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资治通鉴:权力能给不可能的事情提供实现的机会
微笑着读者

在历史的长河中,《资治通鉴》宛如一座熠熠生辉的智慧宝库,承载着无数朝代的兴衰荣辱,也揭示了权力运行的隐秘逻辑。其中,西晋时期赵王司马伦篡位的故事,就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权力所蕴含的巨大能量 —— 它能让看似遥不可及、甚至荒诞至极的事情成为现实。

西晋惠帝时期,贾南风皇后独揽大权,将朝廷搅得乌烟瘴气,太子司马遹也因与她矛盾重重而惨遭废黜。此时,司马懿第九子赵王司马伦表面对贾后俯首帖耳,暗中却与谋士孙秀勾结,精心策划着一场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的权力大戏。永康元年,贾后毒杀太子,司马伦瞅准时机,以 “清君侧” 之名发动政变,一举诛杀贾后一党,成功将朝政大权纳入囊中 。

大权在握的司马伦,野心愈发膨胀,竟不满足于幕后操控,而是将目标瞄准了那至高无上的皇位。永宁元年,他逼迫晋惠帝禅位,堂而皇之地自立为帝,改元建始,上演了一场 “叔祖篡侄孙” 的荒唐闹剧 。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司马伦从一个普通的藩王,凭借着权谋与政变,登上了权力的巅峰,实现了许多人眼中不可能之事。这不禁让人深思,权力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能让司马伦完成如此惊人的跨越?

权力赋予机会的历史实例

权力的力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为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开启实现之门。在《资治通鉴》所记载的浩瀚历史中,诸多鲜活的事例都深刻地印证了这一点。权力能为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提供实现的机会,而这一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不同的人物和事件,有着极为生动的呈现 。

(一)秦孝公与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秦国在诸侯纷争的格局中,因地处西陲,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都相对落后,被山东六国视为蛮夷之邦,连参与诸侯会盟的资格都没有 。在这样的困境下,秦孝公即位,他心怀壮志,决心改变秦国的命运,于是向天下广发求贤令 。商鞅听闻后,怀揣着从魏国李悝那里学到的变法理念,毅然来到秦国。他向秦孝公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系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这些想法与秦孝公图强的愿望一拍即合 。

然而,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抵制。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在朝堂上公然反对,他们搬出 “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的陈旧观念,试图阻止变法的推行 。商鞅则以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的犀利言辞予以反驳,从历史进化的角度,论证了变法的必要性 。但即便如此,若没有秦孝公的坚定支持,变法恐怕难以迈出第一步。秦孝公力排众议,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赋予他推行变法的大权 。在秦孝公的权力庇佑下,商鞅得以顺利颁布并实施一系列变法措施。

第一次变法时,商鞅增加连坐法,轻罪用重刑;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限制商人经营范围,重征商税 。这些措施极大地冲击了旧贵族的特权,让他们失去了世袭的官职和财富,也让普通百姓看到了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希望 。为了让百姓相信变法的决心,商鞅还在国都集市上演了 “立木为信” 的一幕,他在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承诺能将其搬到集市北门的人可获得五十两黄金 。当有人真的做到后,商鞅立刻兑现承诺,这一举动赢得了百姓的信任,为变法奠定了民意基础 。

第二次变法,商鞅进一步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编订户口,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这一系列举措让秦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军事力量不断增强 。秦国逐渐从一个被人轻视的弱国,成长为令山东六国畏惧的强国 。在这个过程中,秦孝公的权力就像变法的保护伞,没有他的支持,商鞅变法在旧贵族的反对声中,很可能会胎死腹中,秦国也难以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 。

(二)汉武帝的集权与扩张

西汉初期,经过 “文景之治” 的休养生息,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地方上,诸侯王势力强大,他们拥有自己的军队和财政,严重威胁中央政权的稳定 。外部,匈奴屡屡侵扰边境,烧杀抢掠,给百姓带来沉重灾难 。汉武帝即位后,立志改变这种局面,他首先着手加强中央集权 。

