菜已经是妥妥的全国第一。

为什么湘菜馆把一众名菜系挑落马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湘菜在各大菜系中排名较低,没有什么思想包袱,更加不会像其他菜系一样高高在上,总是想教育消费者。比如鲁菜,动不动就是宫廷御宴,国宴上品的名头,你要是说一句不符合你的口味,人家可能就会说你是山猪吃不了细糠。粤菜就更加清高,自成一派,不愿意为任何人做出改变。但湘菜就不同,在广东也可以做到香而不辣,在上海也可以加糖提鲜,在北京让你吃出三分地道,在川渝推出比火锅更有人情味的小湘锅。反正是食客怎么喜欢就怎么来,主打的就是一个听劝。

在湘菜馆你不但可以点菜,还可以点做法。不要葱姜蒜都是常规要求,你还可以剁椒鱼头不要剁椒,酸辣鸡杂不要酸菜,外婆菜不要外婆,口味虾不要虾头。你不要担心会被骂,就可以看到厨师在那里挠耳抓腮,想怎么让你吃好。曾经有个广东人来到湘菜馆,要老板来份不辣的辣椒炒肉,如果是在别的菜系的餐馆,老板估计认为你是来砸场子的,但湘菜馆老板却真的把他变成了现实。辣椒炒肉还是辣椒炒肉,还真的不辣。因为老板选用了广东人喜欢的刚长出来的嫩菜椒,搭配湖南黑猪肉,不但不辣,还鲜香四溢,成功征服了广东人挑剔的味蕾。

同时湘菜还特别注重推陈出新,可以让你天天吃都不重样,这点在菜单上就可以看出,粤菜菜单一般就一页纸,川菜最多加一个反面,鲁菜就更少,连菜单都不需要,一个上岗三天的服务员就可以倒背如流。但湘菜馆可以给你一本书,看完菜单估计都得半小时,为了让你看得更明白,还分门别类加上目录。但你发现就是目录居然比上市公司的架构图还复杂。

为了推出新菜,湘菜厨师是绞尽脑汁,花样百出,就是一块猪肉,就有了上百种吃法。为了研发新菜,提高品质,湖南还成立了湘菜研究院,一群大学生绞尽脑汁,以研究前沿科学的态度,研究如何征服你的味蕾,堪称中国版的银河护胃队。关键是这样的研究院还不止一家,有官方的,有私营的,还有湘菜馆自己成立的。在湖南衡阳一个地级市,我知道的就有6家,比本地的高校数量还多。

更关键的是,湘菜坚持走群众路线,不和其他高端菜系正面冲突。上不上的了国宴无所谓,进不进得了五星级酒店也无所谓,评不评得上米其林更不在乎。在乎的是广大群众的口碑。一份辣椒炒肉,在大排档卖36元,在装修豪华的餐厅也可以卖36元。湘菜几乎没有让你高不可攀的食材,也没有山珍海味,有的只是家常菜。所以在湘菜馆,你不用担心海鲜刺客,也不用担心钱包杀手,从湘菜馆出来的时候,钱包会变薄一些,但收获的快乐物超所值。作为工薪阶层的你,完全可以和亿万富豪坐在同一个大厅,享受同样的快乐。湘菜不高端,但很平等,这样的湘菜怎么会没有群众基础呢。

所以湘菜在全国的盛行,并不是湘菜有多好吃,而是像美国的肯德基、麦当劳一样,可以是总统招待贵宾的地方,也可以是平民聚会的地方。湘菜胜在包容,胜在平等,胜在物欲横流中的一种宁静祥和,胜在人情淡薄中的一缕人间烟火。其实我们一直误解了湘菜,因为湘菜走向全国,并不是因为菜,而是湖南人骨子里的执着,这种执着反应在太平天国时期湘军的敢打敢拼,反应在抗日战争中的绝不气馁,反应在革命中的敢为人先。都说有着百年辉煌的湖南,现在已经没落,没有了以前的意气风发、也少了那种锐意进取。其实湖南人的价值取向一直都在,今天湖南人又用湘菜的方式,把湖南人的价值观再次传遍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