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破防了!经济学家深夜发文:美国正在重演光绪吃蛋惨案!
心灵游侠

一、从光绪的“天价鸡蛋”到美国人的“蛋疼日常”

1887年的某天早上,光绪皇帝召见老师徐桐,听说对方一顿早饭吃了四个鸡蛋,当场惊掉下巴。因为内务府忽悠他说“每个鸡蛋10两白银”。

这像极了今天美国超市里的鸡蛋标价:纽约人买一打鸡蛋花8.99美元(约合人民币63元),加州更离谱,一打15美元(约合人民币105元),算下来一个鸡蛋顶国内10块!

光绪当年是被坑惨了,而2025年的美国人却是真金白银地“吃不起”。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全美鸡蛋均价涨到每打4.95美元,比2019年翻了五倍多。

加州超市门口排队的200多人,听到店员喊“没蛋了”时崩溃的表情,估计跟光绪听说鸡蛋真实价格后的心态有得一拼。


二、鸡蛋自由破灭:从“白菜价”到“奢侈品”

要问美国人过去多幸福?2019年超市促销时,一美元能买1.5打鸡蛋,月薪3250美元的打工人理论上能买3.9万个蛋,够吃几辈子。

那时候的鸡蛋就像不要钱似的,煎蛋卷、班尼迪克蛋、舒芙蕾随便造。可如今呢?纽约家庭主妇吐槽:“现在得数着个数下锅,生怕孩子多吃一口。”

对比中国2019年的数据,鸡蛋4元一斤(约8个),人均月收入2561元能买5122个蛋。虽然不如美国人当年的“土豪式消费”,但至少没闹出“鸡蛋黄牛”。没错,现在美国还真有人倒卖鸡蛋!有美国网友就调侃“这场景我只在末日电影里见过”。


三、鸡蛋为啥成了“金蛋”?

美国人把鸡蛋涨价归咎于三个“连环杀手”:通胀、禽流感和供应链。

先说通胀。这几年美国印钞机就没停过,2024年通胀率一度飙到7.9%,牛奶面包全在涨,鸡蛋自然跟着起飞。

但致命一击来自2022年的禽流感,全美死了5800万只鸡,相当于鸡蛋产量直接砍掉三成。

更绝的是供应链危机。饲料价格涨了40%,卡车司机工资翻倍,连装鸡蛋的纸盒都因为造纸厂停工而缺货。


四、没有鸡蛋的日子,美国人活成了“创意大师”

鸡蛋涨成这样,美国人的餐桌也开始不一样起来。餐厅把“无蛋套餐”当卖点,超市货架上摆满豆腐炒“假蛋”,连网红博主都在教“如何用香蕉代替鸡蛋做蛋糕”。

更离谱的是“鸡蛋焦虑症”蔓延。有人半夜定闹钟抢超市补货,有人在TikTok直播“鸡蛋开盲盒”买到散装蛋就像中彩票。 Reddit上甚至出现“鸡蛋理财小组”,有人囤冷冻蛋,有人研究期货,还有人建议“干脆自己养鸡”。


五、历史是个轮回?这次真不一样

光绪的“天价鸡蛋”是腐败闹剧,而美国人的“蛋疼”却是市场经济的一记暴击。当年徐桐用“老家送鸡蛋补身体”糊弄皇帝,今天美国人连糊弄自己的机会都没有,CPI数据不会骗人,银行卡账单更不会。

不过也有经济学家泼冷水:“别慌!1980年鸡蛋价格比现在还高呢(算上通胀相当于每打12美元),那时候美国人也没饿死。”但美国Z世代却不买账:“1980年可没有TikTok博主天天提醒我‘鸡蛋自由’没了!”


这场“鸡蛋危机”或许给全球上了一课:甭管你是皇帝还是打工人,在通胀和病毒面前,谁都可能为一口吃的发愁。

只是光绪要是知道一百多年后美国人跟他共情,大概会苦笑一声:“原来‘肉痛’这滋味,还真能跨时空传染啊!”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