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惊!忻州偏关县这个县城竟藏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宝藏,你了解吗?
杨牌thee

喜览偏关

塞北偏关韵万千,山河胜迹醉心田。

长城傲立千秋史,黄水奔涛万古篇。

九曲灯河呈盛景,万家羊脍品鲜筵。

人文荟萃情无尽,愿共君游此妙川。

历史:从边塞要地到如今的小城

偏关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已经是兵家必争之地,见证了无数的金戈铁马与烽火硝烟。“赵武灵王略中山破林胡,取其地置儋林郡”,偏关这片土地自此便开始在历史的舞台上崭露头角。秦汉时期,偏关属雁门郡;隋时归马邑郡管辖;唐代设置唐隆镇,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战略地位愈发重要。

五代十国时期,北汉末代皇帝刘钧于天会元年(957 年)置偏头寨,这便是偏关县的前身。北宋时期,偏关成为与西夏交兵的国防前线,因驻扎重兵,地位一度非常高。当时,杨家将在此抵御契丹,他们的英勇事迹至今仍在这片土地上广为流传,成为了偏关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杨业、杨延昭等杨家将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为保卫国家、抵御外敌,在偏关的土地上浴血奋战,展现出了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杨家将大战金沙滩”“杨六郎镇守三关” 等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为偏关增添了浓厚的传奇色彩。

元代,州、县俱废,改偏头寨为偏头关。明洪武年间始筑关城,明成化年间设偏头关守御千户所,之后的嘉靖、万历年间,偏关城不断得到大规模建设。明朝时期,偏关不仅是晋北门户,更是晋北与内蒙古互市的通商口岸。那时的偏关,每逢边禁开放,关城及其周围的堡寨便成为蒙汉人民互市的热闹区域。蒙古族带来大批的草原骏马,换取汉人的丝棉织品、茶叶等。互市开放之日,关城、堡寨将士披甲戴盔,城楼之上礼炮轰鸣、鼓角擂动,庆祝这一民族交往的盛会,边地将领、政府官员、各地商人纷纷前来赴会,通过商品的交流,促进了民族间的感情融合 。

清朝雍正年间,改偏关为县,属宁武府,又名通边关。到了近现代,偏关县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最终成为了如今山西省忻州市下辖的一个县。在抗日战争时期,偏关县作为晋西北根据地,展现出了顽强的抗敌精神。1938 年,日本侵略军分两路围攻晋西北根据地,其中一路就向偏关进犯。八路军 359 旅北上阻击敌人,120 师则集中力量打击岢岚、五寨的敌人,最终成功夺回偏关 ,这段历史彰显了偏关人民抗御外侮的光荣传统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人文:名人辈出,底蕴深厚

偏关县这片土地人杰地灵,孕育出了众多杰出人物 ,他们的故事和成就,为偏关的人文历史增添了璀璨的光彩。

明朝时期的万世德,无疑是偏关历史上的一颗耀眼明星。他生于 1547 年,字伯修,号邱泽,晚年更号震泽 。万世德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聪慧,五岁时就能对出精妙的对联,令人称奇。一次,都督出上联 “三光日月星”,小世德不假思索,对出 “一统山河地”,满堂皆惊 。少年时,他与伙伴玩耍,常模拟排兵布阵,显露出对军事的浓厚兴趣。长大成人后,万世德不仅擅长文章诗赋,所作堂皇精奥,而且对兵书韬略也颇有研究。他身材魁梧,臂力过人,善骑射,可谓是文武双全 。

隆庆四年(1571 年),万世德考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他先后担任南阳令、元城令、宝坻令等职,在任期间,不畏权势,秉公办事,深得民心。后来,他出任陕西按察使佥事,备兵西宁。面对边患,他身先士卒,每次战斗都冲锋在前,多次大获全胜 。然而,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曾因遭人陷害被罢免,但在国家需要之时,他又再度被起用。

万历二十五年(1597 年),日本丰臣秀吉再次入侵朝鲜,万世德临危受命,巡抚天津、登莱、旅顺等地,专管海防军务。他精心筹备,征兵造舰,积极部署作战计划。随后,他率领明军分兵并进,直逼釜山,与倭寇展开激烈战斗 。在这场战役中,万世德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指挥若定,带领明军生擒并斩获倭寇大将平正成等五名,杀委大将平义,智擒斩真倭二千二百四十八名,焚烧倭舟七百余艘,获粮米二万五干九百余包,牛马械器无数 。这场胜利不仅沉重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也为保卫国家和朝鲜的安全立下了赫赫战功 。战后,万世德被晋升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荫封一子入世代官籍。万历二十八年,他班师回国,任蓟辽总督,后又升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特赐一品服色 。可惜的是,万世德因长期操劳,积劳成疾,于 1603 年病逝于任上,官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 。他的英勇事迹和爱国精神,至今仍被偏关人民传颂不衰 ,为了纪念他,偏关修建了万世德公园,他的雕像威风凛凛,成为了偏关人民心中的英雄象征。

