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是一对互相成就的君臣,彪悍打工人给老板定下高难度业绩指标,天天赶鸭子上架,与其说俾斯麦在威廉一世手下当首相,不如说威廉一世在俾斯麦手下当皇帝。

(德国首相俾斯麦)
哈布斯堡家的奥地利在德意志舞台上卖力地表演,不小心冷落了另一个主角普鲁士,奥地利的场次刚结束,舞台下一阵躁动。说时迟那时快,一位壮汉一个鲤鱼打挺,跃上了舞台,嘴里嚷嚷道:坐了半天冷板凳,可算轮到我了,我主子霍亨索伦家族不配上台么?
大家定睛一看,这不是普鲁士那谁,大名鼎鼎的铁血狂人奥托·冯·俾斯麦么?只见俾斯麦抱拳道:正是在下!感谢兄弟姐妹们捧场,麻烦各位在文末关注、点赞加在看,好人一生平安。
PART01
1815年4月1日,小俾出生在普鲁士勃兰登堡兴奥森小镇,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俾爹是一位大地主和退休军官,家里拥有很多土地和庄园,平时跟朋友打打猎遛遛鸟,思想非常保守。俾妈来自市区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思想比较开放。

(童年俾斯麦)

(少年俾斯麦)
作为富二代,小俾中小学标配是柏林的贵族学校,这所学校的学生大多是资产阶级子女,有点瞧不起小俾这个乡下娃。小俾脾气暴躁、自尊心强,三天两头跟人打架,差点被学校开除。
小俾先后在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学法律,他既不好好学习,也不天天向上,还死性不改,跟同学做过27次决斗。毕业后,家里走后门给他免了兵役,当了一名实习律师。他又不好好干,挥金如土、赌博泡妞,一个标准的纨绔子弟。

(哥根廷大学决斗)
小俾干啥啥不行,鬼混第一名,实在看不出有啥出息,23岁那年,望子成龙的俾爹俾妈强行把他扭送到部队当兵去了。
退伍后的小俾考上公务员,端上了铁饭碗,还跟一位贵族姑娘订了婚,看起来前程似锦。谁知这死孩子旧病复发,又赌博欠下一屁股债,姑娘一气之下跟他分手了。
前女友跑路,小俾痛定思痛,改邪归正,不久又和一位牧师的女儿订了婚。人倒霉的时候,喝凉水也塞牙缝,未婚妻竟然跟一个有钱人跑了,伤痕累累的小俾欲哭无泪:城里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青年俾斯麦)
回农村的小俾跟哥哥分了家,子承父业,当上了庄园主,这个放荡不羁的浪子,竟然在田园生活里找到了乐趣。他潜心研究农业科技,还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如果事情朝这个方向发展下去,很可能普鲁士会多一个农业科学家。
上帝觉得愚人节出生的小孩与众不同,天降大任于小俾也,必先甜其心志(比如赌博)、舒其筋骨(比如泡妞)、饱其体肤(比如挥霍),而后再给他安排更多更难的任务(比如当首相)。
小俾这种浪子,压根不适合花拳绣腿研究农业科技,见识过城市的繁华喧嚣,哪守得住乡村的寂寂无名。整天跟山山水水打交道的小俾很快就厌烦了,他仰天长叹:农村路也滑,套路更复杂;要想生活有味道,还得回城加点料。
于是,小俾丢下农村的庄园,第二次回城考上公务员,当了一名河堤监督官。

(中年俾斯麦)
这时小俾已三十出头,不再是当年花天酒地的小毛孩了。他敬岗爱业、勤勤恳恳,在他的精心治理下,每年汛期都被冲毁的田庄牧场获得了大丰收。刚好这一年,普鲁士新成立议会,小俾靠着出色的业绩和殷实的家底,一举当上了候补议员。
1847年,32岁的大龄青年小俾终于遇见了自己的幸运女神、23岁的约翰娜,当年就修成正果,迎来爱情事业双丰收。这个老婆娶得好哇,旺夫,结婚后的小俾事业顺风顺水,一飞冲天。
1848是个神秘的年份,一股神秘的力量从法国启动,如星星之火迅速蔓延,整个欧洲火光冲天。奥地利的白吃皇帝斐迪南下岗,首相梅特涅跑路,万人迷茜茜的老公弗朗茨登上了历史舞台。

