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当我没说。” 这句诙谐之言,仿佛为烧烤赋予了一种独特魔力。前几日与朋友聚会烧烤时,偶然刷到一条非洲人烤狒狒的视频,不禁发问:烧烤究竟从何而来?朋友笑指墙上,调侃说是徐州人发明的。玩笑归玩笑,探寻烧烤起源,还得从古老的华夏文明说起。
01
自人类学会使用火,告别茹毛饮血,烧烤便应运而生,成为人类饮食文明的开篇之笔。在宋代铁锅发明前,炒菜尚未出现,蒸煮与烧烤是古人主要的烹饪方式。“脍炙人口” 一词,就蕴含着古代饮食的奥秘。“脍” 指切细的生鱼生肉,古人对其颇为喜爱,如日本生鱼片、顺德鱼生,都能看到 “脍” 的影子。

汉末三国的陈元龙,因贪恋生鱼片,感染寄生虫,不听华佗劝告,最终丢了性命。而 “炙”,则是烧烤的专属表达。从字形来看,“炙” 上面是肉,下面是火,形象地展现了将肉贯穿起来架在火上烤的场景。《礼记》中还规定,吃烤肉时要 “勿踹炙”,得讲究吃相。
古人对烧烤技法细分,除了 “炙”(烤串),还有 “燔” 和 “炮”。“燔” 是直接在火上烤,像非洲部落烤狒狒,以及《圣经》中亚伯拉罕以羊代子献祭的 “燔祭”,都属于此类。“炮” 则是用草或泥将肉包裹起来烤,类似如今的窑鸡、叫花鸡。《诗经》中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描绘了先秦时期一兔三吃,炙、燔、炮轮番上阵的场景。有趣的是,现代常用的 “烤” 字,并非齐白石首创,古籍中早有记载,只是写法不同,如 “靠”,与 “槁” 相关,像东北名菜 “铁锅靠大鹅”,大火收汁使之浓稠,就与 “烤” 有关。

02
论起烧烤的讲究,古人当仁不让。汉高祖刘邦就常以烧烤鹿肝、生肚下酒。从汉墓出土文物及画像石中,能真切感受到汉朝贵族对烧烤的热爱。陕西的上林方炉、淄博西汉齐王墓的铜方烤炉,还有徐州汉代画像石庖厨图中,人手拿大肉串在炉子上烧烤的画面,都彰显了烧烤在当时的盛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签穿的鱼肉、鹌鹑肉烤串,以及竹简上记载的 “牛炙”“牛胁炙” 等食谱,更是有力佐证。
先秦时期,吃肉调味简单,多是咸盐、酸梅子酱或一些奇特的酱,如蚂蚁酱、蜗牛酱。直到张骞通西域,胡椒、丁香等西域香料传入中原,为烧烤注入全新活力,极大刺激了汉民族味蕾,虽孜然要到唐朝、辣椒要到清朝才加入,但汉朝烧烤已足够惊艳。

南北朝乱世,游牧民族与南方士人融合,将烧烤玩法推向新高度。贾思勰《齐民要术》的 “炙法篇”,堪称魏晋撸串高阶指南。如把羊肉馅灌进羊肠烤熟的烤灌肠,棒制牛里脊只烤表面发白就片下来吃的独特吃法,还有用调料腌制羊肉再烤的难制法,如今烧烤的花样,在那时已初现端倪。晋朝顾荣在烤肉局上,将肉分给咽唾沫的下人,后来西晋灭亡,此人拼死保护顾荣,留下 “顾荣施炙” 的典故。
隋唐时期,南北一统,烧烤形式与食材愈发多样。唐人的烧烤菜单令人眼花缭乱,野猪炙、鸳鸯炙、蛤蜊炙等应有尽有。“生平炙” 是羊舌与鹿舌拌在一起烤,“光明虾炙” 即烤大虾,均记载于韦巨源的烧尾宴食单。唐代烧烤界的天花板当属 “浑羊殁忽”,将鹅放入羊肚,鹅肚再填糯米,烤熟后只吃鹅肉,因其兼具羊肉与糯米香气。岑参也曾对西北边塞的烤全牛赞不绝口,唐朝贵族还钟情烤驼峰,虽列为珍品食材,但实际味道或许猎奇大于美味。

宋代市民经济繁荣,取消宵禁后,烧烤与夜宵完美结合。宋朝人冬天围炉烤肉,用水果、鲜花预处理肉类,如用橙子、甘蔗、菊花卤羊肉。宫廷肉制品消耗以羊肉为主,官员俸禄甚至有发放羊的标准。宋仁宗为节省钱粮,忍饥挨饿,克制想吃烤羊肉的欲望,尽显仁君风范。苏轼这位大吃货,更是留下 “平生嗜羊炙,时味肯轻饱” 的诗句,当然,他对烤乳猪也同样喜爱。
元明清时期,羊肉与烧烤愈发常见,各种内脏下水也被搬上烤架。《红楼梦》中烤鹿肉馋坏了无数读者,满汉全席里烧烤更是占据重要地位,烤全羊、烤鸭、烤乳猪等琳琅满目。不过,满汉全席其实是后来融合的概念,民国时期,清王室衰败,宫廷厨子流落民间,才流传出108道菜的大满汉全席。
03
近年来,淄博烧烤火爆全国,各地也纷纷打造烧烤起源地、非遗等城市形象。但现代火遍全国的烧烤,与古代烧烤源流是否一脉相承?淄博和徐州虽汉代就有烧烤,但历经时代变迁,尤其是上世纪凭票供应时期,烧烤发展曾面临困境。如今的东北烧烤、淄博烧烤、徐州烧烤,其现代源头大概率是改革开放后80年代兴起的新疆烧烤。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烤肉串》,生动展现了当时新疆烤羊肉串的风靡,各地竞相模仿,结合本土饮食风格,逐渐形成地域特色。

东北烧烤荤素搭配,万物皆可烤;西北地区以炭烤大肉串为主,豪迈大气;巴蜀地区小签子烧烤,麻辣鲜香;山东淄博秉持大饼卷一切;两广地区凭借江河优势,海鲜烧烤独具魅力。一部烧烤地图,就是中国人的性格地图,从人类远祖品尝熟食的欢呼,到古人诗词中对烧烤的赞美,再到如今烤架上滋滋作响的烟火气,烧烤贯穿了华夏文明的始终,承载着无数人的味蕾记忆与情感寄托。即便我不常吃烧烤,也不禁认同,烧烤,或许真的有着化解一切的神奇力量。
文本来源@浪花姜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