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博雅小学堂
给孩子受益终生的人文底色
在刚刚举行的第97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拉脱维亚动画电影《猫猫的奇幻漂流》摘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 这也是首次获得奥斯卡奖的无对白动画。
《猫猫的奇幻漂流》在奥斯卡之前就斩获了包括金球奖在内的60多个奖项,目前在豆瓣也保持着8.4的高分,让人不禁好奇,这部影片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影片目前已在国内影院上线,推荐带孩子一起观看~
《猫猫的奇幻漂流》主角是一只独行的黑猫,徘徊在被洪水吞没的废墟中。直到它遇见一群“格格不入”的伙伴:憨厚的水豚、傲娇的狗狗、机敏的狐猴、冷峻的蛇鹫……
整个故事以猫猫的视角呈现,从而把想象空间留给了观众——起初它并不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但在一路的旅程中, 它从防备到学会与其他动物合作,感受陌生的善意,也要面对别离。
从敌意试探到生死相依,这群素不相识的生灵, 在洪水灾难的阴影下逐渐拧成一股绳,踏上了寻找新生的漂流之旅。
01
一场关于孤独与救赎的治愈远征
影片的故事背景是 没有人类的世界,大自然重新恢复了原有的面貌。一只小黑猫在森林深处的家中独自生活,它的家是一位雕塑家的故居,现在只剩下生动的猫咪雕像和凿刻成猫猫身影的山峰。
然而,它平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洪水打破,家园被卷入了急流之中。在最绝望的时刻,一艘破旧的帆船成为了它的救星,跳上船后, “少年喵的奇幻漂流”就此开始了。
在这段旅程中,猫猫遇到的第一个伙伴是一只慵懒的水豚。这只“卡皮巴拉”自带“松弛感”,让它逐渐放松警惕,开始在船上安顿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船上又迎来了新的伙伴:有点“贪财”的狐猴、活泼的狗狗,还有一只优雅的蛇鹫。性格迥异的动物们组成了一个逃生小队,一起面对洪水带来的生存挑战。
在漂流的过程中,猫猫和它的伙伴们经历了许多惊险和奇幻的场面。
它们跌落水中,与色彩斑斓的鱼群共游;它们在宏大的遗迹中,目睹了体型庞大的鲸鱼破水而出……
猫猫的奇幻漂流就是 前往未知地寻找自我的过程,它最开始是一只孤独胆小的猫猫,怕水,怕蛇鹫,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飞机耳,独自一猫生活在人类消失后的房子里。
在和伙伴们的相处中, 从来孤身一人的它感受到了友谊的温暖。成长到最后,它会学习潜水,捕鱼给船上的伙伴,会为了狐猴的宝贝镜子和恶狗们对峙,因为担心蛇鹫在暴风雨中消失,追随它攀登尽头的神山……
猫猫从最初的惊慌失措,到后来能够克服恐惧去水中捕鱼, 它学会了与伙伴们分享,也学会了如何融入集体。
小动物们的互动充满了趣味和温情,它们之间的友情和合作,让人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这些经历不仅让猫咪成长,也让观众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壮丽和生命的顽强。
02
从“胆小猫”到“小勇士”
这部动画藏着成长的终极密码
《猫猫的奇幻漂流》构建了一个没有人类的世界,没有现代建筑和数码科技,自然似乎回到了原本的样子。
而影片的核心就是猫猫的成长线。在漂流的过程中,它逐渐从一个孤独的旁观者变成了一个积极参与者。
它开始学会与其他动物沟通和合作,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这种转变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寻找 归属感和自我价值。
寻找蛇鹫攀登神山石梯其实就是猫猫寻找自我的过程,此刻它也成为了一只勇敢、善良、超越最初的自我甚至是 超越本能的猫猫。
在神山顶处,神性显现,所有的水珠上升,画面中的两只动物仿佛置身宇宙。
最终猫猫在宇宙的混沌中找到自己在地面的位置,在急风骤雨中活下来,整个世界的洪水骤然消退。猫猫借着溪水端详着自己的样子,也像在想自己的前尘往事—— 在这段奇幻漂流中,它获得了真正的成长。
故事中的几个动物角色身上,也能看到很多人的影子, 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故事。狐猴对自己的瓶瓶罐罐宝贝异常珍惜,狗狗则是一个天真活泼的角色,而蛇鹫则像一个“摆渡人”,在关键时刻保护了猫咪。
