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对标”中国方面向来保持着孜孜不倦的劲头,据相关报道称,今年2月印度在相关组织联合举办的一次国防展览中,展出了其引以为傲的高超音速滑翔导弹,也就是传言中的印度版东风-17,据说性能可以比得上中国,事实果真如此吗?

印度版东风-17能行吗?
对于此次展出的各类装备,印度可以说是十分满意,其中被印媒称为“印度版东风-17”的BM-04导弹在印度更是深得人心,其拥有两个独立的推进系统,在调整推力方面拿捏的恰到好处,进而也使其能达到最高1500公里的射程。

另外,BM-04导弹也十分擅长对付海上移动目标,包括航母、舰艇以及各类船只等等, 不仅仅能让印度海军在反舰方面直接“开挂”,也使其在海上作战中能够如鱼得水。

更重要的是,还给BM-04用上了高超音速滑翔弹头使其速度可能突破5马赫,并且在需要改变导弹飞行轨迹时也能得到足够的推力支持。

这么看来,尽管BM-04在技术上还无法到达世界先进水平,但其走到这一步仍意味着印度在高超音速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那么与我国相比又有几分胜算呢?

印度BM-04与东风-17,谁更胜一筹?
比起印度BM-04的师出无门,我国的东风-17则拥有“钱学森弹道”的鼎力相助,该原理使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变得极其灵活并且可以随时“变向”,无论是左弯右拐还是上蹿下跳都能轻松做到,所以短时间内很难被敌方锁定,也使得拦截难度翻倍增长。

而印度的BM-04导弹在研制上比较“守旧”,依旧遵循了普通弹道导弹的设计规律,弹体边缘都是直线,包括底部也不像东风-17拥有特殊的构造,因此其在大气层内的机动性也就较为薄弱,不仅如此,BM-04的各项优势很大概率只能维持在滑翔那一步就如同昙花一现,倘若在实战中碰上拦截系统简直是不堪一击。

由此可见,BM-04虽然体现出一定程度的技术优势,但其在整体性能方面仍难与东风-17相提并论。
印度导弹发展为何仍有难题?
事实上,如今印度高超音速导弹的发展虽有成效但难题依旧不少,其中包括芯片的自主制造、热防护材料和各类组件等等,当然这与印度薄弱的工业实力与混乱的工业体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此外,印度还面临着难以根除的“黑障”问题,通俗来讲就是高速飞行器返回地球时因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的“失联”现象,该问题不解决导弹的射程也会因此受到束缚。

并且技术问题只是一方面,资金上的困境也不容忽视,尽管印度在军事上的花费年年都在涨,但仍旧是“杯水车薪”,在遇到高超音速导弹研发这样的“烧钱”技术后,即便是想发展也是有心无力。

综上所述,未来印度在高超音速导弹方面的发展仍旧会有诸多“阻碍”,其是否能够摆脱困难登顶世界,现在仍未可知。
东风17末段攻击速度并不算很高 为何美军仍如此忌惮(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