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25万一对的蜜瓜,7万一串的葡萄:日本农协把农产品炒成比特币?
心灵游侠

这两天东京主妇们快疯了,超市里5公斤大米涨到190块人民币,这价格在中国都能买50斤东北大米。但这不过是日本农协(JA)这个"农业黑帮"的常规操作。

从北海道25万一对的夕张蜜瓜,到石川县7万一串的红宝石葡萄,JA硬是把农产品玩成了爱马仕限量款。


一、垄断铁幕:农民从种地开始就被收割

JA的套路堪比黑社会收保护费。农民下地前先得交"投名状":必须买比国际市场贵30%的化肥,每公顷稻种就要花1680块人民币。

最绝的是《农地法》这个紧箍咒,硬把72%的农场锁死在半个足球场大小,逼着农民搞"盆景农业"。结果日本大米成本是美国的4.6倍,效率却只有荷兰的八分之一。

这还没完,JA的三级流通体系就像俄罗斯套娃。基层农协收完货转手加价15%给经济联,经济联再扒层皮转给全农JA,最后套上"越光米""佐贺牛"这些品牌溢价,硬是把批发价炒到国际市场的5.8倍。

宫崎县的太阳之子芒果,明明达标率只有千分之一,JA宁可销毁两成产量也要维持奢侈品人设,这波操作连法国红酒庄看了都直呼内行。


二、政商旋转门:900万票仓养出的怪物

年营收40万亿日元的JA(相当于8个日本军费),早把触角伸进政坛。每年300亿日元政治献金喂出自民党"农林族",18次农业改革提案全被按死。

更魔幻的是778%的大米关税,连泰国5%碎米都要征重税,活生生把日本变成全球最封闭的粮食市场。


他们还发明了"故乡税"这种PUA神操作。把国产大米包装成"文化圣物",让东京白领心甘情愿为5公斤190块的大米买单。

这招"肥水不流外人田"玩得溜,日本超市里的越光米售价比出口价还贵40%,活脱脱现代版"闭关锁国"。


三、匠人精神变异记:农业变成行为艺术

当"匠人精神"被异化成涨价工具,种地就成了烧钱艺术。

北海道蜜瓜要糖度15度、网纹对称得像艺术品,每株只留1颗果子;山形樱桃要过58道人工筛选;西瓜得定时翻面晒太阳。

这些堪比实验室的操作,就像给自行车装航天材料然后卖出法拉利价。

更绝的是金融收割。JA旗下的农林中央金库拿农民存款炒美债亏了2.19万亿日元,转头就把米价炒高80%填坑。

老农的养老金被挪用缩水30%,高管却拿着1.2亿日元年薪(首相工资的三倍),上演现实版"劫贫济富"。


四、崩塌倒计时:封建堡垒撞上全球化

如今这个农业帝国正在崩解。当CPTPP的关税承诺撞上778%的贸易壁垒,年轻人用脚投票逃离农村,农业人口平均年龄67.8岁,那些精心打理的"农业艺术品",眼看就要变成无人继承的遗产。


超市里68岁老农偷买进口大米的荒诞场景,彻底撕碎了JA的谎言。

这个寄生在现代社会的封建怪胎,正用畸形的垄断逻辑拖着整个日本农业下沉。毕竟在全球化时代,靠洗脑国民和操纵选票维系的暴利游戏,终究敌不过市场规律的铁拳。

当东京主妇开始团购中国大米那天,或许就是这个农业幕府谢幕的时刻。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