在政治上,汉武帝改革官制,形成 “中朝” 决策机构和 “外朝” 执行机构,将决策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大量选拔人才,重视官吏的任用和考核,实行察举制,让更多有才能的人进入仕途,打破了贵族对官职的垄断 。同时,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之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在诸侯王国范围内受封地作为侯国 。这一政策使得诸侯王国越分越小,势力逐渐削弱 。还制订左官律和附益之法,限制诸侯王与地方官交通勾结,借口列侯所献酎金分量和成色不足,削夺一百零六个列侯爵位 。通过这些措施,汉武帝成功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在军事上,汉武帝建立了侍从皇帝和警卫首都的侍从军和禁卫军,为他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他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兵大败匈奴,从根本上改变了汉朝在与匈奴战争中的被动局面 。在元朔二年的河南地争夺战中,卫青率军突袭匈奴楼烦、白羊二王,收复黄河以南的 “河南地”,斩首数千,获牛羊百万,汉设朔方郡,重修秦长城,将防线北推至阴山,彻底切断匈奴南下跳板 。元狩四年的漠北决战,汉武帝倾举国之力,发十万精骑、十四万匹战马,分东西两路远征漠北 。卫青与单于主力激战,借风沙合围,单于遁逃;霍去病北进两千里,封狼居胥山,斩首七万,直抵贝加尔湖 。经此一战,匈奴 “漠南无王庭”,再也无法对汉朝构成致命威胁 。

汉武帝还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加强了与中亚、西亚等地区的联系 。在南方和东北方,许多部落和国家纷纷归附汉朝,汉朝的疆域向南扩展到今天的越南北部地区,在东北方巩固了对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的影响,并通过设置四郡来加强管理 。汉武帝之所以能完成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和疆域扩张,正是因为他通过加强中央集权,获得了调配全国人力、物力、财力的权力 。这种权力让他有机会将自己的宏伟战略付诸实践,实现了汉朝疆域的大幅拓展,完成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伟业 。

权力背后的逻辑剖析

(一)资源调配能力

权力,究其本质,是一种对资源的掌控与调配能力。当一个人或一个集团掌握权力后,就如同拥有了一把开启资源宝库的钥匙 。以修建长城为例,在古代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修建长城无疑是一项艰巨无比的工程。它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砖石的烧制、运输,到建筑材料的调配,再到组织庞大的劳动力队伍进行施工,每一个环节都困难重重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为修建长城,征调了全国大量的劳动力,“三十万劳工,日夜劳作”,这些劳工来自不同的地区,涵盖了各行各业 。同时,还需要大量的物资支持,如粮食、衣物等,以保障劳工的基本生活需求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如果没有中央政府强大的权力作为支撑,要实现如此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调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正是因为秦始皇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才能够下令征调全国的资源,将无数百姓从各自的生活中抽调出来,投入到长城的修建中 。这一过程中,权力的作用就在于能够打破地域、行业的限制,将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为实现特定的目标服务 。

(二)打破常规束缚

权力还拥有打破常规束缚的力量,能够突破既定规则和传统观念的限制 。在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女性在政治、社会生活中受到诸多限制 。然而,武则天却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权力,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的束缚,登上了皇位,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聪慧,对政治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敏锐的洞察力 。她在唐高宗时期就开始参与朝政,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 。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逐步掌握了朝政大权 。但她要称帝面临着巨大的阻力,传统的儒家思想认为 “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女性称帝被视为违背天理伦常的行为 。然而,武则天并没有被这些传统观念所吓倒,她凭借着手中的权力,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打压反对势力,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她改革科举制度,开创殿试和武举,选拔了一大批有才能的人,为自己的统治提供了人才支持 。同时,她大力推崇佛教,利用佛教教义为自己的称帝寻找理论依据,如宣扬 “弥勒下生,当代唐为天子” 。在武则天的统治下,女性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社会风气也变得更加开放 。她的称帝行为,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性别观念,也为后世女性争取平等权利树立了榜样 。在这个例子中,权力成为了武则天打破常规、实现目标的有力武器,它让武则天能够挑战传统,改变旧有的格局,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

权力带来机会的局限性与风险

(一)权力滥用的后果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实现目标提供强大的助力,也可能在滥用的情况下引发严重的负面后果。《资治通鉴》中,因权力滥用导致国家衰败、社会动荡的例子不胜枚举,其中隋炀帝杨广的统治便是一个典型。

杨广即位前,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段,在隋朝的统一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展现出非凡的能力 。他率军南下,一举平定南陈,结束了自东晋以来近三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为隋朝的大一统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登上皇位后,杨广手中的权力逐渐失去了控制,他开始肆意挥霍权力,追求个人的私欲和野心 。

在政治上,杨广好大喜功,频繁征发民力,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 。他下令开凿大运河,这条运河全长两千多公里,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开凿运河的初衷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促进经济交流,但杨广在实施过程中却不顾百姓的承受能力,征调了数百万民工 。这些民工在恶劣的条件下劳作,许多人因劳累过度、饥饿和疾病而死亡,“死者相枕,臭秽盈路” 。同时,他还大兴土木,营建东都洛阳,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宫殿和园林 。为了满足自己的奢华生活,杨广不断增加赋税,使得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

