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部队,提拔任命干部的制度与今天截然不同。
那时候,我们的排长可是由省军区司令部亲自任命,听到这个命令,那种气氛和仪式感,简直让人感觉身处历史的洪流中。那些年,提拔任命干部的规格,是现在难以想象的。
记得每隔十天半月,营部都会召集一次全员的点名大会。
什么是点名?绝对不是为了点个名字或者查个勤,而是集体开会。这些会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主题,就是例行公事,把营里最近的工作评一评,未来一段时间的安排安排。
可是,这些看似枯燥的会议,却往往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无法忽视的威严。
每次点名,营长总是会站在大家面前,手里拿着一张纸,喊一声“起立”,全营人员立即站得笔直。
然后,他就开始用大嗓门念那张纸上的内容:“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省军区司令员命令:

任命某某同志为福建省军区通信营通信连技师……”。你有没有听到,这些话是不是让你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庄严?那个时候,部队的干部都是从最基层的战士中选拔上来的,但即便是一个排级干部的任命,也要经过军区这样的高层单位批准,堪比国家级的重大事件。
我翻到几张1960年代的任命书,还是能从中看到那股令人敬畏的气氛。

比如1963年,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歌舞团要任命一位叫秦新田的演员为合唱团的演员。
这个任命看似平凡,但仔细一看,任命书居然是由南京军区下发的,几个军区正职首长签发的,这种规格你能想象吗?一位基层的演员,他的任命竟然得到了这么高层级的关注,真是让人咋舌。
想想看,当时部队对干部提拔任命的要求是多么高!我们这些从最底层走上来的战士,看到任命书上那鲜明的印章和领导的签字,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敬畏。
可如今的部队,是不是还会有这种级别的任命仪式?我在外面生活多年,不知道今天的提拔流程如何,但从资料来看,很多地方似乎依旧保持着一些传统的做法。只是,那个年代的风采,似乎早已淡去。
看到这些任命书,我不禁心生感慨。过去的部队提拔干部,真的是高度重视每一个人,每一项任命,甚至连一个基层的连排干部也能受到如此注重。
而如今的任命方式,又是否能保持同样的高度与尊重呢?我并不清楚,但从这些历史的片段来看,或许我们曾经的那个年代,真的有些东西值得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