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特朗普“体面认输”,请记住4月10日这一天,美国已无牌可打
近史演绎

特朗普找了个台阶“体面认输”,请世界记住4月10日这一天。

北京时间4月10日凌晨,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条注定载入史册的"体面认输"。他宣布将对华关税提高至125%,同时暂停对其他75个国家加征额外关税,有效期90天。

这个看似强硬的决定,实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表演——当全球股市因他的关税闹剧蒸发6万亿美元后,这位商人总统终于意识到,继续挥舞关税大棒只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但与此同时,可以说在中国强势反击后,全世界都欠我们一个谢谢,美国显然意识到中国没那么好惹,于是明显区别对待试图分化反击力度。

特朗普对此还发布声明,他说鉴于中国对世界市场缺乏尊重,我特此将美国对华关税提高至125%,立即生效。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意识到,向美国和其他国家“敲竹杠”(或者“剥削”)的日子已不可持续,也不可再接受。看来没有等到电话,特朗普心态有点崩,骑虎难下总得给自己找个合适的理由,毕竟特朗普觉得自己面子也很重要。

【股市狂欢:特朗普的“投降信号”】

特朗普宣布暂停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的消息一经发布,美国股市瞬间沸腾。在短短10分钟内,纳斯达克指数涨幅达到9%,标普500指数上涨超过7%,美国股市总市值瞬间恢复了4万亿美元。

然而,这种狂热的背后并非因为市场相信特朗普的政策有效,而是因为他实质上选择了“暂时投降”。与其说这是胜利的欢呼,不如说是资本市场对他“放弃全面贸易战”松了一口气。

给盟友发糖,给中国递刀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Truth Social上写道:“75个国家愿意谈判且没有报复美国,所以我给他们90天喘息期。 ”

这90天内,这些国家的对美关税将从原计划的34%降至10%。

但声明特别强调:“中国不在此列。 ”

美国财长贝森特透露,这90天是特朗普“争取谈判筹码的时间窗口”,他将亲自参与和越南、印度等国的贸易谈判,目标是建立“去中国化”的供应链联盟。

而对中国,特朗普的措辞异常强硬:“中国长期占美国便宜,这种模式必须终结! ”

数据暴露了真实意图: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5246亿美元,占美国进口商品总量的21%。

若125%关税完全生效,中国对美出口可能暴跌67%,直接损失超3500亿美元。

在特朗普宣布关税政策后,不到48小时,中国政府宣布对美国加征34%的关税,并决定对进口自美国的相关商品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

有一说一,在特朗普实施关税政策之前,根本没有考虑好后果,不仅没有建立独立于全球其他市场的基础工业生产线,也没有为美国企业提供足够的支持。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升级,美国国内的消费者很快发现,越来越难以购买到价格合理的中国产品。

目前,由关税引发的这股浪潮已经开始在特朗普的执政团队内部引发分裂危机。4月6日,特朗普的“心腹干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怒喷特朗普经济政策的主要支持者和策划者纳瓦罗,指责这位经济学学者“大脑有问题”。

随后,马斯克出席了一场公开的政治活动,明确喊话表示各国应当致力于消除贸易壁垒而不是相反。这基本就是在公开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唱反调。

权钱交易的闹剧

贸易战闹得沸沸扬扬,更让人气愤的是特朗普好像把总统当成了赚钱的工具。宣布加税的同时,还不忘推销自家公司股票。

白宫和海湖庄园,简直变成了权钱交易的场所,到处都弥漫着铜臭味。

佛罗里达的特朗普国家高尔夫俱乐部,沙特王室专属总统套房,一晚上就要1.3万美元。海湖庄园的金灿灿的宴会厅,正在高价拍卖“与总统共进晚餐”的机会,一张票就值100万美元。

美国农民因为大豆卖不出去而愁眉苦脸,特朗普集团却从沙特主权基金那里轻松获得50亿美元投资。

《福布斯》的调查记者揭露,特朗普在总统任职期间,通过政治捐款“洗白”了高达2.5亿美元的资金。这笔巨额资金的大部分,具体来说是80%,源自那些从关税政策中获益的美国公司。

这种运作模式的核心是,企业通过政治献金影响政策制定,而政策的调整又反过来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商业回报,形成一个闭环。

这种“政策定制-政治献金-商业回报”的模式,使得白宫俨然变成了一个充斥着权钱交易的场所。用更直白的话来说,白宫变成了全球最奢华的权钱交易市场。

中国的反击与全球贸易格局的重塑

面对特朗普政府奉行的单边主义政策,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没有被动等待。除了对美国的商品采取同等程度的关税反制之外,中国还积极实施“双循环”战略,着力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同时积极拓展新兴的国际市场。

中国通过参与和推动RCEP与CPTPP等区域贸易协定,努力改变现有的全球贸易格局,力求建立更加均衡和互利的贸易体系。

此外,中国在高科技产业领域的发展速度引人注目,例如深圳建立半导体生产线,上海建成特斯拉超级工厂,这些都显示出中国正在逐步削弱美国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而且,中国还掌握着稀土资源,这就像手里握着一张“王牌”,让中国在与美国的经济博弈中更有底气。稀土是很多高科技产业的关键材料,一旦供应受到影响,美国的相关产业就会面临挑战。

种种迹象显示,中国有实力也有信心应对来自美国的贸易摩擦,不会轻易屈服于压力。这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战略上的主动性,有助于维护自身的利益。

这些优势表明,中国在贸易领域拥有反制美国的能力,即使面对挑战也能保持相对的优势地位。

历史常常重演,令人惊叹。1930年代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大幅提高关税,达到60%,结果造成全球贸易额骤降,美国经济也陷入了大萧条。

现在,特朗普政府奉行的单边主义贸易政策,就像当年那项法案的影子一样,在美国政坛徘徊不定。

这样的政策风险不容小觑,很可能对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和上次情况不一样的是,现在中国实力更强,有了更好的应对方法,国际上的合作也更多了。

4月10日,特朗普曾把这一天看作是“美国再次强大”的标志,但它也许会变成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日子。

这一天可能意味着,世界应该重新审视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和可能遇到的问题,避免重蹈覆辙,寻求更平衡、更可持续的全球合作模式。

如果这场贸易战最终以“体面认输”的方式结束,未来全球经济格局会受到什么影响?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这场贸易战的结局,会对全球经济的未来走向带来哪些改变?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是否会因此消失,不再影响全球贸易?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分析。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