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本文首发于公号无敌大薇薇,主张通识教育,从语言到全学科,从三观到批判性思维,帮助大人和孩子一起成为积极的终身学习者。

前两天发了篇文章,扒了扒市面上我试过的,垃圾英语课,没看过的戳这里。
里面提到了一个烂到让我生气的单词课。然后就有小伙伴陆续来问我,关于孩子学英语、记单词的方法。
主要还是费老鼻子劲也记不住,太头大了。
比如:

这篇文章我就用尽量短的篇幅,简明扼要讲清楚,3-12岁娃轻松高效记单词的方法。
今天也有一场聊天局,和大家说说AI时代下,到底要咋母慈子孝的、不鸡血不躺平的,学英语、学各科,以及更好育儿:
首先,要面对现实,单词不是教了就会的,学了就忘,是非常正常的事。大人和孩子都一样。
所以,上面那个问题,另一位读者也问过类似的,我是这样回答的:


偷懒这事嘛,我也一样,所以有时候大家抱团挺好的,互相督促嘛。
很多时候大家发愁娃英文不行啊,单词记不住啊什么的,其实是期待过高。
饭没吃饱,怎么有力气跑?输入量不够,怎么能转换成自己的东西?
你说我这好几个小时都在搞英文单词啊,那就是记不住咋办?
因为大脑的记忆原理就不是这样的呀,越记越懵。那大脑喜欢怎么样的记忆方式呢——
少量、多次输入。
怎么着这单词得在不同的地方,反复出现,你才能看个眼熟嘛。
这就是大家经常说的艾宾浩斯记忆法,没啥高深的,就是隔三差五能见个面,就熟悉了。

这里呢,又有一个大家经常踩雷的地方。
多次出现嘛,可以呀,我就这个单词小本本或者APP,每天来个五分钟。
这个想法是蛮好的,但咱们自己上学的时候应该也都有这样的小本本吧,抄一堆摸黑了也没啥用。
为啥呢?
因为枯燥又无聊,而且很孤立,大脑下意识就会抗拒。
那什么样的才是有效使用场景呢?
就是我说得嘴都要秃噜皮了的:单词放在句子里,句子放在场景里。
大脑是喜欢新鲜玩意的,所以我们就要让这些词在不同的地方出现。
读书的时候蹦跶出来,看动画片的时候又晃悠两下,听音频听故事的时候又跑出来了,写练习题碰上,家庭聊天或者外教课也能听到看到……

这是有实实在在使用场景的,词汇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大脑就能真正理解这个词的用法。
毕竟咱们记单词,不是大概知道意思,进行个拼写就行,最终目的还是能运用。放在阅读理解里懂,放在对话中也能表达明白。
好了,以上,都是原理,搞明白这些,我再给你三个具体方法:
1 自然拼读和高频词
先说自然拼读,这个特别好搞定,只要会拼音的,肯定都能学会,因为都是同源。
但很多机构呢,就是让娃背字母组合,很低效。因为没有听力词汇打底,没有过啥阅读,光背字母组合,特别累,而且特别容易忘记。
就算记住了,看到词能拼出来了,也不知道意思——
因为脑子里就没存过这个词啊,光拼出来有啥用?主要还是要理解意思啊。
自然拼读我讲过很多了,这里放个视频,说得比较清楚:
所以,阅读的时候要有音素概念,知道不同字母在词汇里可能有的发音,同时也要做练习册进行补充。
不要着急一口吃个胖子,英语母语国家的娃,都是用2-3年来巩固学扎实的,咱着啥急?
我在前两年也做了个自然拼读的小课,不贵,79块钱,能解决在外面报班大几千的问题,不会了还能来读者群问我和教研老师,有需要的自取:
因为自然拼读只能搞定70%的单词,对于启蒙阶段的孩子来说,就要去接触高频词。
小娃的高频词一开始就220个,都是在书里会反复出现的,看得多了,就会了。

