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慈善光环下的资本困局:古天乐“零片酬”为何救不了香港电影?
诚信好物分亨


2025年3月24日,香港尖沙咀某五星级酒店宴会厅,古天乐在春茗晚宴上说出“砍片酬也没人投资”时,他胸前的UNICEF爱心大使徽章在闪光灯下忽明忽暗。这一幕的荒诞性在于:一个捐建139所学校、被称作“太阳能都黑不了”的慈善家,却在拯救香港电影时成了资本眼中的“黑洞”。



慈善现金流吞噬电影筹码


工商数据显示,古天乐旗下“天下一”集团每月需支付800名员工400万港元工资,这还不包括他承诺给过气演员的每月9000港元补助。而据《寻秦记》剧组透露,他近年接拍电影平均片酬仅300万港元,不到同咖位演员的三分之一。

这种“低片酬—高支出”模式,让资本嗅到危险气息。一位匿名投资人向《凤凰weekly》透露:“古生把片酬当慈善做,但我们要的是ROI(投资回报率)。他去年客串的《临时决斗》票房仅800万,却把片酬全捐给老人院——这种操作谁敢跟投?”更耐人寻味的是,古天乐2024年推掉13个代言,却将某国产汽车广告费全额注入慈善基金。这种“道德正确”的财务路径,正在掐断资本市场的信任链条。



会长的权杖与资本的诅咒


作为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古天乐不得不在双重身份中走钢丝。2025年“拍住上”计划中,他要求投资人优先雇佣本地班底,甚至自掏腰包补贴灯光、道具等“八年未涨薪”的岗位。这种“行业托底”行为,却导致《侦战》《尾随》等电影成本失控——《尾随》原定6000万预算因坚持使用香港老牌武指团队,最终飙升至1.2亿。

更隐秘的矛盾在于权力结构。知情人士透露,古天乐在《守阙者》选角时力排众议启用TVB旧部,导致原本有意注资的某内地流媒体平台撤资。这种“江湖义气优先商业逻辑”的决策模式,让资本望而生畏。而讽刺的是,他捐建的贵州某希望小学墙上,正刷着“知识改变命运”的标语。



冰河期的生存悖论


当监制田启文说出“灯光师转行卖保险”时,古天乐正经历更残酷的资本围剿。他2025年计划中的10部电影,已有《谁变走了大佛》《风林火山》因资金链断裂暂停拍摄。而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恶行之外》,因他坚持实景搭建澳门老街,超支部分全靠抵押个人房产填补。

这种“自杀式创作”背后,是香港电影最后的尊严保卫战。古天乐要求《九龙城寨之围城》的每一块砖都从旧址运来,却导致成本比数字特效方案高出47%。一位特效公司老板在抖音吐槽:“他像活在胶片时代的老古董,我们上百人的团队等着吃饭啊!”



消失的投资人与沉默的邮件


3月25日,港媒拍到古天乐深夜独自进入中环长江集团中心。这座李嘉诚旗下地标,正是此前撤资《侦战》的英皇娱乐总部所在地。更耐人寻味的是,他名下的慈善基金会2024年报显示,当年收到的最大单笔捐款来自某澳门博彩集团——而该集团正计划收购香港MCL院线。


与此同时,一份标注“密件”的政府文件截图在WhatsApp疯传: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拟成立50亿港元电影复苏基金,但申请条件包括“主演片酬不得高于项目总预算15%”。这条被视作“古天乐条款”的政策,是否会将这位慈善巨星逼入更深的囚徒困境?当资本与情怀在维港两岸拔河,或许正如网友所言:“他建得起一百所学校,却建不回港片的黄金时代。”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