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2025春招抢人战白热化AI工程师月薪破7万应届生手握百万年薪Offer
用生活治愈生活

2025年3月24日 科技前沿观察“年薪百万”“月薪7万”“七轮面试抢人”——2025年春招市场,人工智能(AI)领域以“现象级”热度席卷全国。智联招聘数据显示,AI工程师岗位求职增速达69.6%,平均月薪超2.1万元,头部企业更开出年薪80万“天价”。这场由DeepSeek大模型引爆的“AI人才争夺战”,正改写中国就业市场的游戏规则。

一、量价齐飞:AI岗位成“顶流”,应届生成最大赢家

2025年春招季,AI行业招聘需求同比激增49.1%,求职人数增长33.4%,供需两旺态势显著。头部科技企业如华为、阿里巴巴、小马智行等,将AI岗位占比提升至80%,算法工程师、大模型训练师等职位成为“高薪代名词”。某头部科技企业“AI大模型研究员”岗位月薪达4.5万-7.5万元,16薪制直接对标金融行业顶级待遇。

应届生成为最大受益群体。北京邮电大学AI博士生小郑手握多份央企录用通知,最终以年薪60万签约中国移动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崔李阳则因“解决北京户口+稳定发展”选择央企AI岗,直言“风口之下,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二、跨界抢人:车企招AI工程师,烟草公司也卷技术

AI热潮已突破行业边界。传统制造业巨头如比亚迪、格力,开出“工业自动化工程师”岗位,薪资同比上涨12%;上海激光雷达企业为硕士生提供50万年薪,博士可达80万。甚至烟草公司、银行等“铁饭碗”单位,也增设AI运维岗,试图以“编制+技术”双优势吸引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型AI企业异军突起。100人以下企业招聘需求激增61%,部分初创公司为算法工程师提供股权激励,喊出“用期权换未来”口号。

三、城市博弈:北上深“撒钱”,三四线“留人”

地域竞争同样激烈。北京以21.17%的AI岗位占比领跑全国,算法工程师平均年薪超60万;上海春招会上,AI类岗位起薪普遍过万,金融行业展位却门庭冷落。深圳凭借2600家人工智能企业的集群优势,推出“人才安家补贴”“技能培训计划”,吸引全球顶尖人才。

与此同时,三四线城市通过“低房价+特色产业”策略逆袭。河北蔚县、江西吉安等地,将AI技能培训纳入“新工匠计划”,以“家门口高薪”留住返乡青年。

四、隐忧浮现:400万人才缺口背后的“错位危机”

繁荣背后暗藏挑战。麦肯锡报告显示,2030年中国AI人才缺口将达400万,当前“高学历+实战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尤为稀缺。北京某高校教授指出:“部分毕业生仅会调参,缺乏数学建模能力,企业不得不花费半年培训”。

为此,教育部加速推进“人工智能+高等教育”改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校开设跨学科AI学院,华为、数坤科技等企业与高校共建实验室,试图打通“产学研”闭环。

当AI工程师的薪资超越投行精英,当三四线城市与北上深同台竞技,这场春招热潮不仅重塑就业市场格局,更预示着一个技术驱动的时代正加速到来。然而,如何让人才培养追上产业狂奔的脚步,仍是留给全社会的一道必答题。正如业内人士所言:“高薪是入场券,但唯有持续学习,才能不被AI淘汰。”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