除了万世德,清朝的张旺也是偏关的骄傲。张旺行伍出身,本籍太原府兴县阳坡村人(现临县白文镇阳坡村),但他与偏关有着深厚的渊源,幼年随父亲在偏关老营堡耕作 。他自幼胸怀大志,看着手中的农具,曾感叹道:“古时的好多将相都是农民出身,难道我就不是人吗?” 从此,他开始刻苦学武,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能拉开十五石的硬弓,箭无虚发,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

后来,张旺参军入伍,任千总。在吴三桂、耿金忠叛乱时,他随军出征漳州,因收复永定县有功,在广东省任职。康熙十五年,尚可喜叛乱,张旺奋勇当先,血战到底,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忠诚 。之后,他奉命调入福建,清剿海盗,因其战功卓著,被总督姚启圣提拔为游击将军 。康熙十九年,他在收复金门、厦门的战役中表现出色,所带的兵纪律严明,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张旺不断得到晋升,先后担任江西南瑞总兵、江西南赣总兵、江南提督、福建水师提督、广西柳州提督等重要职务 。

张旺不仅在军事上有所建树,在治理地方上也颇有政绩。他所到之处,都积极为百姓着想,出台了许多惠民政策 。在柳州任职时,当地百姓居住的大多是草屋,经常发生火灾,张旺便拿出自己的俸禄,帮助百姓烧砖造瓦,消除了火灾隐患 。当当地流行病肆虐时,他又四处寻找良方,发放药材,治愈了许多百姓的疾病 。在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他采取宽严相济、恩威并用的治理方式,赢得了少数民族头领的信服和尊重 。康熙五十一年(1712 年),张旺去世,被封光禄大夫,加赠太子少保衔 。他的故事在偏关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偏关人。

风俗:传统民俗,独具魅力

偏关县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其中偏关万人会、九曲黄河阵、“二月二古会” 等传统民俗活动,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偏关人民智慧和情感的结晶,也成为了偏关独特的文化符号。

偏关万人会,全称 “敕旨钦命龙华盛会” ,是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 。它每十年举办一届,历史悠久,意义非凡。这一盛会始于 1601 年,最初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准许平倭功高的蓟辽总督万世德追悼平倭战殁将士官兵,超度平倭时用石灰煮死的鱼虾鳖蟹等生灵的古会,同时也是偏关人民为纪念追赠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的万世德而举行的盛会 。

在过去,万人会会期为 10 - 15 天,主要以唱戏、和尚念经做道场、道士做法事、祈求神灵保佑为主 。随着时代的发展,万人会的内容也日益丰富。如今,它已逐步发展成为集物资贸易、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盛会 。每当万人会举办期间,场面热闹非凡,来自湖广的卖艺者、江浙的杂耍艺人、山东河南的拳术表演者以及各地商旅纷纷赶来 。杂技团、歌舞团、僧侣云游道人也都前来助兴 。县里会邀请两班以上的剧团进行演出,县城内高搭彩棚、彩门,处处披红挂绿,整个山城被装点得五彩缤纷 。街道上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万头攒动 。街头社火表演精彩绝伦,龙灯、高跷、旱船、抬阁、狮子舞、老虎舞、秧歌等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 。夜晚,整座山城灯火辉煌,焰火表演绚丽夺目,各式彩灯璀璨迷人,让人流连忘返 。

九曲黄河阵也是偏关县极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同样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其阵式如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故而得名 。传说中,九曲黄河阵是商周时期武王伐纣时遇到的奇阵,当时武王的兵马被纣王的恶阵吞噬了成千上万,后来姜子牙上昆仑山请出道家祖师爷才将此阵破解 。在偏关,自古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明代时更是边防前沿,战事频繁 。戍边将士解甲后定居于此,他们为了保佑世代平安,遂以黄河为血脉,以军事阵法为布局,摆成九曲黄河阵,祈祷神灵永远护佑 。当地居民也怀揣着美好意愿,成群结队地游绕九曲黄河阵,以求一年通顺,四季平安 。

