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河流都拥有三个价值,第一是水资源价值,其次是水能价值,最后是航运价值。长江作为中国第一大河,同时具备这三个价值,尤其是航运价值更是位居世界第一。2023年长江干支流货运量合计为64.5亿吨,而同时期珠江、京杭大运河、密西西比河、莱茵河、伏尔加河以及圣劳伦斯河等其它世界大河,加起来才不过只有36亿吨,仅仅是长江一半多一点。

2023年全球河流货运量排名
而反观印度第一大河——恒河,却几乎没有航运。根据数据统计,恒河在2023年的货物运输总量仅为1280万吨,连长江百分之一都不到,甚至比黄河也强不了多少。
要知道恒河绝不是一条小河,论体量在全球也能排的上名次,比黄河要强得多。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最终注入孟加拉湾,全长2700公里,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印度国土面积超过三分之一。最重要的是恒河还是一条热带季风气候河流,当地降水量充沛,因此恒河年均径流量高达5500亿立方米,是黄河水量的十倍。再加上落差小、无冰期,理论上讲恒河航运能力应该相当不错。

全球部分河流径流量排名
不过虽然体量够大,但恒河却有一个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普遍存在的通病——水量分布不均。热带季风气候分为旱雨两季,一般雨季只有四个月,而旱季则整整持续八个月。虽然恒河年均径流量可达5500亿立方米,但实际上旱季时水量只占总水量的18%左右,属于枯水期。枯水期的恒河月均径流量只有100亿立方米左右,而水量最少的4月甚至还不到50亿立方米,连同时期的长江十分之一都还不到。
这点水不仅要负责沿线城市用水,而且还要灌溉近10亿亩农田,根本就不够用,更不用说用来行驶大船、通航了。

恒河和长江全年水量比较
长江虽然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但旱季持续时间远没有恒河那样极端,即使是水量最少的1月径流量也有260亿立方米。而且长江上游还修建有29座水库,可以在枯水期时为中下游补水来提升水位,最高补水量接近700亿立方米,提升水位2.5米。而这点恒河却做不到,恒河平原地形异常平坦,根本就修不了水库、存不了水,而上游的北侧支流库容不够,南侧支流又缺少降水,即使修了水库也无水可存。

恒河平原太平坦了,无法修建水库
长江是全球输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最高可达4.78亿吨,不过对比恒河就有点微不足道了。恒河年输沙量高达14.5亿吨,是长江整整三倍,而在下游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汇流以后,输沙量更是达到了恐怖的20亿吨,位居世界第一。恒河下游河道宽度达4公里,而流速却远不如长江,只有1.2万立方米/秒,连其二分之一都不到,因而导致大量泥沙在入海口附近沉积,从而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恒河三角洲,总面积高达6.5万平方公里。
恒河三角洲处的恒河河道淤积严重而且洪水肆虐,就算修座桥梁都是困难重重,想要通航更是难如登天,因为货轮根本无法正常进出。更何况恒河入海口还位于人家孟加拉国,印度之前修建法拉卡大坝截流了60%的恒河水,不仅使恒河下游水量大幅减少,进一步导致恒河河口淤积,而且还导致孟加拉国无水可用,所以两国一直都有矛盾,很容易被卡脖子。

恒河三角洲
虽然长江入海口也有河道淤塞问题,但长江是完全属于中国的一条大河,而且中国人勤劳、团结,经过全国上下、长江中上下游70多年的持续协同治理,入海口水深已经达到了12.5米,即使是十万吨巨轮也可以轻松开进内陆。而恒河就不行了,不仅首尾分家,即使是印度本国各邦之间利益也难以协调,只要这里面有一个不配合都不可能治理成功,因此想要效仿中国治理长江口一样治理恒河口非常困难。

长江口治理“深水航道工程”
此外,恒河口深居孟加拉湾,远离印度洋贸易主航道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一般很少有货轮停靠,远不如西部孟买港,毕竟人家不仅自身港口条件优越,而且还直接面对波斯湾,位置特殊性独一无二。
由于恒河几乎没有航运能力,导致平坦肥沃的恒河平原只能发展农业,而无法像长江沿岸城市一样借助便利的水运交通来发展工业和制造业。以印度北方邦为例,虽然拥有2.4亿人口,经济腹地广阔,但发展水平却远不如拥有港口优势的马哈拉施特拉邦(该邦人口约1.4亿),2022年GDP总量只有大概2800亿美元,而同时期后者则超过了4200亿美元,差距非常大。
而反观长江,不仅孕育了重庆、武汉、南京等一众长江沿岸大城市,同时还形成了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整个长江经济带GDP总量更是达到了58.4万亿元,占中国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

印度北方邦
可以这样说,没有航运价值是印度恒河和中国长江之间的最大差距,但却不是唯一差距。就比如说,虽然恒河是印度的“圣河”,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水资源污染非常严重,是世界上“最脏”的河流之一,大肠杆菌超出正常标准200倍,如果用作洗澡和饮用,患上皮肤病和消化道疾病的概率将增加六倍。而长江经过治理综合水质等级已经达到II级标准,能够满足饮用水水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