在军事上,杨广也滥用权力,频繁发动对外战争 。他三次亲征高句丽,每次都征调大量的军队和物资 。这些战争不仅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导致了无数士兵和平民的死亡 。第一次征高句丽时,杨广调集了一百一十三万军队,号称二百万,浩浩荡荡地向高句丽进发 。然而,由于指挥不当、后勤保障不足等原因,这场战争以失败告终,隋军损失惨重 。但杨广并没有吸取教训,随后又两次发动战争,结果都以失败而收场 。这些战争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使得隋朝的国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百姓的生活更加艰难 。

杨广的权力滥用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全国各地纷纷揭竿而起 。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 。大业十四年,杨广在江都被部下宇文化及所杀,隋朝也随之灭亡 。杨广的例子告诉我们,权力若不受制约,即使拥有再强大的国家实力和资源,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消耗殆尽,导致国家衰败、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

(二)权力依赖的隐患

过度依赖权力实现目标,虽然能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诸多隐患,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缺乏可持续性。当一个人或一个集团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权力上时,往往会忽视其他重要因素,如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社会公平等 。一旦权力出现变动,原有的目标就可能难以实现,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积极改革,发展经济,使得唐朝进入了开元盛世,国力达到了顶峰 。然而,后期他逐渐变得昏庸,过度依赖权力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他宠爱杨贵妃,重用杨国忠等奸臣,导致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 。同时,他还将军事大权交给安禄山等节度使,使得地方势力逐渐膨胀 。安禄山见唐朝统治内部空虚,便以 “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这场叛乱持续了八年之久,虽然最终被平定,但唐朝的国力却遭到了极大的削弱,从此由盛转衰 。

在这场叛乱中,我们可以看到权力依赖的隐患 。唐玄宗前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能够任用贤能,推行合理的政策 。但后期他过度依赖权力,忽视了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使得朝廷内部腐败丛生,政治生态恶化 。同时,他对地方势力的过度放权,也导致了权力失衡,为叛乱埋下了隐患 。当安禄山起兵叛乱时,唐朝的军队由于长期缺乏训练和战斗力,无法有效地应对,使得叛乱迅速蔓延 。如果唐玄宗能够注重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建立起完善的军事制度和监督机制,或许能够避免这场叛乱的发生,或者在叛乱发生时能够迅速平息 。

权力带来的机会并非长久可靠,它需要在合理的制度框架下,与其他因素相互配合,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过度依赖权力,不仅可能导致目标的无法实现,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风险和危机,给个人、社会和国家带来严重的后果 。

联系现实,升华主题

(一)职场中的权力与机会

在现代职场中,权力与机会的关系同样紧密相连。以一家互联网公司为例,部门经理拥有调配项目资源、分配工作任务以及推荐员工晋升的权力 。当公司迎来一个重要的新产品开发项目时,经理有权决定谁参与项目核心团队 。那些与经理关系密切、得到经理赏识的员工,往往更有机会参与其中 。在这个项目中,参与者不仅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还能在项目成功后获得丰厚的奖金和晋升机会 。相反,那些没有获得参与机会的员工,可能会在职业发展上落后一步 。这就如同历史上权力决定资源分配一样,在职场中,权力也决定了员工获取发展机会的多寡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权力是决定一切的因素 。一个优秀的职场人,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当你的能力足够突出时,即使没有权力的直接支持,也可能凭借自身实力赢得重要项目的参与机会 。同时,拥有权力的管理者,也应该合理运用手中的权力,为团队成员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让真正有能力的人获得应有的机会 。

(二)个人成长的启示

从《资治通鉴》中权力与机会的关系,我们能获得诸多对个人成长的宝贵启示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能为我们带来实现目标的机会,但如果滥用权力,也可能让我们陷入困境 。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确保权力的运用符合道德和法律规范 。

我们要明白权力并非获取机会的唯一途径 。虽然权力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打开机会的大门,但个人的努力、才华和品德同样重要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出身平凡的人,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没有强大权力背景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例如,汉朝的丞相陈平,出身贫寒,早年在乡里时,就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谋略,在祭祀活动中公平地分配祭品,赢得了乡亲们的赞誉 。后来,他在刘邦的麾下,屡献奇谋,为汉朝的建立和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最终成为一代名相 。这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积累知识和经验,培养良好的品德,即使没有权力的加持,也能在合适的时机抓住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