就这些,都在这了
但是别着急哈,娃的年龄、认知不同,大脑还在发育过程中,没长全乎呢,可能你高频了好多次,娃还是记不住。正常哈,我也是过来人。
我家小后子3岁的时候我给他读书的时候就指着书上的字,尤其会反复强调The这个词,结果他到4岁半才真正认识。
娃和娃就是有不同快慢的嘛,反正输入到了,大了都会。
所以,别着急很重要。
有点基础了,我们就可以讲词根词缀了,可以讲造词的方法和拓展了。
所以你要选单词课的话,就要有这种高级讲法的才行,这才是能让孩子真正扩充词汇量的方法。
可惜市面上绝大部分课,压根做不到。但有不少原版练习册,都是能做到的。
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二点:练习册。
2 一定要做练习册
我经常碰到一类家长,娃听说都很不错了,但写就完全是渣渣。
能听哈利波特了,落到笔头上,连个完整的简单句子都写不出来。
这就叫文盲英语。
咋解决呢?做练习册,如果可以,要做原版练习册。确实是更科学的输入方式,更符合娃的认知,以及语言学习的基本原理。
小娃就是写写画画,我家俩娃都是3岁左右开始的:

练习册中也有各种各样的词汇练习:

后后4岁半的时候玩word puzzle
就这样一步步的,娃就能写越来越多的内容,越来越长的句子了。

后后6岁的时候,做A-J练习册
那写错了咋办呢?
擦了重新写呗,告诉娃正确的是啥,用自然拼读拼一拼。那还错呢?就继续呗,谁也不可能几次就都对呀。
你越急,越容易出错,越容易病急乱投医,越容易亲子关系搞僵,然后就越麻烦。
本来想上几个词汇+阅读练习册链接的,感觉文章越写越长,算了不上了,有需要的找familyup4 或者 familyup5,记得一定要说明自己娃的年龄、目前水平,不然没法有针对性推荐。
总之,要想记住单词,能读能写能运用的,肯定是少不了笔头上这点事的。
KET以前的小娃,一天10-15分钟够了,一星期能做3次也可以了。
太难的,不要做,不要去为难孩子,太容易的,也不要做,别浪费时间。
3 有点基础的,或者大娃得听写
这个也是很多人会忽略的。还是那句话,咱们学中文都要听写,为啥英文就不用呢?
想明白这一点,就知道听写有多重要了。
写错了没关系,改过来就好了,主要得给娃分析一下到底错在哪。

其实中文也是一样啊,偏旁部首写错了,得看看娃是哪个地方搞不清楚才写错的,不能一味机械重复抄写,那没啥用,还招娃抗拒。
错一次两次三五次都没事,薄弱的错的地方,插空再听写个几次。又不是限时备考,急啥。
上面那位课群妈妈接着问:

这个我也回答得比较清楚啦,听写呢,目的不是为了考孩子,是为了巩固,所以不用啥突击一类的。
当然,学校要求除外,咱在家里没必要。
这里我也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家长一定要对娃的学情了解。
娃大概会哪些,到什么程度,咱们要做到心里有数。这样就不容易被乱七八糟的课所忽悠,因为你心里有底。
听写的频次嘛,大家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调整,一周123456次都可以。
每次听的时候,把上次错的再拎出来写写就可以。
好了,以上就是启蒙阶段,也就是KET水平之前的娃,搞定单词和拼写的做法。
还有一些可以用起来的免费AI工具,比如很好用的DeepSeek和豆包,把不熟悉的词组成一篇文章,针对这篇文章和相关词汇,再出几道小测试题;或者来几个同义词、反义词的类比、拼写补齐等等。
这个就可以开脑洞来想啦。
说了这么多,你有没有发现,我一直强调的都是抓大放小。
拼读要学,练习册要做,听写要整,这几个大块得抓住了。
至于这拼读是仨月还是两年完成,不重要。练习册和听写是每周搞几次?每次多长时间?那也是丰俭任君。
带娃也是一个原理:抓大放小,不焦虑,松弛点。
好啦,带着问题来听聊天局吧,希望妈和娃都能轻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