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新食品安全国标来了!强制标示的这些内容,让诸多套路凉凉!
小志一直说

新国标下的食品安全变革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磅发布5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修改单

其中,GB28050 - 2025《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和GB7718—2025《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这两项新国标尤为引人关注。

它们精准回应了普通消费者,特别是注重健康饮食人群长期以来的关切。像广告中常见的“零添加”乱象,食品中该如何准确标示,以及阿胶糕里到底实实在在加了多少阿胶这类问题,都在新国标中有了明确规范。

这些新标准将在2027年3月27日正式生效实施,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解读其中几个值得重点关注的关键变化,一起深入了解关乎日常饮食的重要新规,让我们的食品消费更安心、更明白 。

从“0添加”争议说起

今天,我们聚焦刚出台的一系列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有两个标准早在2020年发布征求意见稿时就备受关注,直至2025年才正式落地。

这些标准与消费者日常消费紧密相连,尤其关乎食品健康问题,我们将第一时间解读法规变化及其影响。

先说备受瞩目的“0添加”概念。一直以来,广告中的各类“0添加”宣传,像“0糖”、“0防腐剂”等,饱受诟病。

从专业营养师角度以及消费者实际需求看,这类标签往往误导大众。例如无糖茶饮料标“0脂肪”,近乎多余;宣传“0蔗糖”,实则可能添加了海藻糖、果葡糖浆等。

企业强调“0添加”易吸引眼球,却让消费者忽略食物整体营养价值,造成信息差。此次法规更新旨在实现信息平权,遏制这类误导行为。

毕竟相较于产品没加什么,关注实际添加成分才是关键。像产品宣传“不含防腐剂”,可能添加大量糖、盐来防腐,此时更应关注食品安全性与保质期。

所以消费者查看配料表和成分表,远比纠结“0添加”更能了解产品真实情况。

强制标识新要求:糖与饱和脂肪

新国标一大重要变化糖含量的强制标识,这是众望所归。2020年征求意见稿就提及,如今新标准不仅要求标糖,还新增饱和脂肪的强制标识。

以往食品营养标签是“1 + 4”模式(“1”为能量,“4”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现在扩充为“1 + 6”

食品标签上的,涵盖额外添加的蔗糖、糖浆及天然存在的乳糖

日常控糖主要针对添加糖,不包括乳糖,像纯牛奶中4.6克左右的糖就是天然乳糖。若奶制品糖含量超此数值,超出部分可能是添加糖。明确这一点,有助于消费者尤其是糖尿病人正确解读乳制品标签。

强制标识饱和脂肪同样意义重大,这是与国际接轨之举。欧美及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营养标签中,饱和脂肪与膳食纤维常一同强制标示,如中国香港“8 + 1”标准。

此前反式脂肪已强制标示,此次升级与国家“三减”理念契合。大家常担心胆固醇,其实反式脂肪和饱和脂肪对血脂影响更大,强制标识饱和脂肪能提醒消费者控制摄入量。

其他关键调整:胆固醇、致敏物质等

此次更新还取消了胆固醇的NRV标识。NRV即营养素参考值,以往营养成分表有项目、含量、NRV百分比三列。

随着科学研究进展,无足够证据表明食物中胆固醇摄入对健康有重大不利影响,美国2015年相关指南去掉胆固醇上限,中国也随之调整居民膳食指南及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不过健康人群虽无需刻意限制食物胆固醇摄入,但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仍需注意、控制,一般建议在200 - 300毫克

新增致敏物质强制标识也是亮点。近年来过敏人群增多,标识致敏物质可降低过敏风险。中国规定对8大类致敏物质进行标识,包括含麸质谷物、甲壳类动物、鱼类、蛋类、花生、大豆、乳及乳制品、坚果及其果仁类制品。

像燕麦虽大多认为不含麸质,但因特殊蛋白及生产产线可能混入麸质,也被列入。这对有过敏宝宝的家庭而言,极大减轻了选购食物的压力。

当食品名称含某配料时,需在配料表标明添加量,比如南瓜吐司标南瓜添加量。这能防止企业概念性添加、用香精香料调味却用食物图片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新规要求只用香精调味的产品包装不能用食物图片,只能用卡通图等。比如白桃汽水,要分清“白桃味”和“白桃”产品。

企业端变化与消费者指引

标准引入非强制标示概念——消费保存期,指食品在标签标明储存条件下的最后使用日期,超期不建议食用。

这一概念有助于解决老年人不舍得扔过期食品的问题,不过判断食品能否食用还需结合闻、看、尝等方式,且要注意储存方法是否得当。

产品到期日标注也有新变化。现在要求同时标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进口食品贴中文标签后按年月日格式标识。常保食品保质期超6个月可只标保质期截止时间,减少食物浪费。

企业方面,食品添加剂标识简化,复配食品添加剂可不展开标识;小包装可采用数字标签替代传统标签,扫码查看详情;益生菌需标明活菌或死菌,生产中已不存在的菌类无需标识;维生素A和维生素D标识范围修改,企业保证添加量不低于80%即可,不再设上限。

总体来看,此次预包装食品标签和营养标签通则升级,体现注重消费者权益、信息平权、为企业减负、与国际接轨等特点。

标准自2020年实施,设两年缓冲期,企业现有标签可使用至2027年。希望消费者借此更好选择产品,企业也能提供优质产品,大家购买食品尤其是网购时,别忘了查看标签,掌握看食品标签技能并向身边人宣传。

文本来源@饭嘀咕 的音频内容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