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如果非要说一个中国高铁时代最落寞的城市,非株洲莫属!
各位看官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在中国一百多年的铁路发展史上,位于湖南省中部区域的株洲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节点。在普速铁路时代,株洲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与北方的河南郑州遥相呼应,共同享有“北郑南株”的美誉,共同书写了中国铁路普铁时代的辉煌篇章。

株洲在湖南省的区位
然而,最近的20年左右,随着中国高铁时代的全面到来,位于北方的河南郑州,高瞻远瞩,勇于开拓,深度融入国家高铁网络发展大局,成功建成了“米”字形高铁枢纽,形成普铁加高铁“双十字”黄金枢纽格局。郑州普铁时代的辉煌,在进入高铁时代依然在持续强化!

郑州米字型高铁网络布局示意图
然而,株洲却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显得落寞不已。那么,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株洲的铁路故事,让我们从约125年前的一些旧事,慢慢说起吧!
一、株洲铁路的渊源
1899年,株萍铁路(江西萍乡到湖南株洲)动工修建,当时的清政府为运输萍乡煤炭而开始修此铁路。1904年,株萍铁路株洲车站开始动工。一年后,株萍铁路接入株洲站并同步建成。株洲成为湖南省最早通了火车的地方。

株洲车站老照片
1900年,自广东广州到湖北武昌的粤汉铁路破土动工。期间因为各种原因,修修停停,前后耗时36年,才最终全线拉通。

粤汉铁路部分老线路,早已不再使用
1911年,粤汉铁路长沙至株洲段完成建设,在株洲设第二车站(与株萍铁路株洲车站相邻但不互通)。1937年,株萍铁路并入浙赣铁路,在株洲新建株洲总站(今天的株洲站前身)。
1955年1月,为满足株洲铁路客货运量急剧增长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建设株洲铁路枢纽。
1957年,株洲北站在原田心站(湘黔铁路实际起点)的基础上开工修建。至2006年,经过多次建设、升级改造后的株洲北站,日均可办理货车约18500辆,年货物到发超过1000万吨。

株洲北站(货运列车编组站)
建国后的几十年,全国进入铁路建设高潮,各铁路线优化整合、互联互通,京广铁路(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合称)和沪昆铁路(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铁路的合称)在株洲站逐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十字”交叉,即今天我们看到的株洲铁路枢纽株洲站。

今天的株洲站
株洲有“火车拖来的城市”之称,是中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
二、普铁时代的辉煌
在普速铁路时代,株洲是京广铁路和沪昆铁路两大干线交汇的地方。铁路株洲站,平均每两三分钟就有一趟列车进出站,客流量十分巨大。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株洲成为了中国南方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南北,沟通东西,为株洲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普铁时代株洲枢纽铁路示意图
京广铁路作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贯穿了中国最繁华的地区,而沪昆铁路则是连接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这两条铁路在株洲交汇,使得株洲成为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重要集散地。大量的物资和人员在这里中转,带动了株洲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株洲城市风景
此外,株洲还因铁路而兴起了许多与铁路相关的产业,如火车制造、维修、机车车辆等。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株洲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推动了株洲现代工业化进程。可以说,普速铁路时代是株洲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点公司(原株洲电力机车厂)
“北郑南株”之株洲铁路枢纽,确实并非浪得虚名。
三、高铁时代的落寞
2005年6月11日,石太客运专线(石太高铁)开工建设,是中国大陆建造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高铁),设计时速250公里。

2008年8月1日,设计时速达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京津城际是中国大陆第一条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标志着中国自此进入“高铁时代”。

京津城际铁路
然而,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株洲的交通枢纽地位逐渐受到了严重挑战。
高铁时代,全国各路局、各省份都在规划自己所在区域以省会或重点城市为中心的高铁网路。彼时的湖南省,毫无疑问,在积极谋划和建设以长沙为中心的湖南高铁网络图。

长沙枢纽总图规划
2005年6月23日,武广高速铁路(京广高铁武广段)正式开工建设。湖南迎来了省内第一条高速铁路。武广高铁路过湖南,在长沙和株洲,分别设立长沙南站、株洲西站。
彼时新建的株洲西站,符合全国大部分城市新设立高铁站远离主城区约10公里的通俗做法。地图上测量株洲西站距离株洲市政府驻地不过区区8公里,此处设站并不算偏僻。

株洲西站位置图
此外,株洲西站3台7线的站场规模,作为早期建设的高铁在地级市设站的规模,也过得去!郑西高铁洛阳龙门站当时也不过是3台7线。

高铁洛阳龙门站站场规模3台7线
真正让株洲人潸然泪下的,是沪昆高铁!
2009年2月,沪昆高速铁路沪杭段开建,标志着沪昆高铁全面开工。2010年3月26日,沪昆高速铁路长昆段动工建设。2010年6月18日,沪昆高速铁路杭长段破土开建。

沪昆高铁全线示意图
沪昆高铁自江西萍乡进入湖南境内,路过株洲地界没有一丝丝的留恋,仅在株洲下辖的县级市醴陵市东侧设立醴陵东站,此后便折弯北上直奔长沙。在长沙南站东北侧,转过一个约270度的销魂大弯,自北向南接入长沙南站。
这便是著名的沪昆高铁两大弯之一的“长沙弯”,另外一个是“南昌弯”。

沪昆高铁著名的“两大弯”
沪昆高铁“绕道”长沙,也成功绕过了株洲市区。这使得株洲在全国高铁网络中的地位大幅下降。如今,株洲境内只有京广高铁株洲西站,以及沪昆高铁醴陵东站。
株洲人如果要去往华东长三角地区,或者去往西部贵州云南等地,一般需要在长沙转车。这种巨大的变化,不仅影响了株洲的客流量,也对株洲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那么,沪昆高铁为什么要绕过株洲而直奔长沙呢?这背后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点:
1.技术因素:沪昆高铁修建时,中国的高铁基建技术以及动车安全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几十公里的长的高铁弯道不再面临技术上的难题。
2.行政干预:进入高铁时代以后,行政干预力量大大加强,全国各地的铁路枢纽都在向省会城市和大城市集中。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自然拥有更多的资源和话语权,因此在高铁线路的规划和争取上比株洲更具优势。

3.区域竞争: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各个城市都在积极争取高铁线路,以提高自身的交通枢纽地位和经济发展优势。长沙作为省会城市,自然在这方面更具竞争力。而株洲虽然曾经辉煌,但在高铁时代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了优势。
四、祝福株洲未来越来越好
普铁时代的株洲,曾是中国铁路交通的最重要枢纽之一,其辉煌的历史和地位不容忽视。高铁时代的株洲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这既是中国大地时代变迁的必然结果,也是株洲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长株潭都市圈示意图
未来的株洲需要积极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积极融入长株潭都市圈。只有这样,株洲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和价值。同时,我们也期待株洲能够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祝福株洲的未来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