(1848年柏林起义)
普鲁士也烧成了一片火海,柏林人民起义,普王的弟弟威廉亲王命令士兵向民众开枪射击。愤怒的民众打起了巷战,一夜之间干翻了1万多士兵,军队被迫撤出柏林,威廉喜提“散弹亲王”称号。
负责指挥军队的威廉亲王吓尿了,躲到英国避难,小俾跟着着急上火,跑回乡下组织自家庄园的农民进京平叛。革命被镇鸭后,普王脱下王冠向死难的百姓致哀,装装样子又回来上班了。
小俾因为勤王有功,候补议员转正,出任普鲁士王国代表,一干就是8年。1861年,没有子女的普王嘎了,“散弹亲王”威廉接班,立马把小俾召回柏林,升任驻外大使,小俾的春天来了。

(散弹亲王威廉)
PART02
上千年来,德意志地区一直四分五裂、邦国林立,以前有个神圣罗马帝国的罩子,皇帝是名义上共同的老大,跟个吉祥物似的。后来拿破仑把罩子扔了,大家又找了个德意志邦联的罩子,奥地利皇帝当吉祥物,大家还是一块儿搭伙过日子。
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品丰富了,邦国之间的贸易来往就多了,大家各自为政的弊端也出来了。每个邦国都有自己的货币、税率和税种,连度量衡都没统一,赢政同学两千年前干成的事,这里通通没影儿。
为了方便贸易,普鲁士率先在自家境内取消关卡,统一税制,然后号召其他邦国搞关税同盟,跟现在的欧盟差不多。凡是加入这个同盟的成员,不设关卡、取消关税,商品和劳动力自由流通。

(奥地利帝国一部分在德意志邦联内)
这是件大好事,大家热烈响应,到了1848年,除了奥地利这个死脑筋,德意志邦联的所有公国都加入了关税同盟。制造业最发达的是普鲁士,所以它成了同盟事实上的领导,说话噪门最大。
奥地利很不爽,他才是邦联老大,金尊玉贵的奥地利,怎么能长普鲁士志气,灭自己威风呢。虽然现在自己实力不行了,架子不能倒,宁愿不加入关税同盟,也不能让普鲁士这种粗鄙家伙出风头。
1848年,革命的烈火熊熊燃烧,德意志关税同盟散伙了。革命被镇鸭后,普王寻思再搞个新同盟,自己还当大哥。这次奥地利不能忍了,拉上盟友沙俄,警告普王说:小砸,不拿村长当干部是吧?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几斤几两,给我老实点。

(德意志邦联徽)
自从被拿破仑摁地上摩擦后,普鲁士军事实力江河日下,再不复当年腓特烈大帝时期的辉煌。别说挑战猛汉沙俄,就是单挑瘦死的骆驼奥地利,普王心里也没底啊,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宝宝心里苦着呢。
普王忍了,他弟弟威廉亲王不能忍,这娃敢对民众开枪,是个暴躁boy,普鲁士总是吃瘪,不就是因为打不过别人么?所以威廉大权在握后,立马进行军事改革,增加军费投入,扩充军队数量。
除了练肌肉,还得拉关系,将来打架也有人帮着扶梯子不是。19世纪地球村数一数二的大流氓是英国跟法国,法国皇帝没闺女,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生了一堆闺女,威廉就让儿子娶了她家大公主维基。

(英国维多利亚公主、普鲁士王妃)
威廉是个有理想的人,奈何普鲁士议会效率低下、人多嘴杂,一帮老爷们管得宽,整天叽叽歪歪,威廉需要一个手腕强硬的帮手。刚猛汉子小俾同学入了他的法眼,成了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
1862年,47岁的新首相小俾在演说中有一句名言:“当代的重大问题并非通过演说和多数派决议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从此,小俾同学被冠上了“铁血宰相”的绰号。
小俾比威廉理想更加远大,威廉只想用武力确保自己赚点小钱钱,当个中欧小霸王。小俾认为普鲁士不仅可以赚大钱,还可以当上欧陆一哥,前提是,德意志必须由普鲁士武力完成统一。

(普鲁士首相俾斯麦)
奥地利这个封建余孽影响力太大,捣起乱来很麻烦,那么大块头,普鲁士带不动也吃不下,那就把它踢出德意志邦联,实现一个没有奥地利的统一德国。
威廉被小俾的野心吓了一跳,他心惊胆战地问这能行吗?你可想清楚了,如果失败,咱俩一块完犊子。小俾拍拍胸脯说:人固有一死,要么轻如鸡毛,要么重如花果山,你想死得像鸡毛还是花果山?
那当然是花果山啦!威廉豁出去了,他眼含热泪,双手紧紧握住小俾,深情地说:“爱卿啊,朕的身家性命交给你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从此两个糟老头子(一对好闺蜜)之间,有了不可告人的秘密。

