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双影奇境》:你知道科幻与奇幻的区别吗?
游戏AI君

上一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了《双人成行》制作人约瑟夫·法瑞斯的传奇经历(炮轰氪金、怒怼觉醒——奥斯卡哥的传奇人生),法瑞斯本人是一位资深的电影导演,同时也是一位游戏玩家和科幻迷,曾经拿过北欧理事会电影奖(北欧最高电影荣誉,《狩猎》也曾获得该奖),还被瑞典送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2010年转行成为游戏制作人,也就有了后来2021年的TGA年度游戏《双人成行》。

01 双作家设定

《双影奇境》是《双人成行》的续作,流程并不长,玩家可以扮演两位角色,其中一位是科幻小说作家米欧,另一位是奇幻小说作家佐伊。米欧的性格有些内向,专注于创作充满未来感与科技元素的科幻小说,比如游戏开篇的外太空激战、赛博朋克风的未来都市和各种人工智能超前的科技设定。

佐伊性格非常外向乐观,更钟情于描绘充满魔法与神秘色彩的奇幻世界,在佐伊的想象中,巨魔袭城、龙族守护、魔法盛行,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梦幻与浪漫,她的创作注重情感与幻想,带给玩家一个充满魔法与奇迹、远离现实束缚的神秘国度。

米欧和佐伊的名字来源于制作人约瑟夫·法瑞斯的两个女儿,这样的职业设定也是法瑞斯精心设计的,巧妙地将科幻与奇幻两大题材交替融入到游戏之中,与此同时,也让很多不怎么看科幻奇幻小说的玩家,能够切身实地得感受两种幻象小说风格的魅力。实际上,哪怕是没有任何的科幻奇幻小说阅读经验的玩家,大概率也接触过科幻和奇幻作品,首先来聊聊科幻。

02 什么是科幻?

最近十年,大刘几乎以一己之力,吸引了大量读者和观众成为科幻迷,或者说刘慈欣迷,小说《三体》成为每年各大电商平台的畅销书,两部《流浪地球》电影也狂揽百亿票房。科幻小说(Science Fiction)即以科学知识为基础,通过艺术想象,来构建未来或者超现实世界的文学作品,核心就是将科学逻辑和幻想艺术结合起来。

中国科幻起步比较晚,对于中国大量的80后、90后科幻迷来说,《科幻世界》毫无疑问就是我们的童年回忆,刘慈欣同样也是在《科幻世界》杂志上,逐步被中国科幻迷们熟知(科幻世界——童年回忆,刘慈欣的科幻之路),国内早期科幻发展其实归类在儿童文学的领域,具有科普性质,直接与奇幻作品区分开来,而国外的科幻奇幻基本是不分家的。

科幻作品很多都会以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理论为起点,比如《三体》中最有名的“黑暗森林法则”基于宇宙社会学推演,《赛博朋克2077》世界观设定主可追溯到控制论和社会学批判,《双影奇境》第二章未来都市场景中,就有大量深度致敬2077的彩蛋,比如机械臂角色“强尼红手”和BOSS战“亚当重锤”,场景里还有夜之城大锤的广告牌。

03 硬科幻和软科幻

国内科幻界还喜欢区分硬科幻和软科幻,硬科幻更强调技术细节与科学严谨性,大多是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为根基,严格遵循已知科学理论或合理推测技术发展,例如《三体》中“智子”、“二向箔”的设定基于量子力学和宇宙学理论,大刘最爱的英国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也是硬科幻的代表人物之一,《2001:太空漫游》就是克拉克的作品。

软科幻侧重人文思考与社会隐喻,聚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领域,科技常作为背景或隐喻,服务于对社会结构、伦理道德或人类情感的探讨,大家比较常见的例子就是《沙丘》这类的太空歌剧(喜欢歌剧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我在小黑盒有一个专门聊歌剧的专栏),通过架空世界权力批判与生态问题,在《双影奇境》中我们也能看到大量对沙丘的致敬,比如我们可以化身李桑阿尔盖布直接去骑沙虫。

不过,很多人有刻板印象,认为硬科幻就是好作品、软科幻就是差作品,其实硬科幻和软科幻很难一概而论,因为硬科幻中带软、软科幻中带硬的现象也不少,比如在国外读者眼中《沙丘》也不完全就是软科幻(像《双影奇境》中我们可以使用沙槌去吸引沙虫),原著小说中对沙虫的生理结构、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沙漠中蒸馏服装置的描写也相当硬核,也包含基于生态学、物理学等领域的原创设定。

04 什么是奇幻?

奇幻文学(Fantasy)主要以超自然现象、架空世界观和神话元素为核心,通过大胆的想象构建一个独立于现实逻辑的“第二世界”,奇幻的本质是“奇异幻想”,这些故事的物理规律不同于我们现实世界,经常会有魔法、神话生物这些超自然设定,例如《魔戒》的中土世界、《冰与火之歌》的维斯特洛大陆,龙之信条系列同样也是奇幻题材,《双影奇境》中也有大量的奇幻致敬元素。

中文“奇幻”一词源自英文“Fantasy”,这个词的历史并不长,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固定推广开来,但是中国的奇幻历史非常悠久,源头可追溯至先秦《山海经》中的异兽图谱与创世神话,将鬼神叙事世俗化的魏晋志怪小说(如《搜神记》),或者是融入浪漫主义想象的唐代传奇(如《柳毅传》)——

以及构建了完整仙妖体系的明清神魔小说《西游记》等等,这些作品奠定了中国奇幻的叙事基因(国内最早专门对这类小说进行学术研究的还是鲁Xun先生)。还有一个常见的词就是魔幻文学,而魔幻文学和奇幻文学都属于幻想文学范畴,看名字就是更强调魔法,有时可以等同,注意文学界提魔幻一般指的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属于严肃文学范畴。

05 番外:玄幻

除了科幻和奇幻外,还有一个玄幻小说领域,这个说法也比较晚,到上世纪90年代才兴起,最初指的是“建立在玄学基础上的幻想小说”,希望融合玄学(如风水、命理、神秘学)与科学推演,到了互联网网络文学时代,玄幻小说的定义逐渐泛化,成为涵盖修真、魔幻、异世冒险等多种子类的统称。

玄幻小说尤其以“天马行空”著称,世界观可包含古代文明、未来科技、神话生物、魔法体系等多元元素,有时候玄幻文学也被用来指代无法归类于科幻、武侠或恐怖的传统幻想作品,如何对玄幻具体进行定义,在学术界尚有争议,不过近年来《诡秘之主》等多作品通过哲学思辨与叙事创新,也打破了大众对玄幻的固有印象。

最后,雨果奖、星云奖这些奖项其实是科幻奇幻不分家的,科幻和奇幻作品都有资格获奖,能够同时获得两个奖项的被称为双奖作品,《沙丘》就是历史上第一个双奖小说,今年还有一款沙丘的新游戏。总体来说,不科幻、奇幻、魔幻、玄幻等标签仅是创作工具,而非优劣标准,无论是刘慈欣的《三体》,还是托尔金的《魔戒》,都在各自的领域上拓展了人类想象力的边疆(如今《双影奇境》更是直接将想象力世界扩展到不同的艺术类型)。

用尼尔·盖曼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小说需要的是灵魂而非类别,好故事从不会被类型束缚!”

9.9

双影奇境

198

41.4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