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一场关乎生命的医疗奇迹正在上演。心内科许向东教授带领的团队成功应用国内首款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 Tendvia™,完成了一例极为关键的经导管肺动脉取栓术,成功地将一名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

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绝非偶然,它背后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与努力。标志着我国在肺栓塞治疗领域实现了进一步的创新突破,为广大深受肺栓塞困扰的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希望!在过往的医疗历程中,肺栓塞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而此次新技术的成功应用,无疑为这一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
这位患者是一位 73 岁的女性,就在 3 天前,平静的家庭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病魔打破。在家中,她毫无预兆地突发头晕,意识瞬间陷入模糊,这令人揪心的症状持续了约 3 分钟。意识恢复后,更可怕的症状接踵而至,患者出现了持续性的胸闷,那种仿佛被巨石压住胸口的感觉让她难以忍受,恶心的感觉如影随形,并呕吐出胃内容物。头晕的症状也没有丝毫减轻,只要稍微活动一下,胸闷和气促的症状就会急剧加重。
怀着对生命的渴望和对健康的期盼,患者匆匆前往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急诊就诊。经过一系列严谨细致的 CTPA 检查,结果令人震惊:双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存在多发肺栓塞。患者当时的血压为 140/82mmHg,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竟达 29.55mg/L,且氧饱和度较低。这种情况无疑是极其危险的,鉴于患者双肺血栓负荷较重,且氧饱和度较低,存在肺栓塞高危恶化风险。
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心内科许向东教授团队展现出了高度的专业素养和担当精神。在全面评估手术风险及适应症后,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采用经导管经皮肺动脉取栓术,以最大程度降低手术风险。
该手术将运用微创介入技术,实施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穿刺右侧股静脉,置入血管鞘,随后引入导丝和导管,建立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通路。每一个步骤都要求精准无误,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许向东教授团队将 Tendvia™血栓抽吸导管沿导丝小心翼翼地推送至肺动脉,管口贴近血栓处停止,再将 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沿导向前推送至肺动脉血栓位置,支架头端穿过血栓,回撤输送鞘管,支架⾃动膨开,等待 90 秒,连接抽吸器并形成负压,回撤取栓支架的同时旋转开关释放负压,血栓由取栓支架收集后进入抽吸导管内,并在负压抽吸状态下进入抽吸导管中并带出体外。整个过程犹如一场精密的战斗,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不容有失。
全程手术耗时不到 60 分钟,这看似短暂的时间,却凝聚着医护人员的无数心血和汗水。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血氧饱和度提升至 99%,安全返回病房。这一成果不仅是医疗技术的胜利,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守护。
术后,患者胸闷等不适症状明显缓解,脸上重新绽放出了笑容。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在急性肺栓塞介入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每一次医疗技术的重大突破,都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次的成功,无疑也将成为推动该项技术的规范化应用和学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为更多的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希望,也为医疗行业的进步树立了典范,激励着更多的医务工作者不断探索、创新,为人类的健康福祉不懈努力。
编辑 彭乔轩
校对 王菲
终审 袁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