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夫 诸“夫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据《山海经・中山经》记载:“中次三经萯山之首,曰敖岸之山…… 有兽焉,见则其邑大水”。它的外形似白鹿,长着四只角模样温柔洁净,夫诸喜欢四处角戏,性情温和,不过、它一出现当地就会发生大水灾,所以古代人民视其为水灾的兆星,也有说法认为,夫诸居住的敖岸山宝物众多,它为了防止山中宝物被贪婪者盗窃、扰乱,见人就引发大水来守护,在一些艺术创作中,夫诸还被赋予了更多神秘色彩和特殊技能,如能操控水元素等。

【2】太 岁太岁是古代天文学中为纪年方便而假设的星名,与木星相关,古人以木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纪年,一周约十二年,但为使岁名与十二地支顺序一致,设想出与木星运行方向相反的太岁,自东向西十二年运行一周天,每年行经一个星次,以 “岁在某” 纪年。是道教神明,被视为众神首领,掌管人间一年吉凶祸福,道教宫观有元辰殿供奉六十位太岁神,依六十甲子轮流值年,人们认为在本命年或属相与值年太岁相冲、相害、相刑、相破时会犯太岁,有不顺和灾祸,常去拜太岁祈求平安。

【3】归 终“归终”是中国传说中较为神秘的神兽,据《淮南子・万毕术》记载 “归终知来,狌狌知往”,《抱朴子・讥惑》也说 “干玃识往,归终知来”,似乎表明它能预知未来。但在《抱朴子・对俗》中又有 “归终知往,乾鹊知来” 的说法,使其又有知晓过去的能力。其起源可能早于西汉,或与《道德经》中 “徼,归终也” 的概念有关,只是一直无人知晓其样貌。归终是《原神》中的尘之魔神,本名哈艮图斯,生性聪慧,研制耕种之术,使聚落民众安居乐业,与岩神摩拉克斯结盟,以 “尘世之锁” 为信物。擅长机关术和音律,发明 “翳狐机关”,制造 “涤尘铃”,在魔神战争中,为保护人民而战,最终陨落。

【4】绛 妃绛妃是《聊斋志异》中的花神,在《聊斋志异・绛妃》作者蒲松龄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癸亥年他在毕刺史的绰然堂教书,一日游览后困倦入睡,梦中被两位艳丽女子带去见绛妃,绛妃居于殿阁高接云汉之处,环珮锵然,状若贵嫔。设宴招待蒲松龄,表明自己花神的身份,称合家细弱寄居于此,屡被风神封姨蛮横摧残,想与风神背城借一,烦请蒲松龄撰写声讨风神的檄文。蒲松龄酒醒后忆起此事,将梦中所写檄文补足,檄文洋洋洒洒,历数了风对百花的种种摧残,在《红楼梦》中也提到总花神,相当于《聊斋》中的绛妃。在一些艺术作品中,如颐和园乐寿堂西边垂花门的《绛妃》图,描绘花神绛妃请书生作讨风檄文的场景。

【5】冉 遗“冉遗”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怪鱼,据《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英鞮之山,涴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泽。是多冉遗之鱼,鱼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马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御凶”。它生活在英鞮山下的涴水中,其外形极为独特,有着鱼的身体、蛇的脑袋、还长有六只脚,眼睛如同马耳。传说人吃了冉遗鱼的肉,就不会做噩梦,将其带在身边还能防御凶灾,冉遗作为《山海经》中记载的异兽,体现了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反映出他们对健康平安的期盼,其形象在现代的文学、影视、游戏等创作中也时常被借鉴和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