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恋恋榆社情》
漳水悠悠映碧空,榆川胜景韵无穷。
文峰塔影千秋立,云竹湖光四季融。
古韵遗风寻旧忆,新姿焕彩绽春红。
此心已醉桑榆里,愿化归鸿念意浓。
历史长卷:岁月雕琢的痕迹

榆社的历史,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早在商朝,这片土地便是纣王叔父箕子的采邑 ,悠悠岁月,传承着古老的文明。周朝时,它归属并州,静静地见证着时代的变迁。春秋时期,榆社成为晋国的领地,在大国纷争中,逐渐崭露头角。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这里先属韩,后归赵,地域的归属变化,也让它融合了多元的文化。
秦代,榆社划归上党郡,正式纳入了大一统王朝的版图。西汉、东汉时期,它名为涅县,在历史的长河中默默发展。三国时,榆社归并州直辖,虽历经战乱,但依然保持着独特的地域特色。西晋泰始年间,涅县分置武乡,首置社城为县治,开启了榆社历史的新篇章。东晋大兴二年,邑人石勒称帝建立后赵,置武乡郡,郡治社城,辖沽、涅、武乡三县,此时的榆社,成为了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之一。
北魏时期,武乡郡改称乡郡,武乡县改称乡县,治所均为社城。到了太和十五年,废乡郡和乡县,治所社城改置南亭川。隋开皇十六年,以社城取名榆社,县治亦在社城,属韩州,从此 “榆社” 这个名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此后,虽历经朝代更迭,名称和归属有所变化,但榆社始终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唐代,榆社的建制又经历了多次调整,武德三年,分置偃武县,县治魏城,同时置榆州,领榆社、平城、偃武三县。武德六年,废榆州,裁偃武,仍置榆社县,属辽州。五代十国时期,榆社先后被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统治,在动荡的年代中,顽强地延续着自己的文化脉络。
北宋神宗熙宁七年,废辽州,降榆社为镇,入武乡,属威胜郡。不过,元丰八年,又复置榆社县,属辽州。金初,榆社归河东南路辽州。元代,属平阳路辽州,至元三年,并入辽山县,至元六年,又复原榆社,始置县治于城关至今。
明清时期,榆社的隶属关系相对稳定。明代,属直隶州辽州,归冀宁道;清代承明制,仍属辽州,顺治年间,隶属冀南道辽州,后仍隶属冀宁分巡道辽州。民国时期,榆社的归属也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变动,先是直属山西省军政府,后归中路道、冀宁道,山西废道后,直属于山西省督军府。抗日战争时期,榆社成为了抗日根据地,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榆社先后归榆次专区、晋中专区、晋中地区管辖,1999 年,撤销晋中地区,设立地级晋中市,榆社县属之,一直延续至今。
人文之光:底蕴深厚的传承

榆社,这片充满灵性的土地,孕育了无数杰出的人物,他们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天空。后赵的建立者石勒,无疑是榆社历史上最为耀眼的明星之一。他出身卑微,却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乱世中崛起,建立了后赵政权,成为了一代帝王 。石勒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农桑,任用汉族知识分子,尊崇儒教,整饬风俗,使得后赵在他的统治下逐渐繁荣昌盛。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榆社人,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除了石勒,榆社还涌现出了许多其他的历史名人。北宋初期将领张光翰,是开国功臣之一,他在战场上英勇善战,为北宋的建立和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马定夫,一位英勇的抗日烈士,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事迹和精神,成为了榆社人民心中的一座不朽的丰碑,激励着人们热爱祖国,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在文化传统方面,榆社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建彩绘技艺是榆社的一张亮丽名片,素有 “古建之乡” 美称的榆社,百支队伍近万人投身于古建行业 。其古建彩绘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工匠们用手中的画笔,在古建筑的梁枋、斗拱、墙壁等部位描绘出精美的图案和绚丽的色彩,题材广泛,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花鸟鱼虫等,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榆社匠人就参与了众多古建筑的修缮和建设,如故宫、北海、颐和园等北方皇家古建筑群的修缮,以及太原双塔寺、晋祠、乔家大院、平遥古城等省内著名文物古迹的修护,他们的作品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在立陶宛维尔纽斯市黄河酒家、美国纽约中国亭园等园林古建工程项目中,都留下了榆社工匠的印记。2011 年 6 月,“榆社古建彩绘技艺” 被山西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榆社霸王鞭也是当地极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有着 1700 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集舞蹈、武术、杂技为一体的表演形式,舞者手持特制的霸王鞭,通过击打身体的各个部位以及与其他舞者的配合,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节奏明快,动作矫健有力,充满了阳刚之气。表演时,舞者们身着鲜艳的服装,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尽情舞动,展现出榆社人民的热情奔放和对生活的热爱。每逢节日庆典,榆社霸王鞭都会成为舞台上的主角,为人们带来欢乐和喜庆的氛围。
“九曲黄河灯阵” 同样起源甚早,可追溯到隋唐时期,也叫游九曲、游黄河。邑人称游九曲可去浑身百病,来年无灾无难,万事顺心吉利。在榆社,“九曲黄河灯阵” 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通常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期间举行。灯阵由 365 盏灯组成,按照九宫八卦的布局排列,形成一个巨大的迷宫。人们在灯阵中穿梭游走,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消灾祈福,平安顺遂。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整个灯阵灯火辉煌,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场面十分壮观。
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榆社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榆社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沧桑变迁和人民的生活变迁。在现代社会,榆社人民依然十分重视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各种方式,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风俗画卷:独具特色的风情

