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7外长会近期在加拿大发表涉朝联合声明,要求朝鲜"根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放弃所有核武器",这一行动折射出多重战略意图:
一、转移内部矛盾的政治操弄
G7成员国当前正面临多重危机:美国深陷债务上限危机,欧盟与英国因北爱尔兰贸易协议争执不休,日本与韩国围绕半导体产业竞争加剧。在此背景下,将朝鲜核问题作为"共同敌人",既能掩盖内部分歧,又能通过塑造外部威胁巩固联盟凝聚力。数据显示,G7声明中涉朝内容占比达17%,远超同期涉乌(12%)和涉华(10%)议题。
二、遏制中俄的战略延伸
声明刻意将朝鲜与伊朗、俄罗斯捆绑,指控其"向俄提供军事援助",实质是通过"核扩散叙事"强化对华遏制。值得注意的是,声明删除了此前关于"一个中国"原则的表述,却将中国核力量增长列为"严重关切",这种矛盾暴露出G7对华政策的两面性。朝鲜外务省随即以"核犯罪集团"定性回击,称"弃核应从G7开始",直接撕破其伪善面具。
三、维护核霸权的制度性打压
G7成员中6国拥有核武器,美国更以每年超600亿美元军费维持核霸权。其要求朝鲜弃核的声明,本质是延续冷战思维下的"选择性核裁军"。数据显示,朝鲜核试验场近期新增3个地下设施,疑似研发新型弹道导弹,这种技术突破直接挑战了G7主导的核威慑体系。朝鲜外务省明确表示,将"从数量和质量上升级核武力",形成对美韩军事演习的不对称反制。
四、地缘博弈的代理人策略
G7声明中罕见地未提及俄乌冲突,却将朝鲜半岛与台海、南海并列列为"印太安全关切",构建"亚太版北约"叙事框架。这种联动策略既为日本突破和平宪法提供借口,也为美国在半岛部署中程导弹创造舆论条件。朝鲜随即以"战争遏制力"为由加速核武现代化,地区军备竞赛风险陡增。
此次事件暴露出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深层悖论:当G7成员持续进行核共享、技术转让时,却要求无核国家单方面弃核。正如中国外交部所言,G7应"停止搞双重标准",而朝鲜半岛的稳定,终究需要回归对话而非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