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里的寒湿主要指的就是中焦寒凉,中焦就是脾胃,脾胃一旦生寒湿,上下的气机就会出问题,心火不能下降温肾水、肾水不能上升凉心火,进而引发上热下寒,所以治病无不先顾脾胃,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都知道火的性质是炎上的,而心为火脏,所以心属火,那如何让心火下降呢?中医认为可以通过降肺气,但是肺气又是随胃气下降的,所以心火还得靠胃气往下降,然后降到肾里,这样心火就不会独热于上、肾水也不会独寒于下,所谓的引火归元就是这个道理

而水的性质是润下的,水往低处流,肾为水脏,那如何让肾水上升?中医认为可以通过升肝,但是肝又是随脾气上升的,所以肾水还得靠脾气往上升,然后制约心火,使心火不至于那么旺
由此可以看出,只要中焦脾胃一转,脾升胃降,人就没那么多小毛病,能吃能睡,如果中焦不转,心肾不交、上下不通,各种问题就会随之而来,比如胃气不降,心火也降不下去,人就容易出现呕吐、牙龈肿痛、心烦失眠、咽炎、头晕等

而脾气不升,肾水到肝这个地方就上不去,这样肾水就更寒了,慢慢的肝脾就会生湿,然后跟寒邪结合成寒湿,而肾水升不上去,人就会出现白带多,小便不利,尿频尿急夜尿多,腹泻,前列腺炎等疾病。所以在中焦不通的情况下,脾胃虚寒就出现了,这就是“十人之病、九患寒湿”的原理

那对于寒湿该怎么办?医圣张仲景用的是理中汤(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其原理就是为了恢复中焦的气机运转,更是有“下利寒证无不用干姜”的说法,除此之外,像肺寒咳无不用小青龙汤、虚寒腹痛无不用附子理中芄等等,里面用的都是干姜。这也是为什么中医总是说:多温热、少寒凉,其实就是在救你的脾胃!

文中涉及药物,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