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南慕容响名多年,为何慕容复却还打不过丁春秋?
羽菱君

有朋友问,南慕容响名多年,为何慕容复却还打不过丁春秋?其实慕容复打不过丁春秋是很正常的,因为他的内功修为比不上丁春秋,看家绝技“斗转星移”功力不够,对战丁春秋也作用不大。慕容复的成名虽在一定程度有得益于祖上绝技闯下的名头,但在年轻一代中他还是很有实力的,只是他为复国大业所累,不能专心于武学。相比于同期青年才俊,他是个可怜人。

一、“斗转星移”功力不够,慕容复难以对抗丁春秋

除去聋哑谷中两人初次碰面,书中慕容复与丁春秋有过两战。一次是在小酒馆,书中直面描写了两人的交手。另一次是在少室山腰,双方上少林前又打了一次,这次在书中没有直接描写,只是通过叶二娘之口告诉在少林的众人,说双方在山下打上了。两次的战况,都是慕容复明显不敌丁春秋,难有招架之功,压力重重。

叶二娘微笑道:“丁春秋大显神通,已将慕容公子打得全无招架之功。大伙可要去瞧瞧热闹么?”新修版《天龙八部•第四十回》

慕容复之所以打不过丁春秋,书中在他们第一次真正交手的时候,就已直接点明了原因。那便是慕容复在“斗转星移”这门家传绝技上的造诣和功力,面对丁春秋这等内外兼修的第一流高手,难以反弹他的“化功大法”。一旦被丁春秋近身所欺,最多就只能将他携带着化功毒粉却又无形无质的内力攻击,转移到别人的身上,勉强自保,而无法将丁春秋的功法反弹回去,让他自作自受。倘若身边没有其他得以转移的媒介,慕容复难逃被化功之危。

只不过转换有形的兵刃拳脚尚易,转换无形无质的内力气功,那就极难。慕容复在这门功夫上虽修炼多年,毕竟限于年岁,未能臻至登峰造极之境,遇到丁春秋这等第一流高手,他便无法以“斗转星移”之术反拨回去伤害对方,遇有良机施展“斗转星移”,受到打击的倒霉家伙,却是星宿派弟子。他转是转了,移也移了,不过是转移到了另一人身上。新修版《天龙八部•第三十三回》

功力不够,面对丁春秋,慕容复虽不会直接与之对掌,以避被化功之危,但一味的躲闪,防多于攻,反击不力,明显就已落入下风。深入一战,能有机会逃离,慕容复尚还能有保命之机,然力战之下,虽是躲闪,亦会消耗功力,一旦攻防转换之间,内力不支而露出破绽,面对丁春秋这样的高手,对方马上就能一招制胜,甚至是一招致命。像小酒馆中,即使是慕容复在攻防中还没有破绽,丁春秋这样的老狐狸,也会故意造出自己的破绽,引慕容复来攻,然后将他制住。如此对战,慕容复岂能有招架之功呢?

在羽菱君个人看来,其实败给丁春秋,对于慕容复来说并不丢脸。丁春秋的武功设定,虽然金庸每次修订小说,都在削弱他的武功水平,但即便是最后一版设定,还是给他第一流高手的定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翻连载版小说,这版里丁春秋绝对的绝顶高手,书中借苏星河明说,武功高过他师傅无崖子,他的大弟子摘星子甚至被萧峰认为是劲敌,要破他的邪术自己也是损耗不小。修订版和新修版小说,虽然修改了丁春秋的不少设定,但几十年炼就的深厚内功修为,还是慕容复所不能比拟的。

其实慕容复在面对第一流高手时,突显出来功力不深这样的问题,自然是有原因的。这一点书中不止一次的说到过,那就是慕容复为他们慕容家的复国大业所累,并不能专注于练武。这也是让他刚出道时就能与乔峰齐名于江湖,但后来两人的差距却越拉越大的原因之一。

慕容复四方奔走,一心以中兴复国为念,连武功的修为也不能专心,于儿女之情更看得极淡。新修版《天龙八部•第四十回》

二、在年轻高手中慕容复有一定的实力,只是不能专心于武学

实际上慕容复在年轻一代高手中,他是有一定实力的,最起码在他刚出道的时候,他曾响名于江湖。他虽是继承了慕容家“以之彼道,还施彼身”的名头,但是“南慕容”一美称,终究是后起之秀的他,靠自己的实力闯下的,这个美誉也让他在江湖上响名了近十年之久。当后来马大元死在他的成名绝技“锁喉功”时,不知所以的丐帮,首先想到的嫌疑凶手就是慕容复。这也能从侧面说明慕容复的实力,在江湖中是公认的。特别是天山童姥和虚竹被李秋水追杀,堕崖后被慕容复用“斗转星移”转移力道的那一下,都让天山童姥惊叹不已。

