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中美关税贸易战日渐升级的背景下,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特别是在特斯拉与中国市场深度捆绑与全方位战略依存的关系下,可以说中国市场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代表着特斯拉的损失。
而近期特斯拉所发出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就显示出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同比下滑13%,股价跌幅近5%,这样的结果对身为商人的马斯克来说无疑是一件无法忍受的事实。

因此马斯克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接连发表言论的,从赞扬中国制造业到“暗讽”政策环境,以指责关税建议者的方式对特朗普的这项政策表示着极大的不满。
中国市场与特斯拉的利益共生
马斯克与中国的绑定始于2019年,彼时的斯拉深陷产能危机,而在这时上海超级工厂的出现以及其所展现出的“中国速度”却是使其直接扭亏为盈的关键。

而不仅是供应链本土化所导致的降本增效,其中特斯拉持续推进“100%国产化”的战略也是一个主要原因,与宁德时代、拓普集团等超百家本土供应商合作,电池、底盘、内饰等核心零部件实现自主供应。
国产化率提升至95%后,单车成本下降超20%,叠加上海工厂高效运营,Model 3在华售价较美国市场低15%,形成“成本-价格-销量”的正向循环。

同时在特斯拉本身以及产业的努力,其中政策上的红利与基础设施的存在也为特斯拉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可能,那时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购置税减免及充电网络建设为特斯拉创造极其有利的先天条件。
这样在政策上的支持,使得在2023年后虽取消国家补贴,但地方补贴与充电设施补贴持续跟进,现在特斯拉超充站已覆盖全国300+城市,构建“15分钟充电生活圈”,有效破解用户焦虑,推动销量增长。

可以说特斯拉自2019年上海超级工厂落地以来,与中国市场的关系已从简单的“供需连接”升级为深度融合的“共生体”。
而正是在政策支持、供应链协同、技术创新与市场反哺的多重作用下,特斯拉与中国市场形成了独特的互利共生生态,这一关系不仅重塑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更成为中美经贸合作的典范。

马斯克的“变脸”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关系始于在2024年大选期间,双方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政治-商业联盟,马斯克通过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为特朗普提供近2亿美元资金支持,并在关键摇摆州发起"签署请愿书抽百万美元"活动。
甚至他还频繁在社交媒体X上为特朗普造势,并头戴"MAGA"棒球帽与特朗普同台演讲,而在马斯克这种资金与舆论的支持下,特朗普也是成功胜选的担任起了2025年美国总统。

作为特朗普胜选的关键推手,马斯克曾被赋予“政府效率部”负责人头衔,却在改革进程中被批评屡屡“越界”,干预内阁人事任命、公开批评国务院裁员进度,甚至试图裁撤与国务卿鲁比奥利益相关的机构。
这种“既是顾问又是改革官”的暧昧身份,使其既不被传统官僚体系接纳,亦引发特朗普核心圈的不满——在部分共和党人眼中,这位“半路出家”的科技富豪更像擅长制造话题的“政治投机者”。

马斯克作为跨国企业家,始终主张整合国家资源推动科技突破,其“星际之门”质疑背后,是对特朗普孤立主义路线下科技自主化的深层担忧,而奉行“美国优先”的特朗普,则将马斯克视为竞选筹款与舆论造势的工具。
当然马斯克也并不是在完全认同着特朗普的政策,在2025年4月特朗普宣布实施对等关税后,马斯克就罕见的表现出了自己不满的直接公开批评该政策,称其损害美国企业利益,并呼吁停止加征关税。

由于特斯拉在华业务占其全球销量40%以上,关税直接冲击其利润,导致股价暴跌,马斯克更指责特朗普听从彼得·纳瓦罗等鹰派顾问,加剧贸易紧张。
马斯克的指桑骂槐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称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并嘲讽其哈佛经济学博士学位“毫无价值”,直指关税政策制定者的专业能力缺陷,指责纳瓦罗团队将关税视为“终极目标而非策略工具”,就是近期马斯克与特朗普政府矛盾公开化的表现。

这项行动的核心源于中国市场及供应链对特斯拉等企业的战略重要性,他认为这种短视行为加剧了中美摩擦,导致特斯拉供应链成本激增,也促使他采取一系列措施间接或直接抵制特朗普的激进政策。
利益深度绑定中国马斯克旗下特斯拉、SpaceX等企业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与市场,2024年底,他因担忧台海局势,要求台湾供应商转移产能至大陆或东南亚,避免地缘风险对业务造成冲击。

而此举也被视为主动规避特朗普可能牺牲台湾利益的政策倾向,维护与中国关系的一种重要策略,也反应了他身为商人逐利,以及对国际形势的清楚认知。
从公开支持特朗普到质疑其项目,马斯克对特朗普“变脸”的逻辑 ,其背后是源于精明的利益计算,以及在政治和商业上的双重目标。

在政治层面,他试图通过制造话题维持影响力,为未来政策博弈留有余地,在商业层面,面对特斯拉市值蒸发千亿、中国市场份额萎缩的危机,马斯克必须重新树立“科技中立”形象以挽回投资者与消费者信心。
而这种“既要又要”的策略,也恰恰暴露了其政治身份的脆弱性,当特朗普团队指责其“滥用总统信任”时,马斯克早已不再是白宫不可或缺的“座上宾”。

结语
从更深层次看,这场风波凸显了全球化时代产业链的脆弱性,特斯拉与中国的关系,早已超越简单的“买方-卖方”逻辑,成为中美经济共生网络的典型案例。
特斯拉与中国市场的共生关系,本质上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完美结合,中国为特斯拉提供市场、供应链与政策支持,特斯拉则反哺技术、标准与产业升级动能。

而现在当“一损俱损”的风险逼近,理性对话与规则协调才是破局之道,正如马斯克自己所言:“特斯拉的成功离不开中国,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共同进化”。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信源:
《一季度,特斯拉交出了一份“忧喜参半”的成绩单》——极目新闻
《美国加征关税“重伤”特斯拉,中国供应商们保持观望》——新浪财经
《特朗普四面楚歌,马斯克反戈一击,纽森玩“东南互保”》——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