(左:威廉一世,右:俾斯麦)
PART03
主意打定,废话少说,小俾同学直接开干,第一场,打丹麦。
为啥打丹麦呢?有仇呗!普丹接壤的荷尔斯泰因-石勒苏益格州,一直是两国吵架的源头。荷尔斯泰因住着德意志人,石勒苏益格是丹麦人和德意志人混居,两边都说这地儿是自己家的。
本来呢,大家都是街坊邻居,这两块地的归属可以商量着解决,也可以维持现状,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嘛。1863年,新上任的丹麦国王脑子抽抽,一咬牙一跺脚,宣布这两个州属于丹麦,还写进了宪法。
丹麦一下得罪了所有的德意志人,小俾正愁没借口打架呢,丹麦自己往枪口上撞,那就拿你开刀了。机灵小俾眼珠子一转,心想:何不先给奥地利灌点迷魂汤,测测它的实力,好为下一步做打算。

(普奥关系漫画,大象是奥地利,狮子是普鲁士)
小俾亲热地摸着奥皇弗朗茨的小手手:俗话说得好哇,这远亲不如近邻,咱哥俩是老亲戚了,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嘛。丹麦那小子欺人太甚,大哥你帮我做主,咱俩一起做了它,坐地分赃,如何?
普鲁士有好事第一个想到自己,奥皇弗朗茨感动得眼泪花花。1864年2月,普奥联军浩浩荡荡开往丹麦,普丹战争爆发。嘴硬身子软的丹麦一下就被打趴了,老老实实把两个州吐出来。
普鲁士得了石勒苏益格,奥地利得了荷尔斯泰因,奥皇高兴坏了,根本没看穿小俾的阴险。荷尔斯泰因挨着普鲁士,石勒苏益格挨着丹麦,分给奥地利的地盘,实际上被普鲁士包在中间了。
打个比方,张三家有一栋别墅,他把其中一个房间分给你,你来来去去都得经过张三的客厅,没他同意你还去不了,你俩能没矛盾吗?小俾知道普鲁士接下来的敌人就是奥地利,主打一个找茬。

果然,远离奥地利国土的荷尔斯泰因,很快成了是非之地,普奥这对好哥们三天两头吵架。奥皇发现自己上当,说小俾太卑鄙了,荷尔斯泰因我不要了,还是把西里西亚换回来吧,那地方本来就是你们从我太奶奶手里抢走的。
小俾嘿嘿一笑,你自己签的白纸黑字,不能赖账哦!看热闹的邻居也明白了,普鲁士就是成心找茬嘛,普奥之间,必有一战。
如果普鲁士打赢了,就会把奥地利踢出邦联,统一剩下的德意志地区;如果奥地利打赢了,哈布斯堡境内一堆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棕教信仰的人照样鸡飞狗跳,邦联会继续保持四分五裂的状态。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英法俄当然不喜欢家门口杵着兵强马壮的庞然大物,为了防止出现一个强大统一的德意志,他们一定会支持奥地利。普鲁士再厉害,也没能耐一个单挑一群嘛,肿么办?

(普鲁士首相俾斯麦)
不怕,普鲁士有神通广大的小俾同学,他是什么人?一个卓越的政治家!而且不是一班的,他是二班的,不管有什么困难,交给他通通搞定。
第一个搞定的是沙俄。沙俄是奥地利的盟友,可是上次在克里木战争中,奥地利竟然反水,跟英法土一块儿对付沙俄。奥地利在盟友背后放冷枪,伤透了沙俄的心,普鲁士表面保持中立,私底下偷偷巴结沙俄,沙俄说你小子挺会做人,以后你想揍奥地利,我不管了。
第二个搞定的是英国。这会儿英国人正忙着跟北美的山姆掐架,普鲁士在一旁给英国人鼓劲,喉咙都喊破了:加油、努力,拉粑粑、要用力。英国人被山姆抓花了脸,说俺没空跟奥地利玩。
第三个搞定的是法国。小俾说奥皇欺负老实人,大哥你要是能说句公道话,俺承认卢森堡、比利时和莱茵河西岸自古以来就是你家的。眉开眼笑的拿破仑三世在家掐指一算,普鲁士肯定打不过奥地利,就让他俩打呗,俺坐山观虎斗,最好他俩一起玩蛋,哈哈,俺真是太聪明嘞!

