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本文摘自《临泉史话》第一辑(1984年11月),作者陈世保,原标题《刘邓大军在临泉》

正文
一九四七年六月三十日,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率二野主力七个纵队十三万人,强渡黄河,分左、中、右三路,浩浩荡荡向大别山挺进,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过程中,大军中路曾经过临泉全境。主力进入大别山区后,骑兵团曾留住在临泉境内活动。一九四八年一月至二月,二纵队及六纵队在临泉驻扎和休整,一九四八年二、三月间,刘邓大军司令部以及中共中央中原局曾设在临泉境内。此间,刘邓大军对于开辟沙南(包括临泉),解放临泉以及临泉政权的巩固和地方武装的发展,都给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刘邓大军在临泉一直作为佳话在人民中广泛流传。
中路大军过临泉
一九四七年八月中旬,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率司令部在槐店东南五里贾寨宿营。在这里,刘伯承、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沈(县)、项(城)、临(泉)县委、县政府的负责同志,仔细听取了彭亚英同志汇报沈、项、临开辟经过、沙南以及洪河、淮何沿岸敌情之后,小平同志精辟地阐述了当时的形势及战略进攻的伟大意义,亲切地询问了地方工作情况,并作了重要指示。小平同志指出:沙南地区兵多粮多,物产丰富,在战略上有着重要意义,我军挺进大别山后,这个地区显得更加重要,要很快开辟,建立政权,使南北联成一片。又关切地问彭亚英等同志有什么困难。最后,应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指示参谋长李达同志从司直抽调五挺轻机枪,几十支步枪,几箱子弹,支授地方,为开辟沙南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八月中旬,中路大军向南挺进,经过临泉全境,前后共二日。八月中旬的一天晚十点左右,刘伯承、邓小平同志乘小吉普,率司直机关及警卫团,由刘福集进入临泉的白庙。
由于临泉境内的反动地方武装在大军到来之前已逃窜,故大军长驱直入,经瓦店,过野里,奔新蔡,仅一天时间,司直全部通过临泉。大军到处,纪律严明,公买公卖,秋毫无犯,并帮助群众打水、扫地。由于军纪严明,加之党的宣传,群众很快提高了对大军的认识,逐步对大军由害怕变成信任,由旁观到接近,不少群众还主动帮助大军烧茶和带路。在党的领导下,由于群众亲眼看到刘邓大军与国民党军队根本不同,从军队的所作所为中认识到刘邓大军是自己的子弟兵,因此,临泉具人民,对大军南下表示慰问和欢迎。
骑兵团在临泉
十月底,刘邓大军骑兵团因在大别山区活动不便,遂易地北进,住在临泉、新蔡交界处的陈集一带,团部就设在丁庄。时临泉县已建立了县、区、乡政权,县支队已发展到三个中队。然而,敌人也不甘心于他们的灭亡,纷纷成立反动武装,企图进行垂死挣扎。为了稳定地方形势,巩固政权,发展地方武装,骑兵团万团长、李庭瑞政委,派一个骑兵连跟随临泉县县长彭亚英同志,在临泉境内协助县支队清剿敌人,东西出击,纵横驰骋,威慑阜阳蒋军。为临泉政权的巩固及县支队的发展,赢来了有利的时间。
骑兵团在临泉通过牛土楼、曹寨等数次战斗,歼灭了当地反动武装,击毙了匪首,立下了赫赫战功。(详见彭亚英回忆录)
二纵、六纵在临泉休整
一九四七年底,刘邓大军完成了南下的战略任务,奉命撒离大别山。一九四八年一月至二月,二纵和六纵住在临泉南部休整。每个纵队有三个旅,一个教导团、计一万多人。两个纵队三万余人。六纵驻卢楼、方集、张楼、关塘一带;一纵铁驻谢集以西、艾亭以北、陈集、张集一带。二纵队司令员陈形道同志,带领纵队部住在谢集以西的谢庄。两个纵队休整一个多月,给养由艾亭区(陶治远同志具体负责)解决。部队刚到临泉时,衣衫褴褛,没有棉衣。临泉县委、县政府动黄人民,为部队首先解决棉衣问题。此时,很多人纷纷参军,使军队得到了补充。
为了帮助地方开展工作,陈再道司令员从二纵政治部、教导团抽出五十多名干部,由警卫营抽调一个连,留给地方,同时还支援九挺机枪、一百多支步枪等。为临泉政权的巩固和武装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刘伯承、邓小平同志在临泉
一九四八年春,刘邓大军由大别山北渡淮河,司令部和中原局曾设在临泉境内。邓小平同志和刘伯承同志先后在临泉的平安庄、吴营、油坊庄等村住过,此间,还曾主持召开过重要会议。
一九四八年元月初,刘伯承司令员在临泉县鲖城区的平安庄召集了豫皖苏四地委县委书记和县长联席会议。会上,刘伯承同志作了国际和国内形势报告,并对地方武装的整编作了重要指示。根据这次会议精神,会后首先整编了新蔡县大队。
二月中旬至三月下旬,中共中央中原局和刘邓大军司令部设在韦寨东南角(距韦寨约一华里)的吴营村。二野一个纵队住在韦寨周围,担任保卫任务。三月六日,在这里召开了野战军直属队干部扩大会议,军队营以上党员干部和地方县以上干部五、六百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刘伯承同志、邓小平同志分别作了重要报告。邓小平同志主要讲政治形势和任务,刘伯承同志主要讲我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意义,大军南渡黄河以后的作战情况以及中央的方针政策等等。
吴营会议以后”刘邓大军司令部和中共中央中原局即离开了韦寨,移驻邢堂的油坊庄。在这里,召开了高级干部会议,部分县委书记列席了会议。会上,传达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新区土改的指示,纠正了四分区急性土改中的错误。
邓小平同志、刘伯承同志在临泉距今已三十余年了,三十余年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一直激励着临泉人民奋勇前进。刘邓大军在临泉,为灿烂的临泉历史增添了新的异彩,将干秋万代在临泉人民中传颂。
资料来源:
《临泉史话》第一辑(198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