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乾隆:超长待机王,有何养生秘诀?
历史百科君

在中国历史的帝王谱中,多数君主深陷权力漩涡,短寿者比比皆是。可清高宗乾隆,却宛如一个逆天的存在!他不仅稳坐皇位长达60年,还当了3年太上皇,成为执政时长的“天花板”。

更令人惊掉下巴的是,在那个医疗落后、压力山大的古代,他竟活到89岁高龄,力压从秦始皇到溥仪的两千多年间所有帝王。

乾隆究竟掌握了怎样的长寿秘诀?是神秘的养生奇术,还是独特的生活智慧?今天,就带你揭开这位传奇帝王的长寿秘密。

超长待机的传奇人生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里,皇帝拥有优渥的生活条件,享受着顶级的医疗服务,身体健康状况理应良好。现实却并非如此。在中国古代,能够活到70岁以上的皇帝寥寥无几。

乾隆在过70岁生日时曾特意提及,从古至今,在他之前仅有汉武帝、梁高祖、唐明皇、宋高宗、元世祖、明太祖这六位皇帝活过了70岁。但实际上,乾隆少说了一位皇帝,而且这绝非遗忘,而是有意为之。这位被他忽略的皇帝,正是中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算上武则天和乾隆自己,中国古代仅有八位皇帝活到了70岁以上。

在这八位君主中,若仅论个体寿命,乾隆可谓是出类拔萃。他以89岁的高龄位居榜首,其他七位皇帝的寿命依次为:梁武帝萧衍86岁,武周武则天82岁,宋高宗赵构81岁,元世祖忽必烈80岁,唐玄宗李隆基78岁,明太祖朱元璋71岁,汉武帝刘彻70岁,清高宗乾隆89岁。乾隆不仅寿命最长,而且其晚年的身体健康程度更是有口皆碑。

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乾隆过八十大寿,朝鲜特使黄仁点前来祝寿。

朝鲜史书有这样一段记载,黄仁点回国后,朝鲜国王李祘私下询问乾隆的身体状况,原话为“皇帝筋力容貌,较年前何如?”黄仁点答复:“皇帝容貌则稍衰,而尚如60余岁人。筋力则耳聪目明,步履便捷矣。”

在朝鲜人眼中,80岁的乾隆看起来仅60多岁,且耳聪目明、精力充沛。

三年后的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乾隆接见使团时,亲口夸耀自己虽年事已高,但身体依然康健。

英国使团副团长斯当东在回忆录中感慨道:“皇帝问及英王陛下的岁数,马加尔尼据实回答,皇帝说他今年83岁了,身体仍然很健康,希望英王陛下也能同他一样长寿。他看上去确是很健康,不像一个已经统治国是57年之久的样子。典礼结束后,皇帝精神矍铄地从宝座上走下,健步走上肩舆,毫无衰老状态。自始至终,皇帝看起来非常愉快自如,绝不像外间描写的那样阴郁沉闷。他的态度很开朗,眼睛光亮有神。”

从斯当东的描述中,我们能看到83岁的乾隆步伐矫健、目光有神。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祝福英国国王乔治三世能像自己一样健康长寿,而乔治三世也确实长寿,活到了81岁,成为20世纪之前英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国王,即便到今天,他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三长寿的国王。

乾隆的一生,直到临终前一个月,才因感染风寒而精神不济。去世当天,医案档案记载“太上皇圣脉散大,原系年老气虚,屡进参莲饮无效,于本日辰时驾崩”,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寿终正寝,高质量地走完了89岁的漫长人生。

家庭熏陶下的童年根基

如今,在网络上搜索乾隆养生秘诀,常能看到“十常四勿”的说法,即“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施,肢常伸,肛常提,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但实际上,这完全是谣言,没有任何文献可以佐证。

