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49岁女子吃降压药不留心,突发脑出血离世,医生:原因在于这2点
悦居防水

在人生的长河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梦境,有的如春风拂面,让人心情愉悦;有的却如噩梦缠身,让人心有余悸。对于49岁的吴大姐来说,半年前的一场噩梦,竟然成了她人生中无法抹去的阴影,最终更是以一种无法预料的方式,夺走了她的生命。


那是一个看似平常的夜晚,吴大姐却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噩梦。梦中,她身患绝症,医生无奈地摇头,家人悲痛欲绝,而自己则躺在病床上,无助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那种真实感,让她在醒来后心情久久无法平复,仿佛那并不是一场梦,而是即将发生的现实。

吴大姐多年前就查出了高血压,家人一直十分关心她的身体状况,定期带她去医院检查。每次的结果都是血压偏高,但医生总说没有其他大问题,只要按时吃药,定期复查就好。然而,那场噩梦之后,吴大姐的心态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无法摆脱心中的恐惧,紧张、焦虑的情绪像阴影一样时刻围绕着她。


为了逃避这种情绪,吴大姐把自己埋进了工作中,只有在忙碌时,她才能暂时忘记那个可怕的梦境。可是,忙碌又让她常常忘记吃药。每当想起时,她就会把之前忘记的药量一起补上,以为这样就能弥补过失。然而,她并不知道,这种不规律的用药方式,正悄悄地为她的身体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就这样过了大半年,一天,吴大姐在工作时突然晕倒,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抢救,医生最终确诊为脑出血。尽管医院全力以赴,但吴大姐还是不幸离世了。家人悲痛欲绝,同时心中也充满了疑惑:为什么一直按时吃降压药,还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无非是饮食不健康、久坐不动等生活习惯问题。然而,却很少有人意识到,精神心理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相关资料显示,精神压力相关的高血压患者常出现头晕、头痛、疲劳乏力、心悸等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注意力下降、紧张、脾气急躁和声音敏感等表现。

《欧洲预防心脏病杂志》曾发表过一项研究,指出工作压力和失眠等因素会导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增加2倍。研究人员对近2000名25至65岁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长达17.8年的随访,结果发现,工作压力大、经常失眠的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别增加了56%和76%。如果两种问题同时存在,风险更是增加了2倍。


这项研究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高血压不仅仅是生活习惯的问题,精神压力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隐形杀手”。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除了按时吃药、调整生活习惯外,还需要学会释放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吴大姐的悲剧,除了精神压力外,还与她长期的不良用药习惯密切相关。以下三个用药误区,是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避开的“雷区”:

不少高血压患者为了快速降压,会自行增加药量或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然而,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降压药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过量服用很容易导致低血压,尤其是老年人,低血压会导致大脑和心脏供血不足,可能引发头晕、头痛,甚至心绞痛、心梗和缺血性脑卒中。


部分患者发现血压正常后,就误以为自己已经“康复”了,于是自行停药。等到血压上升后再继续服药。这种行为也是非常危险的。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一旦确诊就无法治愈。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血压,盲目停药会导致血压忽高忽低,不仅起不到治疗效果,还可能引发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

有些高血压患者认为,长期吃同一种降压药会让身体产生耐药性,于是频繁更换药物。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降压药与普通抗生素不同,不会轻易让身体产生耐药性。只要药物能有效降压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一般无需更换。频繁更换药物可能会导致血压波动,反而不利于病情控制。


对于长期服药的高血压患者来说,除了注意用药方式外,还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如果身体出现以下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

服用利尿剂类降压药可能导致体内钾元素大量流失,从而引起四肢乏力、心慌、胸闷等症状。同时,还可能出现便秘等消化系统问题。如果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血钾水平,必要时补充钾元素。

利尿剂类降压药还可能导致体内水分过量流失,尿酸堆积在关节处,引发关节肿胀和热痛。如果患者出现水肿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肾功能和尿酸水平。


普利类降压药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来降压,但也可能使体内缓激肽水平过高,刺激支气管末梢神经,诱发持续性干咳。如果患者出现持续性干咳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医生意见,必要时更换其他降压药物。

吴大姐的悲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高血压不仅仅是一种生理疾病,更是一种与心理、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全身性疾病。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除了按时吃药、调整生活习惯外,还需要学会释放压力、保持心情愉悦。同时,也要避免陷入用药误区,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

让我们从心开始,关注高血压,关爱自己的健康。愿每个人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美好的生活!

作者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