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悠渔乐好,一个在河边蹲了二十年的老钓手。咱钓鱼人在河边最烦的事儿,恐怕就是被陌生钓友蹭窝子了。
前两天我在七里河钓鱼,刚打好窝子准备开竿,突然来了个戴墨镜的老哥,扛着鱼竿就往我旁边一坐:“兄弟,你这窝子打得挺香啊!”得,这架势摆明了要蹭窝。今天我就给大伙分享法子,既不撕破脸皮,又能让蹭窝的人主动撤退。

上周六清晨五点,我在老钓位撒了两斤自制酒米,刚看到窝子里冒起鱼星子,突然来了个穿迷彩服的小伙子。他也不打招呼,直接在我右手边三米处抛竿,线组甩得比我还精准。
不到半小时,他那边连钓三条大板鲫,我这边鱼口反而渐渐停了。他还嘚瑟:“哥,你这窝料配得不够讲究啊,看我调的饵料...”。我当时气得差点没把竿子撅了。后来回家一称渔获,我三斤不到。这还是在我自己打的窝子里,别提多憋屈了。
为啥蹭窝讨人嫌,有以下几个原因:
1. 鱼类警戒本能:鱼群发现异常动静会释放警戒信息素,在水里能扩散上百米。两个人同时作钓,相当于给鱼群上了双保险警报。

2. 窝料浓度稀释:单人作钓时窝料雾化带浓度每小时下降12%,双人作钓直接飙升到35%。就好比熬了一锅老汤,突然兑进去半锅白开水。
3. 水底地形破坏:两个人的铅坠反复砸在同一片水域,会把好不容易聚拢的鱼群惊散到深水区。用声呐探测器观察,双人作钓区域的鱼群密度比单人区低63%。
但遇到蹭窝子的,你如果用传统应对方法会很,无奈。比如好言相劝:“大哥要不您往边上挪挪?”十个人里有九个会回你:“水库是你家开的?”,如果以暴制暴,很可能会抡起抄网干架,最后鱼护都掉河里了。但如果忍气吞声,那就像我上次那样,太憋屈了!

下面就分享三步让蹭窝者主动撤退的法子。
第一步:暗度陈仓
当蹭窝者开始上鱼时,悄悄把4.5米竿换成5.4米。注意!不是往远处打,而是故意把线组往他窝子方向偏15度。这个角度既能干扰他的浮漂信号,又不至于缠线。
第二步:声东击西
掏出备用竿,在远离蹭窝者的另一侧打个小窝。别用雾化饵,改用颗粒饲料加黏粉,做成拇指大小的硬饵团。这招叫“调虎离山”,既不会暴露真实意图,又能制造假鱼情。
第三步:釜底抽薪
把主窝的饵料换成80%原味基础饵 + 20%腥味添加剂。注意不是加浓腥,而是用虾粉 + 鱼骨粉调出若隐若现的腥香。蹭窝者的窝子会逐渐被你的窝料味道覆盖,但又不会明显到让他警觉。

曾经在白马河钓鱼遇到一个蹭窝的,我就使用这招让他开始频繁空竿。他先是怀疑浮漂没调好,接着检查线组,最后嘟囔着“这鱼情说变就变”,收拾家伙往上游去了。我等他走远,专心钓主窝,当天下午狂拉17斤鲫鱼。
只是要提醒大家:这招不能乱用。要看准时机,等蹭窝者开始上鱼后再出手,否则容易被识破。
再就是要控制剂量,添加剂宁少勿多,用挖耳勺来称量,多0.1克都可能起反作用。还有要留有余地,对方渔获明显减少时,“好心”提醒:“大哥,是不是该补窝了?”给他个台阶下。
但如果碰上七八十岁的老师傅,或是带着孩子的新手,咱还是发扬风格吧。这招只治那些专挑好窝子下竿的老油条。

说到底,这法子是不得已而为之。咱钓鱼人既要守住自己的方寸之地,也得给同道中人留条活路。用这招记得见好就收,毕竟河里的鱼不是咱家的,谁钓也是钓,可钓鱼人的体面,丢了就难找回来了。
我是悠渔乐好,后续会继续分享有关钓鱼的所见、所闻、所感,期待钓友们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悠渔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