如今的九曲黄河阵,已经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它由五根高杆,九根次高杆和三百一十五根桩木横竖各十八根插于土中,然后用横木串连起来,形成九个蜗牛状连环弯 。从正上方看,是一个面积 324 平方米的正方形,其中有九曲十八弯 。九曲四角和正中央有五根十米高的木杆,上面悬挂着红黄绿紫兰五种颜色的方旗,上书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据说这个小乾坤是用来镇邪的 。在九曲每一弯的中心有九根次高杆,上挂九盏八角大灯笼 。灯笼的八面书有福、禄、寿、喜、富、安、康、祥、顺等隶体字,其余的三百一十五盏悬于桩木上的五颜六色的灯分别环绕着九盏大灯,构成了颇为壮观的景象 。每到举办之时,现场人山人海,人们在灯阵中穿梭,感受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

而 “二月二古会” 同样热闹非凡,它以 “龙腾盛世 福润古关” 为主题,从农历二月初一至初三在县城举办 。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有街头文艺表演、“一眼千年” 主题展演及巡游、“农业大集” 及乡镇书记(乡镇长)现场推介、赛羊大会、“偏关味道” 名优小吃展、古会市集、“长城谣 黄河谣” 时光慢音乐会、戏曲专场、书画、“非遗” 文创展、无人机编队表演、九曲黄河灯游阵、灯光秀、绚丽焰火晚会、“春风送岗位” 人才招聘、“二月二 龙抬头” 公益理发等活动 。特别是街头文艺表演,威风锣鼓、民间腰鼓舞、彩车、方阵、秧歌、旱船、走秀、舞蹈、器乐合奏、音乐快板、舞剧、情景剧、诵读等节目轮番上演,令人目不暇接,好评如潮 。活动期间,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精彩的文艺表演,还能品尝到各种美食,购买到来自全县八个乡镇的特优农产品 。第二十届赛羊大会也为广大养羊户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致富带头人、种植加工带头人、农业科技推广带头人、农机及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等还会受到表彰奖励 。非遗文化作品展和书画艺术展,让人们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偏关的传统文化 。

文化:多元文化交融

偏关县的文化底蕴深厚,是黄河文化、长城文化、边塞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交融之地 ,这些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地域文化。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不仅为偏关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孕育了这片土地上的生命,也带来了灿烂的黄河文化 。偏关县是黄河入晋第一县,黄河从这里开始,在山西的土地上奔腾而过 。黄河文化中的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烙印在偏关人的心中 。这里的人们依黄河而居,靠黄河而生,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都与黄河息息相关 。每年的特定时节,偏关人会举行盛大的祭祀黄河仪式,表达对母亲河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在他们眼中,黄河是生命的源泉,是他们的精神寄托 。

长城文化在偏关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偏关县境内长城蜿蜒 126 公里,有关 7 座、堡 29 座、烽火台 247 座、敌台 100 座、马面 214 座 ,是中国长城古堡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县份之一 。长城作为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见证了偏关的历史变迁和战争风云 。长城上的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诉说着当年戍边将士的英勇事迹 。如今,长城已经成为偏关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历史的奥秘 。站在长城之上,俯瞰着这片土地,仿佛能听到当年的金戈铁马之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

边塞文化也是偏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偏关地处边关,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边塞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 。在古代,偏关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前沿阵地,战争频繁 。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造就了偏关独特的边塞文化 。边塞文化中蕴含着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的精神,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和追求 。许多文人墨客也曾在此留下了大量的边塞诗词,如 “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些诗词生动地描绘了偏关的壮丽景色和边塞生活,也为偏关的文化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气息 。

农耕文化则是偏关最基础的文化形态 。偏关的土地虽然并不肥沃,但勤劳的偏关人依然在这里辛勤耕耘,创造了独特的农耕文化 。他们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种植了谷子、玉米、土豆等农作物 。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偏关人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农耕技艺和生产习俗 。例如,他们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事活动,在播种、收割等重要时节,还会举行一些传统的仪式,祈求丰收 。同时,偏关的民间艺术也与农耕文化密切相关,如剪纸、面塑等,这些艺术形式大多以农耕生活为题材,展现了偏关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特色景点: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偏关县拥有众多令人流连忘返的特色景点,老牛湾、乾坤湾等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

老牛湾,被誉为 “天下黄河第一湾”,是黄河与长城唯一的 “握手” 之处 ,拥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无与伦比的自然景观 。这里的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由包子塔湾、老牛湾、四座塔湾和杨家川小峡谷三湾一谷组成 ,总面积达 9.5 平方公里,是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 。

