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对《我的后半生》抱着很高的期待,因为演员阵容都挺不错的,追了几集却感到极度不舒适。
这部剧应该是男性的大爽剧,男性的爽向来是凌驾在女性之上的。
01
张国立饰演的沈教授,70岁,是高级知识分子的人设,死了老婆后孤独寂寞冷,周围人都张罗着给他找老伴,他也急不可耐想要一个枕边人。
他找的第一个女朋友是连亦怜,高级三甲医院的护士长,温柔漂亮 ,四十多岁单身带着一个得肾病的儿子。
沈教授生病住院,连亦怜对他照顾有加,他便起了色心,还没出院就摸上女护士长的手了。
其实这个设置也有合理之处,但后面的一系列剧情却十分离谱。
沈教授对连亦怜非常满意,第一连亦怜像个老妈子把他伺候得服服帖帖,还买上了情趣睡衣,第二连亦怜足够漂亮,带出去十分有面子。
这里面让我很不舒服的是,这都什么年代了,男作家笔下的女性还要靠“性”和“贤惠”来稳住男人的心,女性本身的美好特质和精湛专业全部被抹杀了。
连亦怜这个人物其实挺丰满的,可以延展出很多话题,可作者却把她塑造得非常愚蠢。
在医院备受拥护的护士长,除了专业过硬之外,对人性的理解一定是深刻的,她的为人处事也该是面面俱到的。

可最后连亦怜像着了魔一样,一定要在结婚前把房子过户给她儿子,双方没有谈拢,她在沈教授70大寿的宴席上翻脸,她儿子还指着沈教授的鼻子骂。
这个设置很难评。
02
连亦怜怎么会不知道,这个房子不管过户不过户,最终都会是她的,而且沈教授很欣赏她儿子画画的天赋,还打算给他找一些兼职做做,这些资源和帮助远比一套房子来得更有价值。
这种设置的本质是几千年文化遗留下来的男权本位思想,男性对女性没有丝毫的共情和理解,他们浅薄地认为,无论女性表面看起来多美好,都是要为男性服务的。
他们看不见女性的独立和智慧,女性是弱的,是蠢的,是虚荣的,这种偏见刻在很多男性骨子里。
正因为如此,造成男性产生一种自我良好的幻觉,只要自己愿意就有很多女性上赶着追求,普通男性如此,要是有点身份地位的,对女性更加傲慢和不屑。

剧中有一个细节,沈教授和女天文学家聂娟娟相亲,聂娟娟指出餐厅放的戏曲唱错了一个字,沈教授不认同,并且自信地认为自己是搞文学的,不会弄错这个字的读音。
当聂娟娟说出这个字的前因后果后,沈教授却感到被冒犯了,整个人怒火冲天。
有没有发现,男权思想对女性是极度不友好的,他们对女性的见解和知识是充满鄙夷和不信任的,哪怕女性比他们更成功更有智慧,他们也不会承认,常常用打压女性的方式维持自己的优越感。
03
我出生在农村,从小对家族中的男性长辈拥有一种不敢靠近的感觉,曾经我不懂我在怕什么,后来我才明白,我不是怕,是厌恶,厌恶他们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嘴脸。
在家族聚餐的时候,常常出现的一幕是,女性长辈围在一起准备饭菜,男性长辈坐在一起喝酒吹牛。
饭桌上,讨论到某一件事,女性长辈要是和男性长辈的意见不一致,明明女性长辈说的是对的,男性长辈也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最后往往是男性长辈呵斥女性长辈,女性长辈沉默结束话题。
我无数次窥探过这些男性长辈的内心,他们看起来很强大,实际上是虚弱无力的,他们接受不了任何质疑,也接受不了一丁点的否定,他们用自负掩饰自己的自卑,用愤怒掩饰自己的无能。
归根到底还是几千年重男轻女的思想,把他们捧得太高看得太重,让他们极度自恋和自我,并且他们对这一切是不自知的,始终在偏执狂妄的认知思维中一条道走到黑。
因此他们很难成长,也很难改变,年龄越大越固执,固执到看不见任何人,也看不见时代的发展和世界的美好。
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何剧中还会给沈教授安排一段三角恋。
04
这个设定同样非常离谱,有个叫彭玉兰的老太太,漂亮有气质,明知道沈教授喜欢别人,还上赶着给他送饭要抓住他的胃,还声称自己什么都图,就图一个老伴。
活了一大把年纪,有儿有孙,有退休金,自己身子硬朗,又不用照顾老公,日子要多潇洒有多潇洒,怎么还会跟丢了魂一样去追求一个七十岁身体还差的老头。

这都什么时代了,女作家早已紧跟时代,刻画出无数立体丰富的新女性,而男作家还在恪守封建社会那一套,总以为女人没了男人不能活。
实际上这个社会女人没了男人会活得更自由更宽阔,最典型的例子,一个家庭的主心骨永远是女人,男人更多是配合和被安排的那一个。
写到这,不得不提一下沈教授的儿子沈青(佟大为饰),这个角色给我的观感也很差。
沈青的妻子刘丽娜(梅婷饰)是家庭主妇,照顾着一家人的生活,不管是公公生病还是小姑子作妖,她都冲在前面,脾气好,勤劳贤惠,劳心劳力。
这么好的老婆,沈青居然对她的态度永远充斥着不耐烦和嫌弃,最后还出轨了。
印象很深的一个细节是,刘丽娜去买菜忘记带钥匙,因为灶上还炖着汤,给沈青打了好几个电话不接,她只能去公司找他。

结果晚上回到家,沈青却责备刘丽娜蓬头垢面去公司让他在客户面前丢脸了,他爸也斥责刘丽娜把锅烧焦了。
挺讽刺的。
沈家标榜是高知家庭,却一边享受着女方的付出,一边又瞧不起女方一家人,甚至觉得女方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没有同理心就算了,还用冷漠和残忍的方式对待为家里作出最大牺牲的女人,自私又虚伪。
05
最让我不解的是,佟大为和张国立都是很好的演员,怎么这些年净接一些观感不好的剧。
佟大为和张国立曾合作过《小舍得》,人设和《我的后半生》几乎是一样的。
佟大为演什么都是他自己,张国立作为老艺术家也没那么爱惜自己的羽毛。
演员对某种角色的偏爱,本质上是他们内心价值观的投射。
年龄越大越深刻理解到女性的困境,就越无法直视这种男权本位的影视作品。
男性视角下的女性从来不是真实的女性,是他们幻想中的女性,他们当然不会喜欢现代真实的女性,因为现代女性身上的独立、野心和才华会深深刺痛他们可怜的自尊心。
实际上我们追求的女权,从来不是男权的对立面,而是女性作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