(拿破仑三世)
PART04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揍奥地利。小俾对奥皇弗朗茨说,你们对荷尔斯泰因管理不善,普鲁士要收回来。奥皇肯定不同意啊,矮马,这借口找得太烂了,我自己的地盘,管理善不善的关你什么事?
1866年6月,普鲁士对奥地利宣战,双方投入了40多万大军。威廉的心跳到了嗓子眼,在普鲁士人看来,打奥地利实在是凶多吉少,很可能整个普鲁士都被葬送掉。威廉吃不香睡不好,鸭梨很是山大,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威廉只好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硬着头皮跟小俾同学一起上。
仅仅一个月,战争结束了,普鲁士大获全胜,奥地利跪地求饶。威廉激动得抱住小俾亲了又亲,普鲁士人欣喜若狂,矮马,厉害了我滴国!必须乘胜追击,打到维也纳,占领奥地利。

(普奥战争)
这时候的小俾体现了一个优秀政治家的素养,他没忘记打仗的初衷是为了德国的统一。况且普奥主体都是德意志人,书同文人同伦,本是同根生,相煎不用急。所以打赢之后,普鲁士及时撤军了,没让奥地利太难堪,为后面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盟,留下了余地。
奥地利这么不经打,一个月就举白旗,拿三嘲笑奥皇是怂货,换了我大法兰西,只要吼一吼,普鲁士就抖三抖。奥皇弗朗茨长叹一声: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算了算了,分家吧。在签下宽松的和解条约后,奥地利被普鲁士客客气气地送出了邦联大门。
赶跑了奥地利,邦联南部一些公国还在法国控制下,唯一阻碍就是法国了。普王心里打鼓,说法国老厉害了,咱们惹不起吧。小俾嘴一撇:“陛下,瞧您那点儿出息,凡尔赛宫那么漂亮,难道陛下不想要吗?”

(讽刺威廉一世与俾斯麦的漫画)
小俾凭啥信心十足?因为当时法国的情况很不妙啊。
自从法国和英国合伙,在大清王朝打开局面赚得盆满钵满,拿破仑三世就开始膨胀了。他天天顶着油光发亮的脑袋,对着镜子喃喃自语:一般一般,天下第三;老大车祸,老二偏瘫!
就在法国人耍得如鱼得水,在全球疯狂搞房地产开发的时候(哦说错了,是殖民地开发),一头栽倒在墨西哥的院子里。1861年,新上任的墨西哥肿桶说家里没米了,不好意思,欠你们几个的债还不起了。拿三气得跳起来:“嘿,哥们,欠债不还,你懂不懂法呀?”
英国法国西班牙几个债主联手,把新肿桶暴打一顿,赶到丛林打游击去了。法国留在墨西哥主持大局,拿三也不把自己当外人,在欧洲选了个王子,派到墨西哥去当傀儡皇帝。

(墨西哥傀儡皇帝马克西米连)
没成想这新肿桶真有两下子,墨西哥游击队整天神龙见首不见尾,法国人前前后后搭进了无数人力物力财力,还没稳定局势。刚好隔壁山姆家南北两兄弟打完架,磨刀霍霍准备找法国人的麻烦了。
前有心狠手辣的美利坚,后有不怀好意的普鲁士,法国人顶不住了。1867年,法军撤出北美战场,墨西哥人民迎来解放,顺手把倒霉的傀儡皇帝嘎了,法国赔了夫人又折兵。
墨西哥傀儡皇帝皇后结局很惨,他们的故事在这里:比利时公主夏洛特——三载皇后梦 疯颠60年
趁你病要你命,看着气喘吁吁、疲惫不堪的法国皇帝,一肚子坏水的小俾又开动歪脑筋了。暂时找不到法国岔子,那就先从他的盟友西班牙下手。
PART05
1868年,西班牙粗大事了,女王伊莎贝拉二世被推翻。这姑娘荒淫无度,私生活糜烂,亲政25年,换了34个政府班子,把西班牙人逼疯了。在军队的胁迫下,女王宣布退位,流亡法国。