老牛湾的传说充满了神秘色彩 。相传太上老君扶犁驾神牛耕田开河之际,对面明灯山突然闪耀,神牛受到惊吓,于是耕出了这一弯神奇的土地,老牛湾因此得名 。走进老牛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峡谷壁立万仞的壮丽景色,奔腾的黄河在这里一改汹涌澎湃的气势,变得温和含情,形成了碧波万顷的独特景观 。河岸上,古老的长城蜿蜒耸立,烽火台台台相望,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 。而村落中,古迹遍布,古码头、古栈道、古商铺、古民居等,每一处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向游客们诉说着从古到今在这里发生的故事 。

老牛湾堡是老牛湾的重要历史遗迹,它建于明成化三年(公元 1467 年),是一座屯兵的城堡,最多可屯兵 200 人 。城堡坐落在黄河悬崖峭壁上,地势险要,大有居高临下、威震千里之势 。堡内的望河楼迄今保存完好,是老牛湾的标志性建筑 。这座砖砌实心敌台,不仅是当年军事防御的重要设施,更是如今游客们登高远眺、欣赏黄河美景的绝佳之处 。站在望河楼上,黄河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黄河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

除了老牛湾,乾坤湾也是偏关县的一颗璀璨明珠 。乾坤湾位于偏关县万家寨镇,因黄河迂回曲折、回环如太极而得名 ,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称为 “百里长峡中的最美回环”,被中外专家学者定义为太极八卦图的天然发源地 。从天空鸟瞰,乾坤湾的形状与八卦中的阴阳鱼非常相似,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精心雕琢而成 。也有人说,当初伏羲画八卦就是受到了此乾坤湾的启发 。

乾坤湾景区以黄河文化为依托,以 “八卦” 文化为特色,打造了明门、八卦台、乾塔、坤阁、神牛群雕、景观步道、景观墙、三不猴观景亭等 “八景” ,每个景点都蕴含着深厚的黄河文化内涵 。八角五级楼阁式乾塔是整个景区的制高点,也是标志性建筑 。它为仿明式古塔,建筑总高度 39.1 米,明 5 层,暗 9 层,塔身刻有八卦符号 。登上乾塔,极目远眺,乾坤湾的美景一览无余,黄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大 S 形,河水清澈碧绿,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 。远处的山峦郁郁葱葱,与黄河相互环绕,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

沿着景观步道漫步,沿途可以欣赏到各种精美的景观 。神牛群雕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景观墙则展示了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黄河文化的内涵 。八卦台是游客们感受 “八卦” 文化的好去处,在这里,人们可以了解到八卦的起源和发展,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坤阁则与乾塔遥相呼应,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内部展示了许多与黄河文化相关的文物和艺术品,让人流连忘返 。

特色美食:舌尖上的偏关

偏关的美食文化独具魅力,每一道特色美食都承载着这片土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记忆,让人回味无穷。

偏关酸饭是偏关人餐桌上的常客,有着近千年的历史 。它的起源充满了故事,相传北宋年间,辽兵频繁侵扰,偏关百姓为躲避战乱,白天逃至深山,夜间才敢回村 。有时刚泡好糜米准备煮饭,辽兵就来了,百姓们只好将米丢下,几天后回来,米已泡得发馊 。但他们舍不得丢弃,便凑合着煮粥吃,没想到煮出的粥米味如酸奶,黄亮坚韧,别有一番风味 。此后,偏关人发现泡酸了的糜米饭不仅耐寒耐饥,还能清热解渴 ,于是便用心制成酸汤,将米放入其中浸泡发酵,制作出了酸粥和酸捞饭 。如今,偏关人家家户户锅台上都有一只 “酸米罐”,里面泡着糜米,利用锅台的温度任其发酵,随吃随捞 。制作酸粥时,先把土豆切成滚刀块下锅熬煮,待土豆能用筷子穿透时,放入酸米,并用勺子不断搅拌,让酸粥更加黏滑可口 。煮好后,利用锅内余温让米继续吸收汤汁,口感会更加绵软细腻 。酸捞饭则是在酸汤中将米煮至八成熟捞出,再上笼蒸熟 。偏关人一般在夏天中午制作酸捞饭,劳作一上午后,吃上一碗酸捞饭,既止饿又解渴 。吃酸饭时,再配上一碟红腌菜,那滋味简直绝了 。红腌菜干吃不咸,下饭不淡,撒在酸粥上,一口饭一口菜,让人吃得舒舒服服 。还有更过瘾的吃法,把酸菜、红腌菜和酸粥搅拌在一起,再把土豆捣成泥,饭里有菜,菜里裹着土豆泥,这种独特的口感,只有品尝过才能体会其中的美妙 。

