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人类最原始的宗教,但至今仍然风行;
它和藏传佛教斗了千年,如今,它的法王却成了藏传佛教的五大法王之一。
它就是西藏最古老的宗教:雍仲苯教(Bon religion)。

苯教为什么三千年不死?
这个藏地“黑教”,又有多硬邪?
硬核但不迎合,思想而非立场,大家日安,我是阿冉,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苯教。
简单来说,苯教三千年,走过3场进化:
第一阶段,是多苯时期,苯教垄断教权,主宰藏地;
第二阶段,是恰苯时期,佛苯相争之下,也是藏地王权以佛教压制苯教教权;
第三阶段,是居苯时期,藏传佛教主宰藏地,原始、硬邪的苯教走入边缘,但却也极速佛教化,甚至成了藏地的“本土佛法”。
藏学界有句话:不懂苯教,就不懂西藏。这话对不对呢?今天,就让我们揭开苯教的神秘面纱,探个究竟吧。

第一篇章:从多苯到恰苯——象雄的萨满
公元前 8000 年,新石器时代,人类出现了
第一个“宗教”——萨满教。
萨满教的支柱教义,就是泛神论,也就是万
物有灵。
萨满教里的巫师——萨满,被认为有旅行到
属灵世界的能力,可以 “通灵”。而他与“灵”
沟通的方式,有 4 个:
第一,是舞,也即跳神;第二,是咒,也即
咒法;第三,是歌,也即祈灵;第四,是祭,包括火祭和血祭。
到了公元前2000年,原始萨满教,开始主宰西藏象雄地区。

萨满“辛”,戴鹿角帽、围火跳神,并以“吉”的念诵唱歌祈灵。
我们至今仍能从阿里岩画上看到这些原始祭祀。
象雄语的念诵——“吉”(gyer),后来演化为了藏语的“苯”。
由此,一个古老宗教掀开了第一页,这就是原始苯教,也叫多苯。
原始苯教是藏版的萨满教,在教义上,和萨满教并无区别,连“苯”的意思,也和“灵”差不多,所谓的:万物皆有“苯”,苯是世界的“真”。
不过,原始苯教似乎受到琐罗亚斯德教影响,它拜火、拜光,还实行天葬,甚至苯教经典《十万白龙经》的创始故事,也是琐罗亚斯德教的二元论。

说:世界始于一团混沌的"原始虚空"。当光明的本原"瑟"与黑暗的本原"梅"开始交织,九层天界与十八层地狱逐渐成形。
另外,苯教崇拜天、地、日、月、星辰、雷电、山川等(自然现象),有各种神秘的巫术咒语,连苯教巫师,也是按法术分类:
比如卜算的称为“占卦苯”,靠天文历算推演吉凶的称为“历算苯”,此外,还有“魔苯”、“赞苯”、“沐浴苯”、“招财苯”、 “龙苯”、“神鬼苯”、等数十种苯。
这时的苯教,还是一种萨满化的民俗信仰,成为宗教,还要等一个人的出现。

这就是辛饶米沃切。
在公元前6世纪,象雄王朝首任君主(一说是公元前4世纪的王子)辛饶米沃切,改革原始萨满教,创立了雍仲苯教,也即“恰苯”。
这位藏地的“第二佛陀”,也成为苯教的“敦巴祖师”(Tonpa)。
辛饶米沃切对苯教最大的改造,就是把自然万物之“苯”,人格化了,说白了,就是把万物的“灵”变成了“神”,成了一个印度教式的多神教。
苯教世界观,分为三层:天、地和地下“三界”,崇拜天神“赞”、地神“年”和龙神“鲁”,从敦巴辛饶米沃切,到第八位吐蕃王止贡赞普,雍仲苯教发展成了藏地第一宗教。

但做大后的苯教,也碾压了赞普的王权。
吐蕃王赞普的神格被解构,赞普也不再被认为是天神之子,而苯教祖师辛饶米沃切则被奉为教主,赞普、群臣和百姓,向天神和教主祭祀,教权碾压了王权,连吐蕃军队出征时,也要有苯教巫师随军施法。
对赞普的法令,苯教国师“古辛”可以用算卦,一票否决,而且,每位赞普登基,都得经过“古辛”认证,登基后,还得为“古辛”建立一座“赛康”(苯教寺庙)供养。
苯教气焰之炽,最终,引爆了吐蕃王朝王权和教权的决裂。
公元前2世纪,止贡赞普继位,为了打压王朝内的苯教“古辛”集团,止贡赞普从克什米尔、象雄和勃律,请来了三位苯教大巫师,试图“以苯制苯”,但最终,却遭苯教反噬。
在一次比武中,止贡赞普被大臣罗昂达孜杀害,两个儿子被流放。
以苯制苯行不通,赞普们只得去寻找新的出路。
终于,在公元7世纪,吐蕃的一位赞普,找到了制苯的法宝——佛教。
而这位赞普,就是松赞干布。

第二篇章:从恰苯到居苯——吐蕃的佛火
公元644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一统藏地,大权独揽,随后,开始清洗苯教的教权。
一个新的宗教就此进入了藏地,这就是佛教。
7世纪中叶,松赞干布先后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大唐文成公主,从尼泊尔和中国两边儿,引入佛教。
之后,松赞干布皈依佛教,并建大昭寺、小昭寺,还派遣大臣吞弥·桑布扎等16人,到印度学习梵文和佛法。
尽管佛教在松赞干布时期弘传,但事实上啊,松赞干布本人并不信佛教。
松赞干布制定的法律,严苛至极,断肢、割舌、挖眼、剥皮等等,完全悖佛。

佛法弘传的法象下,还是权力斗争——说白了,松赞干布是用佛教,压制教权集团的苯教。
可是,连藏王都不信佛,当时的佛教又怎么斗得苯教?
即使松赞干布从东西引入佛教,但终松赞干布一朝,佛教始终被苯教压制。
说到底,藏地生存艰难、天意叵测,泛神论本来就泛滥,迷狂、神通、灵智主义的苯教,群众基础太大了,佛教想在藏地立足,只有一条路:苯教化。
时间来到了公元755年,藏王赤德祖赞在亚著贝擦城,被大臣朗·梅色和末·结桑东则布害死。随即,吐蕃的属国苏毗发动叛乱。
吐蕃将军恩兰·达扎路恭发兵苏毗平叛。
之后,13岁的赤松德赞,继承王位。

但由于年幼,实际的权力,是苯教军权集团的恩兰·达扎路恭、和苯教教权集团的玛祥仲巴杰和摄政。
由于弑君的朗氏和末氏,是佛教徒,玛祥把叛乱的锅,扣到佛教头上,由此开始了灭佛。
苯教集团大权独揽,不可一世,但这,也给它的厄运埋下伏笔。
当赤松德赞成年亲政时,玛祥仲巴杰的教权集团,已经极度膨胀。
藏王的王权,被死死压着,王权教权水火不容。
偏偏,赤松德赞的亲信益喜旺波,是个佛教徒,而且还是寂护大师的学生。
益喜旺波为赤松德赞,献上一计:
崇佛灭苯。

很快,佛教的复仇开始了。
赤松德赞一手扶植崇佛大臣,把吐蕃的权力派系,直接切为了:玛祥仲巴杰的反佛派;和赤松德赞的崇佛派。
另一面,命令益喜旺波、巴桑希秘密翻译佛经。
公元769年,赤松德赞设计把玛祥,骗进坟墓,活活困死,反佛派遭到清算,接着,就是灭苯。

不过,篇幅有限,我们留到下一期,再好好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