(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二世)
西班牙没了老大,法国准备派人过去接替,因为西班牙王室本来就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分支。小俾动了心思,他派人跟西班牙军政府交涉,优厚的条件让西班牙人动了心,他们真的考虑让霍亨索伦家族的利奥波德亲王过来上班,这位亲王不是别人,正是普王威廉的堂哥。
法国懵逼了,如果霍亨索伦家族入主西班牙,那就跟两百年前的哈布斯堡家族一样,把法国包围了。当年法国为了打破这种格局,跟神圣罗马帝国专业撕B三十年,顺便拿回了两国边境的阿尔萨斯和洛林,霍亨索伦家族想有样学样,叔可忍婶不可忍。
小俾干这事儿,纯属剃头匠挑担子一头热,普王威廉可没这个胆。法国大使气势汹汹找到威廉,质问他有没有拿法皇当兄弟,威廉吓得花容失色,指天发誓,白纸黑字承诺堂哥绝不主张西班牙王位。

(普鲁士国王威廉)
法国大使满意而归,小俾心都凉了,心想自己真倒霉,摊上这么个窝囊老板,老子不干了,回老家种地去。就在小俾打包行李时,威廉的密电发过来了,大意是他被法国大使逼得没办法,已经答应法国人,堂哥永远不会去西班牙当国王。
看到这封密电,小俾眼睛一亮,反正都要卷铺盖回老家了,何不赌上一把?
他开始篡改威廉的电文,主要内容没改,但是措辞激烈傲慢多了。大意是:普王说他堂哥不稀罕西班牙王位,法国人纠缠个没完,普王已经不想再见到法国大使了。改完之后,交给媒体,发表在各种小报上。
这封电文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后人称为“调戏高卢公牛的红布”。骄傲的拿破仑三世哪受过这种鸟气,想当年我大伯揍得你爷爷满地找牙,你算个什么东西,竟敢侮辱堂堂法兰西帝国皇帝。

(普法战争油画)
1870年7月19日,法国对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爆发。
按拿三的想法,普鲁士就是一菜鸟,说是打仗,其实就是自己带几个人去柏林散散步。他肯定没想到,普鲁士已今非昔比,他散步没选对地方,一不小心飘洋过海,散到英国去了。
见法皇上钩,小俾大喜过望,50万普军闪电开往普法边境。本来是法国去别人家打架,结果一顿饭的工夫,就变成了保家卫国,御驾亲征的法国皇帝被结结实实围在了色当。
9月1号色当会战;9月2号,拿三就被好兄弟小俾同学迎进了普军的大帐;9月3号,39名法国将领,带着10万大军和几百门大炮向普鲁士投降,等着皇帝凯旋归来的法国老百姓惊呆了。


(色当会战后俾斯麦会见拿破仑三世)

(普鲁士庆祝普法战争胜利的盛大场面)
拿三的皇后欧仁妮在巴黎一觉醒来,老公竟然被普军活捉了,法国人觉得这皇帝太没用了,嚷嚷着要找凡尔赛宫算账。皇后吓得收拾金银细软,连夜登上开往英国的船跑路,法兰西第二帝国嘎了。
普军乘胜追击包围了巴黎,法国新政府宣布投降,割地赔款。哥俩争夺上千年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在法国手里还没捂热呢,又回到了德国人的怀抱。
中学课文《最后一课》讲的就是这件事,兄弟俩从当初分家的时候就开始打,上千年打得死去活来,所以这两地方到底应该归谁,就看谁的拳头大了。
1871年1月18日,74岁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黄袍加身,在凡尔赛宫加冕称帝,因为前面有个神圣罗马帝国,所以这个新建立的帝国叫德意志第二帝国。四分五裂上千年的德意志,终于在血与火中完成了统一,“铁血宰相”俾斯麦成为近代德国之父。

(威廉在凡尔赛宫加冕称帝,中间白衣者为俾斯麦)
这是一对互相成就的君臣,彪悍的打工人给老板定下高难度的业绩指标,然后天天赶鸭子上架,与其说小俾在威廉一世手下当首相,不如说威廉一世在小俾手下当皇帝。
后来威廉一世嘎了,儿子接班;再后来儿子嘎了,归孙子接班;再再后来,功成名就的俾斯麦退居幕后。1898年7月30日,这位名震天下的铁血宰相悄然离世,享年83岁,他的墓碑上刻着:“冯·俾斯麦侯爵,威廉一世皇帝忠实的德国仆人。”
一代名相离去了,由归孙子威廉二世导演的德法恩仇录,拉开了下半场的序幕。

(晚年的俾斯麦)

(1896年,李鸿章拜访俾斯麦)

(汉堡市的俾斯麦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