偏关羊肉同样闻名遐迩,是偏关人最为崇尚的食品 。偏关羊肉以红白分明、肥而不腻、肉质鲜嫩、香味浓郁著称 。要炖出一锅美味的偏关羊肉,选时、选羊、保鲜、炆炖四个环节至关重要 。选时方面,偏关人深知 “八月羊肉小人参”“小雪卧羊,大雪卧猪” 的道理 。立秋后,天气转凉,百草结籽,羊开始为过冬储存营养,上膘快,肉质好,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到小雪时令,羊的营养储备达到顶点,此时的羊肉最好吃 。而春天羊瘦且味道膻,夏天羊肉肥腻、骨白无髓、膻味浓,都不算好 。选羊也有讲究,羊分绵羊、山羊、公羊、母羊、改骟和羯羊等 。其中,绵羊肥嫩,山羊味灵;母羊因产羔肉较老,改骟羊肉味不鲜,公羊有腥、骚、膻味,最差;羯羊则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是四个牙的青山羯羊,堪称好中之最 。青山羯羊走在羊群最前,不吃被其他羊采食过和踩踏过的草,专吃石崖上的嫩草,不喝被污染的水 ,所以肉质更加鲜美 。保鲜环节,炖羊肉最好现杀现炖,将整羊一次一锅炖出 。如果不能现杀现吃,也要将现杀的羊肉冻起来保存,否则味道会大打折扣 。炆炖时,火不可过猛 。先将羊肉连肉带骨切成一寸见方的块,盛在盆内,加少量酒拌匀,盖好捂一会儿,再下锅 。这样肉不但快烂,味醇,肉熟后骨肉也容易分离 。下锅后水不可太多,以刚没过肉为宜,不放作料,加火搅动 。待锅滚开,肉变色后,停止搅动,盖严锅盖,文火炖一小时左右后,方可加作料,偏关人炖羊肉只加姜、盐、花椒 。再过约半小时,出锅前将葱花放入锅内与肉拌匀后出锅 。偏关人吃炖羊肉不用盘子,每人一碗,配上蘸糕、莜面等,都是上等美食 ,做臊子调面也是难得的佳品 。

万家寨黄河鲤鱼也是偏关的特色美食之一 。黄河鲤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中国传统的美食 。要做出美味的黄河鲤鱼,食材准备很重要,除了新鲜的黄河大鲤鱼,还需要姜片、葱段、蒜末、盐、生抽、老抽和料酒等调味料 。清蒸黄河鲤鱼是常见的做法,先将姜片和葱段铺底于碗内,将洗净的黄河大鲤鱼放入碗中,淋上适量生抽和少许老抽,再撒上一层葱丝,加水至合适高度,然后开始焖锅,大约 15 - 20 分钟后,一碗香气四溢、色泽金黄、肉质嫩滑多汁的清蒸黄河鲤鱼就出锅了 。如果喜欢更有嚼劲的口感,还可以选择红烧 。先将鱼处理好,用盐和料酒腌制 30 分钟左右,然后起锅烧油,将鱼炸至金黄捞出 。锅中留少许底油,放入葱姜蒜爆香,加入适量白砂糖,炒出糖色后,倒入炸好的鱼,加入八角、桂皮、干辣椒等辛香料,再加入适量生抽、老抽、料酒等调味料,加水没过鱼,小火焖煮 30 分钟左右,期间注意收汁,直到汤汁浓稠,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红烧黄河鲤鱼就大功告成了 。

总结:快来探索偏关县的独特魅力

快来探索偏关县的独特魅力

偏关县,这座位于山西省西北部的小城,宛如一颗遗世独立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见证了无数的朝代更迭与战争风云;这里人杰地灵,孕育出了像万世德、张旺这样的杰出人物;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从万人会到九曲黄河阵,再到 “二月二古会”,每一个都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黄河文化、长城文化、边塞文化和农耕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老牛湾、乾坤湾等特色景点,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完美结合,让人陶醉其中;偏关酸饭、偏关羊肉、万家寨黄河鲤鱼等特色美食,更是让人垂涎欲滴,回味无穷。

如果你也曾到过偏关县,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独特印象与难忘的旅游经历。要是你还未曾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那还等什么呢?收拾行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亲自去感受偏关县的独特魅力吧!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