乾隆长寿的真正秘诀,需从他的家庭入手,其中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的家庭熏陶。

从先天遗传来看,乾隆的母亲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一生无病无灾,活到了86岁,他的姥爷凌柱更是高寿,活了91岁,这无疑为乾隆奠定了长寿基因。在父系方面,乾隆的爷爷康熙活了69岁,对于皇帝而言,这已是高寿。而他的父亲雍正,虽只活了58岁,但考虑到雍正工作勤奋、强度极大,且生活习惯不佳,不运动还总炼丹吃药,能活到58岁已实属不易,可见其身体素质也不差。所以,家族基因好是乾隆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后天家庭熏陶方面,与不爱运动的父亲雍正不同,乾隆的爷爷康熙一生热爱骑射等各种活动。乾隆小时候虽只与康熙相处了半年,但康熙曾带他去打猎,这段经历让乾隆晚年仍念念不忘。

乾隆四十九年,74岁的乾隆去木兰围猎,来到一处山崖口时,感慨道:“余十二岁随皇祖,于木兰行围,迨今返六十二年矣。”由此可见,乾隆对这段经历的深刻记忆。

乾隆童年时,康熙为他安排了两位老师,贝勒允禧教他射箭,庄亲王允禄教他打枪。

史书记载“命学射于贝勒允禧,学火器于庄亲王允禄”。允禄极有可能是康熙儿子中个人武力值最高的,曾有单枪杀虎的惊人战绩。乾隆登基后,常向武将展示自己的骑射水平。

史书记载“上最善射,每夏日引见武官毕,即在宫门外较射,秋出塞亦如之。射以三番为率,番必三矢,每发辄中圆的。”

乾隆年轻时,每年夏天接见武将后,都会到畅春园大戏门外比射箭,每次射三回,每回三支箭皆中靶心。

乾隆能文能武,这不仅源于他的天赋,更得益于他后天的勤奋练习。

少食心定的养生智慧

乾隆的养生秘诀,总结起来就是“饭要少吃,心要安定”

他曾说:“事烦心不乱,食少病无侵,心随事迁,则不能泛应曲当,而亦劳神致伤也。俗谓多食至健,不知病从口入,少食乃却病良方。此二语,为余养心养身良方,原别无求长生之术也。”

意思是人活着,心要安定,不能遇事就瞎琢磨,否则既费神又无法处理好其他事情。在养身方面,要牢记病从口入,少吃才是治病良方。

在饮食方面,清朝宫廷宴会有明确的限酒规定。

乾隆曾说:“国朝例,凡大小宴,皆一巡,从无三爵既醉之事。”

宫廷宴会所有人喝酒仅一杯,不许多喝更不能喝醉。并且,所有宫廷宴会必须在白天结束,不能拖到晚上,乾隆称“是宴用笃宗亲之谊,但卜昼而不卜夜,历来如此”。相比之下,如今一些所谓的“酒桌文化”,甚至领导以喝酒进行服从性测试的行为,实在令人不齿。

在情绪方面,乾隆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稳定性。尽管在一些重大事件中,乾隆可能会表现出着急生气,但在他89年的漫长人生中,这些只是短暂的瞬间。而且,乾隆在着急上火时发布的命令,依然会向大臣详细解释原因,并未情绪失控。唯一一次情绪失控,或许是在继后谣言四起时,他曾对天发誓。

在日常生活中,乾隆的情绪十分稳定。他的诗作中,有许多表达人生态度的作品。

例如“百年人大限,如其寿者鲜。试问百岁人,定云多益善?何为忧千载,戚戚眉莫展。劝汝展双眉,亲串咸在兹。良辰赴美景,品竹弹清丝。去者莫须忆,纵忆安能知。”

诗中表达了不必执着寿数长短、不必焦虑未来变数、不必沉湎过往遗憾,要活在当下的思想。

此外,乾隆还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位在年富力强、大权在握时,就提前发誓可能提前退位的皇帝。

他曾说:“朕践阼之初,即焚香默祷上天,若蒙眷佑,得在位六十年,即当传位嗣子,不敢上同皇祖纪元六十一载之数,其时亦未计及寿登八旬有六也。”

在众多追求长生不老的皇帝中,乾隆从未考虑过长生之事,然而,正是这位不追求长生的皇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历史的奇妙令人感叹。

希望我们所有人在未来的生活中,都能像乾隆一样,做到“事烦心不乱,食少病无侵”,拥有健康长寿的人生。

#历史##涨知识##乾隆##长寿##健康#

【文本来源@正直讲史-李正Str的视频内容】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