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李卫养着漕帮,满朝文武都怕他,为啥雍正不管?
女公子来也

李卫养着漕帮,满朝文武都怕他,为啥雍正不管?

李卫作为雍正皇帝的亲信,不仅掌控了大清盐务,还成功整顿了漕帮。然而,令人费解的是,雍正为何一再忽略他粗暴且争强好胜的性格呢?事情并非表面如此简单。

在康熙统治晚期,皇子之间的争斗令朝廷陷入了混乱,清政权稳定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当时的雍正清楚,要想建功立业,就必须打击朋党,清除腐败。康熙晚年采取的大规模钱粮清查发现了地方官吏的顽固势力,他们十分抗拒皇帝改革之举。于是,破旧立新成了雍正的重担。他重用了一批勇于任事、廉洁自律的官员,李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卫年仅36岁就被调任云南盐驿道。当时,盐税是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财政收入来源。然而,由于腐败,云南盐务亏空严重,贪污时有发生。面对此局面,李卫采取了雷厉风行的整顿措施。他不仅查处了前任官员的亏空,还通过改变销售方式,大幅度提高了盐务收入。在短短半年内,云南盐政由亏转盈,雍正更是鼓励他“大胆去做”。

李卫在云南的改革,不仅依靠皇帝的支持,也得益于“盐帮”的合作。历史上的盐帮早在汉朝时期就出现了。不同时代的盐帮因国家财政需要或商贾捐款而壮大。李卫在整治吏治的过程中,巧妙地调动了盐帮的积极性,稳定了地方经济秩序。然而,他的手段引起了本地督抚的敌视,面对阻力,李卫采取了“从官到民”双向调控的策略,大幅降低了盐务的运输成本与管理难度。

与地方官员不和的李卫因年轻气盛,与贵州威宁总兵官石礼哈关系不睦,被调至浙江。在浙江,他转而针对盐业私贩进行了严厉打击,推出了一系列高压政策,使得官方盐业得以稳定发展。而他的“摊丁入亩”政策,更是稳固了地方的税收基础。

在浙江期间,李卫还负责对付漕帮。漕帮在当时被称为一个合法的“黑社会”组织。漕帮由无产青年和底层读书人组成,以严密的帮规和军事化管理闻名。通过与李卫的合作,这些原本不受控制的群体得到了有效的管理。而李卫也以严格的治理手段,保证了中央赋税的征收。

尽管李卫与同僚关系紧张,他却通过出色的工作赢得了雍正的青睐。雍正年间,平定了盐务和漕运的李卫,也被提拔到浙江巡抚,后来更是升任为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和直隶总督。然而,与田文镜、鄂尔泰等其他宠臣不同,李卫的粗暴甚至引起了同僚的弹劾。然而,雍正对这些弹劾不予理会,反而更加信任李卫。

李卫也深知,在雍正治下,忠于皇帝是获得信任的关键。他对同僚可以毫不客气,但对待雍正却是谨慎小心。有一次,他甚至因亲属犯法将其囚禁两年。此举深得雍正欢心,认为李卫忠君尽责。

让李卫在官场屡屡受宠的原因,可以从其忠诚和执行力中找出答案。李卫虽粗鲁,却凭借上佳的治理成效和对皇权的绝对忠诚,赢得了雍正的支持。他在治理盐政和漕运中的卓越表现,也让雍正看到了他在维护地方经济秩序方面的无与伦比的才能。

同时,李卫在面对贪污腐败时丝毫不留情面,这种“刚正不阿”的作风也得到了雍正的认可。雍正时期正处于改革的关键阶段,李卫处理腐败问题的手段和雍正的改革理念不谋而合。雍正在用人上提倡“重能轻贤”,李卫的才能和操守完美贴合了这一原则,使得雍正对他的信任和支持不断加深。#视界频道激励计划#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