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肯特催化:精细化工“隐形冠军”,产品结构升维打开全新增长空间
梧桐树下V

4月7日,肯特催化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120,简称:肯特催化)已完成申购程序,即将登陆沪主板。此次公开发行股份规模达2,260万股,发行价确定为每股15元。作为国内相转移催化剂和分子筛模板剂领域的标杆企业,肯特催化此次IPO募集资金重点投向功能性催化新材料产能的扩建升级,此举不仅将巩固公司的领先地位,更将驱动公司产品结构的优化,为业绩的持续增长注入新动能。

专注相转移催化材料,国内市占率排名第一

肯特催化成立于2009年,主要从事季铵(鏻)化合物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季铵盐、季铵碱、季鏻盐、冠醚等四大系列产品产品应用形式主要包括相转移催化剂、分子筛模板剂、固化促进剂、电解液添加剂等,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分子筛、高分子材料、电池电解液、油田化学品等领域。

在核心技术领域,公司主打的相转移催化剂展现出显著创新价值。这类催化剂通过促进反应物在异相体系间的定向转移,可大幅提升反应速率及转化效率,兼具降低能耗、提升产物纯度的绿色化学特性,在现代工业合成领域,这类兼具经济性与环保性的催化剂已成为构建高效生产体系的关键要素,其典型代表涵盖季铵盐、季鏻盐、冠醚等化合物,其中,季铵盐、季鏻盐等系列产品正是肯特催化的技术强项所在。

肯特催化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积累了丰富的技术与产品优势,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在相转移催化剂领域解决了阴阳离子膜寿命短的技术难题,实现了低金属离子杂质、低卤素杂质的高品质季铵碱产品的连续化生产,其中四乙基氢氧化铵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同时肯特催化在冠醚合成技术领域持续保持领先优势,通过自主研发的模板法合成、络合结晶及萃取提纯技术体系,公司成功突破高纯度冠醚产品的量产难关。

市场数据显示,肯特催化在相转移催化剂领域的龙头地位持续夯实。2020-2022年间,公司国内市占率从17.45%稳步攀升至22.62%,产品年产量于2023年突破2万吨大关。依托稳定的质量管控体系和规模化供应能力,公司已与南京曙光化工集团、万润股份等头部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

在巩固相转移催化剂核心业务的同时,肯特催化正加速推进技术成果的横向转化。通过将季铵(鏻)化合物创新应用于分子筛模板剂、电解液添加剂等新兴领域,并积累了鲁西催化剂有限公司、中触媒、华海药业、万华化学、万润股份等在分子筛、医药、石油化工等领域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工业化制造企业客户,并进入了永太科技、新宙邦等电池电解质领域知名企业的供应链。根据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子分技术委员会于 2022 年 6 月 8 日出具的情况说明,公司季铵盐、季铵碱系列产品应用于分子模板剂行业,国内市场排名位居第一。

短期调整夯实根基,结构优化驱动长期增长

依托行业领先地位与核心技术优势,肯特催化展现出稳健的业绩增长曲线。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从2020年4.86亿元持续攀升至2024年6.17亿元,同期净利润由7225万元增长至9351.28万元,增长趋势确立,凸显出扎实的盈利基础。

聚焦具体经营周期,肯特催化展现出显著的业绩韧性。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2021-202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实现6.36亿元、8.08亿元、6.66亿元和6.17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0.86亿元、1.10亿元、0.85亿元和0.94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3年面临市场需求收缩与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双重压力下,公司通过主动优化产品矩阵,重点开拓分子筛模板剂等高端市场,成功实现盈利质量逆势提升。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4年6月,肯特催化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27.71%、26.48%、26.23%和 27.04%,剔除新旧收入准则运输费及包装费核算口径不同影响后的毛利率为 30.89%、29.52%、29.61%和 31.03%,展现出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这种战略转型的成效在2024年下半年集中显现。尽管全年营收仍处于恢复通道,但高毛利率的季铵盐新产品在下游应用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带动综合毛利率攀升,盈利能力得到加速释放。据招股说明书显示,肯特催化2024 年 7-12 月营业收入为 3.19亿元,扣非净利润达0.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0.28%,标志着公司已步入良性增长周期。

在规模扩张的同时肯特催化还实现了资本结构的持续优化。财务健康指标显示,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的40.76%逐年下降至2024年6月的17.64%。此外,公司2021年至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连续三年保持正向增长,这种强盈利和低杠杆的财务特征,为公司后续技术投入和市场拓展预留充足空间。

多赛道需求共振构筑增长极,纵向延伸打开产业新空间

在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下,我国季铵(鏻)化合物应用版图持续扩容。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分子筛模板剂等核心功能材料,其应用场景已深度嵌入医药化工、新能源、电子显示等高成长赛道,形成多点开花的市场格局。

在医药创新领域,伴随国内大健康产业升级,肯特催化的核心产品在药物中间体合成中的重要性正进一步凸显。一方面,季铵盐、季鏻盐、冠醚等相转移催化剂能有效提升药物合成效率,降低反应温度,减少副反应,完美契合制药业绿色转型需求;另一方面,相转移催化剂能提高关键氟化反应速度,助力抗癌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病毒试剂等含氟药物的研发,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本土创新药企的崛起将为相关催化材料开辟出庞大的增量市场。

在显示面板领域,5G技术普及催生的超高清显示革命持续发酵。公司季鏻盐产品作为液晶单体合成的关键助剂,其相关产品合成过程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产品良率与收率较高,品质也处于行业前列,受益于液晶显示面板产业链的转移及国产替代的进程,其市场前景同样广阔。

在新能源领域,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电池市场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对电池电解液的需求,肯特催化的冠醚等产品作为电解质添加剂,能够增强电解液的导电性能,市场潜力巨大。

与此同时,分子筛产业的战略机遇窗口正在打开。分子筛具有筛分分子和择形催化的作用,不仅具有催化活性好、选择性高和容易再生等特点,并且对人体无害,使用后不会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其作为催化材料、吸附分离(多组分气体分离与净化)材料以及离子交换材料在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冶金、建材、环境保护(包括核废水、核废气处理)、土壤修复与治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大力推行,钢铁冶金行业、煤炭化工行业、火电核电行业等高耗能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节能减排压力,纷纷加大节能减排设备的投入,分子筛作为这些行业不可或缺的耗材,需求量也持续攀升,为分子筛及分子筛模板剂相关产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肯特催化现有产品中季铵盐产品可作为季铵碱产品的原材料,季铵碱又可作为分子筛模板剂用于生产分子筛。目前公司已完成 Beta 分子筛合成的小试。

本次上市,肯特催化计划依托募投项目,扩充产能的同时,打通“季铵盐→季铵碱→模板剂→分子筛”的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产业链协同效应最大化。这种纵向深化的布局策略,既夯实了公司在相转移催化剂领域的领先优势,又通过切入分子筛市场丰富公司产品结构,为长期发展打开新的增量通道,为我国构建自主可控的绿色化工体系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