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仁慈善良客
编辑|H
平常看动物世界,那些猎物在猛兽面前毫无招架之力。
人类呢,毛少肉嫩,脖子要是被猛兽咬一口,估计当场就没了。
这么看,人肉应该是野兽们的心头好啊。
可现实中,大部分野兽却不怎么吃人,这到底是为啥呢?
今天咱就来好好探究探究。

野兽也懂“惹不起,躲得起”
先说说老虎、狼这些猛兽,它们在野外要是碰到人,往往会主动避开。
为啥呢?其实它们心里门儿清,吃了一个人,那可就捅了大篓子,会被成百上千的人围剿。
大家想想,人类可是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生物,有各种厉害的武器和办法。
野兽虽然凶猛,但也知道和人类正面硬刚,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就好比你知道去招惹一个惹不起的恶霸会被报复,肯定会躲得远远的,野兽们也是这个道理。

从身体条件来看,人类确实是不错的“猎物”。
人体没有厚皮,也没有粗毛,而且长期摄入食盐,身体含有盐分 。
对于那些在野外常常饥一顿饱一顿的野兽来说,这样的食物简直太有吸引力了。
按道理,野兽们应该对人肉趋之若鹜才对,可事实却并非如此,这背后的原因就更让人好奇了。
野兽的思维和我们人类可不一样 。
一般情况下,只有那些老弱病残,没办法捕食其他正常猎物的野兽,或者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时候,才会把目标转向人类。
就像非洲那两头食人狮,就是因为自身身体状况不佳,没办法像以前一样捕猎其他动物,才开始捕杀人类。

这就好比你吃饭,要是有香喷喷的鸡腿,肯定不会先吃鸡爪子,只有鸡腿没了,才会考虑鸡爪子。
野兽们也是优先选择那些容易捕获、更合胃口的猎物。
不过,也有人觉得把这和吃鸡爪鸡腿类比不太恰当,毕竟动物捕食可不像我们吃饭这么简单。
动物捕食是很不容易的,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它们每次捕食都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精力,所以在选择猎物时会非常谨慎。

来自远古的恐惧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可不像现在这么强大,面对一些猛兽,那是毫无还手之力 。
比如说恐猫,这可是比老虎还恐怖的存在。
恐猫体重能达到200㎏,和老虎不相上下,而且它的爬树技能不亚于花豹。
老虎袭击人一般是从地上发动攻击,而恐猫袭击人时,常常隐藏在树冠处 ,等人从树下走过的时候,就从天而降发动致命一击。
更可怕的是,恐猫属于剑齿虎亚科,牙齿比老虎长得多,咬到人的头骨能直接刺进大脑,都不用像老虎那样费劲去咬颈椎。
对原始人来说,面对恐猫,就和电影里人类面对异形一样恐怖。

动物们有自己独特的传承记忆方式 ,它们的祖先和人类打交道的经历,会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后代。
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不断发展,掌握了工具、火药等厉害的东西,给动物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印象就像基因里的“警报”,当它们面对人类时,就会本能地产生恐惧,不敢轻易发动攻击。
哪怕是那些没有直接和人类冲突过的年轻野兽,也会因为这种传承记忆,对人类保持警惕。
就像咱们从小被长辈教导要远离危险的东西,哪怕自己没经历过危险,也会记住这些告诫。
野兽捕食的“成本考量”
野兽捕食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它们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
在捕食过程中,不仅要追逐猎物,还要面对猎物的反抗,一不小心就可能受伤。
而人类可不是好惹的猎物,我们有智慧,会使用工具,还会团队合作。
野兽要是选择捕食人类,很可能付出巨大的代价,比如受伤后无法再正常捕食,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考虑,大多数野兽都会选择避开人类,去寻找那些更容易捕获的猎物。
生态平衡的“默契”
在大自然这个大生态系统里,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位置 。
人类和野兽之间,也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虽然人类在食物链顶端,但野兽也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和方式。
大部分野兽不怎么吃人,也是这种生态平衡的一种体现。
如果野兽随意捕食人类,人类肯定会采取各种措施反击,这对整个生态系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互不侵犯”的状态,也是大自然的一种选择。
通过今天的分析,咱们知道了大部分野兽不怎么吃人的原因。
这背后既有动物自身的考量,也有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因素。
大自然真的太神奇了,每种生物的行为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大家还想知道哪些关于动物和人类关系的有趣知识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