榆社的风俗,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每一笔都描绘着当地人民的生活百态和情感世界。在传统节日里,榆社人民以独特的方式庆祝,传承着古老的习俗,也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春节,是榆社人民最为重视的节日,从腊月开始,整个县城就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中。家家户户忙着打扫卫生,准备年货,贴春联、挂灯笼,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共享天伦之乐。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元宵节,也是榆社的重要节日之一。这一天,榆社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除了前面提到的 “九曲黄河灯阵”,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等传统民俗表演。舞龙舞狮是元宵节的重头戏,舞龙者手持龙具,上下翻飞,龙身随着节奏舞动,仿佛一条活灵活现的巨龙在空中翱翔;舞狮者则模仿狮子的各种动作,时而跳跃,时而翻滚,憨态可掬,逗得观众哈哈大笑。踩高跷的表演者脚踩高跷,身着鲜艳的服装,边走边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让人惊叹不已;划旱船的演员们则坐在装饰成船形的道具里,模仿划船的动作,在人群中穿梭,别有一番趣味。
在榆社,还有一些独特的节日习俗。比如,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是榆社城关泰山庙会的日子。这一天,泰山庙前人山人海,来自各地的商贩们摆满了摊位,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庙会上,除了有传统的祭祀活动,还有戏曲表演、民间技艺展示等。人们在庙会上品尝着各种美食,欣赏着精彩的表演,感受着浓厚的节日氛围。
文化瑰宝:闪耀的精神财富

榆社的文化,是一座丰富的宝藏,每一件文物、每一项技艺,都承载着这片土地的记忆和精神。榆社县化石博物馆,是这座宝藏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建于上世纪 80 年代,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也是山西省唯一一座县级化石专题博物馆 。博物馆占地面积 3200 平方米,陈列布展面积超过 1500 平方米,馆藏化石数量大、种类多、层位连续、延续时间长,被我国著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称赞为 “古脊椎动物化石的宝库”,榆社也因此有了 “化石之乡” 的美誉。
走进博物馆,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 700 万年至 100 万年前的史前地球。这里有全世界唯一的连体 “大唇犀骨架” 化石,两头大唇犀的身体完全重叠,头高高扬起,保持着死亡前的瞬间姿态,据专家考证,它们是在饮水、吃草或戏耍时,突遇强大地质灾害被重叠挤压形成的,这具化石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保存最完整、最有研究价值的,是全馆的镇馆之宝。还有难得一见的瞬间埋藏 “剑齿虎与鬣狗” 化石,以及距今 700 万年 —100 万年的 “榆社原大羚”“榆社中国肯氏兽” 等百余种古生物化石 。这些化石不仅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也让人们得以一窥远古时代的神秘面纱。
除了化石博物馆,榆社的古建彩绘技艺同样令人瞩目。素有 “古建之乡” 美称的榆社,百支队伍近万人投身于古建行业。榆社古建彩绘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工匠们用手中的画笔,在古建筑的梁枋、斗拱、墙壁等部位描绘出精美的图案和绚丽的色彩,题材广泛,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花鸟鱼虫等,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榆社匠人就参与了众多古建筑的修缮和建设,如故宫、北海、颐和园等北方皇家古建筑群的修缮,以及太原双塔寺、晋祠、乔家大院、平遥古城等省内著名文物古迹的修护,他们的作品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在立陶宛维尔纽斯市黄河酒家、美国纽约中国亭园等园林古建工程项目中,都留下了榆社工匠的印记。2011 年 6 月,“榆社古建彩绘技艺” 被山西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然馈赠:令人神往的美景