而观众能感受到的内容,也似乎比那些有台词的作品还多,比如 拯救、报恩、成长、醒悟、陪伴等等。这种表现形式,给人无限遐想和无限期待的空间。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从人性角度分析这部电影,因为 观众非常容易在这部没有人的片子里找到自己,从动物性和社会性中找到人性以及人的社会性。
导演在采访中曾表述,对他而言,这是一部非常私人化的作品,他以动物拟人, 探索社会背景下冲突调节,以及和谐共处。
导演采访节选:
一切都源于“个人与社会”这个主题,以及我们是想融入还是保持独立。
猫是一个独立的角色,然后学会了如何合作。
我们还有一只狗,起初像一个追随者,总是需要有人告诉它该做什么,它从不做自己的决定,最终狗学会了独立思考。
所以猫和狗有截然相反的旅程,其他动物也是如此。
我们看到狐猴和鸟想要融入,但方式各不相同。鸟想要和其他鸟在一起,狐猴也是如此。
这些表现形式不同,我们后来才发现原因。唯一一个没有太大变化的角色是水豚,它总是保持不变。
我选择水豚是因为它们与许多动物相处融洽,甚至与一些它的捕食者也能和睦相处。所以我想要一个愿意在这些动物之间保持和平的角色,想要总是帮助每个人,可以调节冲突。
豆瓣网友@饿霸地煮也给出了详细的分析:
一艘船上的五只动物代表马斯洛需求的五个层次。
水豚追求吃喝拉撒睡,是最基础的生理需求,也是小猫第一个同伴。
狐猴代表安全需求,保护财产,避免威胁,但狐猴保卫的是一堆毫无价值的瓶瓶罐罐,他是二号同伴。
三号是金毛狗,代表社交需要,无论是坏社交(狐朋狗友),还是好社交(与小猫),都是对爱和归属感的需要。
然后是鹭鹰,对尊重的需要,人类理性中最高贵最接近神性的一部分。
最后小猫则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它不断在大洪水和漂流中经历五个需求的变化,最后在拯救河豚的行动中完成自我。
片中数次表现小猫落水,片尾它亦凝视水中倒影的自己。
洪水代表潜意识,鲸鱼代表想象中自由的自我和搁浅时恐惧的自我,所有的自我需求都隐藏在潜意识的深水区里,等待下一次的潮起潮落。
此外,影片中 洪水的来去也很值得推敲。开头挂在树上的船,或许就暗示着上一次的洪水刚刚退去,而结尾处代表灾厄预告的鹿群再次跑过,以及彩蛋里鲸鱼再次在水面浮沉,或许意味着新一波的洪水又会即将到来。
03
0台词却直抵人心
这部动画是怎么做到的?
《猫猫的奇幻漂流》自上映以来,便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豆瓣评分8.4,烂番茄新鲜度达到了100%,更是征服了奥斯卡和金球奖的评委,这部影片,是靠什么打动观众的呢?
1.无对白的诗意与视觉革命
全片无一句台词,仅通过肢体语言、环境音效与镜头调度传递情感。例如,小猫与卡皮巴拉清理过期食物的场景,仅凭眼神与动作便刻画出跨物种的默契;洪水退去后鹿群环绕的梦境,以超现实画面暗示生死轮回的哲学命题。
这种 “以形传神”的手法,既降低了观影门槛,又为多元解读留下空间。
导演也曾坦言,可能正是因为《猫猫的奇幻漂流》没有对白,才能让它去到世界更多的角落,也让观众能轻松跨越语言的界限,欣赏画面和故事本身的魅力。
同时,影片融合了手绘水彩与3D技术,打造出 “东方韵味与科幻感并存”的奇幻世界:洪水肆虐时的暗黑漩涡、雨林中的荧光植被、海底鱼群的斑斓光影,每一帧皆可入画。尤其“猫猫方舟”海报中,小猫悬浮于瑰丽海洋的意象,被观众称为 “赛博童话与自然主义的完美碰撞”。
2.从动物园到银幕,每个角色都是“科学观察”的答卷
值得一提的是,热爱动物的导演从小家里就养着两只猫,目前也是两只狗的主人,它们都是电影中猫猫狗狗形象的重要参考。
还有痴迷于收集闪亮东西的狐猴、带着猫猫翱翔天空的蛇鹫、情绪稳定绝不内耗的卡皮巴拉, 每个栩栩如生的动物角色背后都是主创们经年累月通过视频和动物园实地考察的结果。
导演曾这样总结创作心得,就是让 “动物回归动物本身”。因此,影片中没有拟人化的形象和对白,只有高度还原、现实采集而来的动物形态和叫声(除了水豚和鲸鱼), 让“铲屎官”深有共鸣。
灵动写实的角色刻画、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观和深邃治愈的主题,是《猫猫的奇幻漂流》超越国界,打动世界观众的原因所在。特别是在 宠物经济大行其道, “猫税”成为全球货币的当下,也让这部小猫电影引起了广泛共鸣。
04
《猫猫的奇幻漂流》的意义远超一部萌宠冒险片—— 它证明了动画不仅可以娱乐孩童,更能承载哲学思辨与社会批判。当小猫在帆船上仰望星空时,观众看到的不仅是童话般的奇景,更是 对生存、合作与信仰的永恒追问。
正如金球奖颁奖词所述: “这部影片让世界听见了沉默的力量。”在特效轰炸与IP狂欢的时代,它像一泓清泉,提醒我们:真正的治愈,从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在直面深渊后,依然相信光的存在。
不了解世界,何以塑造世界观?
博雅《给孩子的新闻周刊》2025
每周4期
科技、商业、国内、国际新闻
3大能力养成计划
新闻素养
社会常识
深度思辨
少年新闻:9~99岁
儿童新闻: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