我们看待慕容复,经常是把他与乔峰、虚竹和段誉三兄弟相比,却没想到这三兄弟的武学奇遇和人生,是慕容复所不能比拟的。

段誉因学到李秋水所留下的《北冥神功》,即便是只修习了其中的一路“手太阴肺经暨任脉”,但凭此吸人内力,很短时间内便汇聚了一身浑厚强劲的内力,并以此为根基练成了“六脉神剑”。而虚竹成为高手的时间更短,逍遥三老的两百余年的功力尽数汇聚在他一人的身上,连段誉吸人内力之后,不懂得融功经历的一次险些走火入魔的痛苦他都没经历过。乔峰在三人之中,算是走循序渐进的路子,但玄慈和汪剑通等人本意就是想将他培养成一位英雄人物,因此他们给乔峰所配置的武学硬件都是第一流的。在乔峰七岁开始就让玄苦传他正宗的少林内功,十六岁拜师汪剑通,又学到了丐帮的绝学“降龙掌”。内外兼修,加上乔峰过人的天赋与特定的历练,乔峰很快功成名就。

慕容复的武学之路,其实走的也是乔峰循序渐进的路子,他家的所有武学配套也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不过相比于乔峰能习得少林正宗的内功,慕容复在这方面显得欠缺得多,他们慕容家本来就缺少一门精深的内功心法。这也是从慕容龙城之后,慕容家后世历代子孙都没人能在“斗转星移”这门绝技上达到他那种高度的原因。这点我们从慕容博与乔峰的对比就能看出,慕容博苦练了数十年,他的内功修为也只是与乔峰相当而已,但他的武龄却远长于乔峰。也正因此,慕容复只能用时间和苦练来弥补家传武学的先天不足。

可在他父亲诈死之后,作为慕容家唯一的大业继承人,他又必须分心于祖先的遗志,去为复国而奔走,这又让他在武学方面失去了更多深研的时间。相反天龙三兄弟却没有这方面的人生苦恼,乔峰的帮主之路虽也艰难,但本身就是对他武学的历练,段誉生来就是为了继承皇位的,武功仅是他多余的配件,虚竹即便没有武学奇遇,他也能安心在少林寺做个和尚,他最大的追求是得道。

假如慕容复的复国大业,是像乔峰的丐帮帮主之路那样,有“三大难题七大功劳”这样清晰的步骤,而且是可行性甚强的目标,那慕容复还能像乔峰那样,以实战代练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此一来,不但能让自己的梦想有机会得以实现,更能让自己的武学修为攀得高峰。然而在局势安稳、人心思定的年代,他们慕容家的复国大梦无异于镜花水月,任是慕容复如何奔走于四方,也是毫无建树,徒劳无功,反而是枉费时间,武功进境也因此停滞不前。

他少年出道时即和力争上游继任帮主的乔峰齐名于江湖,但经这般分心于复国的十年之后,他与乔峰的差距越拉越大。到杏子林中,当他的小迷妹王语嫣看到乔峰身手之后,连她都在感叹自己的表哥根本就不配与乔峰齐名。乔峰晋身于第一流的高手,慕容复还停处在二流甚至三流,又怎能与丁春秋这样的第一流高手对抗呢?

其实,除去乔峰三兄弟,在年轻一代高手中,即便是同样因奇遇练成“冰蚕毒掌”的游坦之,也未必能够稳胜慕容复。因为游坦之是典型的内富外贫,慕容复内力虽比不上游坦之强劲,但他精通十八般武艺,外功上造诣却根本不是游坦之所能企及的,实战经验也比游坦之丰富得多。力战之下,游坦之还是会跟对阵萧峰时一样败北。

慕容复自小被父母灌输复国大梦,为了祖宗的遗志,牺牲了自己太多的追求,他的人生很憋屈,也很可怜。可能有人说慕容复心高气傲,不懂隐忍,但试想一下成长在他的家庭环境里,万般皆优,谁能保证比他更优秀呢?而他的结局,最终发疯,活在梦里,对他来说,或许也是一种解脱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