榆社的自然风光,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每一处景点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云竹湖,无疑是榆社最璀璨的明珠。它位于榆社县县域西南部,是一座中型水库,主要用于防洪,同时兼顾灌溉、水产养殖等功能 。湖区地域跨云竹镇和河峪乡两乡(镇),距离县城 22 公里,距离太原市 88 公里 。这里,1416 公顷的广阔湖域,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28 公里蜿蜒的大美湖岸,像是一条飘逸的丝带,环绕着湖水;188 公顷的湿地草甸,水草丰茂,是众多鸟类的栖息地。
云竹湖的美,四季如画。春天,湖边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桃花、杏花竞相开放,漫山遍野的野花点缀其中,整个云竹湖仿佛被披上了一层五彩斑斓的外衣,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夏天,这里夏无酷暑,是避暑的好去处,游客可以在湖中尽情畅游,感受湖水的清凉,也可以在湖边的树荫下乘凉,享受悠闲的时光;秋天,湖边的树木换上了五彩的衣裳,金黄的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宛如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此时的云竹湖,美得如诗如画,让人陶醉;冬天,湖面冰封,银装素裹,仿佛一个童话世界,游客可以在冰面上滑冰、嬉戏,感受冬日的乐趣。
除了自然风光,云竹湖还拥有丰富的水上项目,让游客尽情享受水上运动的乐趣。在 5 号码头,香蕉船、摩托艇、无动力帆船、景峰号游轮等设备一应俱全。驾驶着摩托艇,在湖面上风驰电掣,感受着速度与激情;乘坐着香蕉船,在波涛中起伏,体验着刺激与欢乐;登上景峰号游轮,缓缓行驶在湖面上,欣赏着两岸的美景,享受着惬意的时光。
除了云竹湖,榆社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文峰塔,始建于唐代,高约 40 米,是榆社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登上文峰塔,榆社县城的美景尽收眼底,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近处的房屋错落有致,让人感受到这座小城的宁静与祥和。
榆社崇圣寺,是一处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寺内保存着许多精美的古建筑和佛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走进崇圣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榆社石塔,也是榆社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这座石塔造型独特,雕刻精美,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石塔上的佛像、图案等,栩栩如生,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在榆社,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都能让游客感受到这座小城的独特魅力。这里的山水相依,人文荟萃,是一个远离喧嚣、亲近自然的好去处,等待着更多的人去发现、去探索。
舌尖诱惑:难以忘怀的味道

榆社的美食,是一场味蕾的盛宴,每一道菜肴都散发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让人回味无穷。
榆社饼,是榆社的传统名点,始于清朝康熙年间 ,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以其香脆可口、久放不绵软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制作榆社饼的工艺十分讲究,选用优质的面粉、糖、油等原料,经过和面、醒面、制馅、包制、擀制、烙烤等多道工序,才能制作出美味的榆社饼。刚出炉的榆社饼,色泽清白微黄,外皮酥脆,轻轻一咬,发出 “咔嚓” 的声响,内里柔软,麦香与油香相互交融,让人欲罢不能。无论是作为早餐,搭配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还是作为零食,随时解馋,榆社饼都是绝佳的选择。
榆社豆腐干,同样是当地的特色美食。它以优质黄豆为原料,采用独特的制作工艺,经过磨浆、点浆、胀浆、上板、压榨、切块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榆社豆腐干色泽金黄,口感细腻,香气扑鼻,既有豆制品的醇厚,又有独特的风味。它既可直接食用,作为休闲零食,品尝其原汁原味的豆香;也可用来做汤,为汤品增添浓郁的豆香味道;还可切成丝或片,与其他食材一起炒制,如青椒炒豆腐干、芹菜炒豆腐干等,营养丰富,美味可口。
熏猪肉也是榆社的一道特色美食,以其独特的烟熏味道和口感而受到欢迎。选用优质的猪肉,经过腌制、熏制等多道工序,使猪肉充分吸收了香料的味道,同时又带有淡淡的烟熏香气。熏猪肉的肉质紧实,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无论是切片直接食用,还是搭配蔬菜一起炒制,都别有一番风味。在榆社的一些传统节日或家庭聚会中,熏猪肉常常是餐桌上的必备佳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的眷恋。
除了以上这些,榆社还有石碾小米、酸菜、土豆粉条、油糕、糖葫芦、烧卖、米线等众多特色美食 。石碾小米颗粒饱满,色泽金黄,口感细腻,煮出的小米粥香气扑鼻,营养丰富;酸菜是榆社人民喜爱的传统小菜,选用优质白菜、盐、辣椒等原料,经过发酵而成,口感酸辣爽口,开胃健脾;土豆粉条以土豆淀粉为原料制作而成,口感滑嫩,汤汁浓郁,无论是炖菜还是涮火锅,都少不了它的身影;油糕外酥里嫩,香甜可口,是榆社人喜爱的特色糕点之一;糖葫芦以山楂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甜中带酸,口感独特,是孩子们的最爱;烧卖皮薄馅大,味道鲜美,咬上一口,汤汁四溢;米线以优质大米为原料制作而成,口感滑爽,汤汁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心灵回响:探秘榆社的感悟

榆社,这座位于晋中大地的小城,用它的历史、人文、风俗、文化、美景和美食,编织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到访者的心中。它的过去,承载着千年的沧桑与荣耀,从古老的传说到真实的历史事件,每一段故事都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坚韧与传承。它的现在,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相信每一位读者在了解了榆社之后,心中都会涌起对这座小城的向往与喜爱。或许你曾在书中读到过它的故事,或许你曾在别人的口中听闻过它的美好,那么,不妨将你对榆社的印象、期待,或是曾经的到访经历分享出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榆社的魅力。如果你还未曾踏上这片土地,那就收拾行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亲自去感受云竹湖的波光粼粼,品尝榆社饼的香脆可口,探寻化石博物馆的神秘奥秘。我期待着在评论区看到你们的分享,一起交流对榆社的热爱,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宝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