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广西2所大学,成立“最火”学院!全国超半数“985”已布局该学院
宋志伟高考规划指导

要说近年来“最热门”本科专业,无疑是人工智能,自2018年首次获批开设以来,短短6年间已有500多所高校备案和审批通过人工智能专业。同时,各大学纷纷官宣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也成为近年来“最火”学院

最近,广西2所大学,也官宣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了,其中一所为广西唯一的“211”“双一流”高校——广西大学。

广西唯一“211”“双一流”大学

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2025年2月24日,广西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计划今年9月首次招收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学生,计划招生人数为40人。

广西大学党委书记李国忠在揭牌仪式上表示,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作为广西唯一的“211工程”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区合建高校,广西大学以责无旁贷的使命感,积极筹建、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另据广西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振荣介绍,学院将重点布局“AI+海洋”“AI+农业”等交叉学科方向,例如在海洋科学领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海洋资源评估模型和生态环境预警系统,助力北部湾海洋经济发展,进一步凸显广西大学“亚热带、东盟、海洋、边疆民族”办学特色。

近年来,广西大学紧跟人工智能发展浪潮,在智能基础理论、人工智能、智能交叉、人工智能应用等研究方向深耕厚植,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建设中积累了扎实的研究基础。计算机科学学科等12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工程学新晋ESI全球前1‰,是全区首个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

其它学科领域,广西大学也发展得非常迅速,例如,2024年,郑皆连院士团队主持建设的天峨龙滩特大桥顺利通车,成为世界上跨径最大的混凝土拱桥,刷新了世界纪录,彰显了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双一流”学科的非凡实力与担当;2023年,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本硕博创新创业团队经过多年技术积累,成功制备出纯度达到7N级以上的高纯镓产品,突破了我国在芯片等半导体关键原材料制备方面的技术难题;广西大学首位本土培养院士王双飞院士主持的“造纸与发酵典型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和“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纸浆无元素氯漂白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分别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等。

上下滑动查看:

广西大学优势特色学科专业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土木工程

部区(省)合建一流建设学科群:土木工程与先进材料学科群、应用经济学与现代服务业学科群

广西一流学科A类:土木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应用经济学

广西一流学科B类:数学、物理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作物学、畜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工程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社会科学总论、物理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6个: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新闻学、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农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公共事业管理、经济学、越南语、通信工程、矿物资源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林学、包装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汉语言文学、泰语、翻译、化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园艺、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工商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音乐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美术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哲学、汉语国际教育、日语、广播电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包装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植物保护、林学、工商管理、音乐学、汉语言文学、翻译、广告学、化学、车辆工程、园艺、思想政治教育、运动训练、信息与计算科学、海洋科学、生物科学、生态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信息安全、舞蹈学、艺术设计学

国家特色专业12个:农学、矿物资源工程、新闻学、林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木材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工商管理、自动化、英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现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木材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热能与动力工程(现为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法学

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农学、植物保护、林学、园林

广西大学的名字,也曾广为人知,“国立广西大学”时期曾被看做是可媲美清华北大的存在,只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广西大学被撤裁拆分,重建后的广西大学存在感似乎越来越低,但仍是广西高等教育领域的第一。且近年来,广西大学奋力发展,实力也在不断增强,是软科发布的“中国大学发展速度排名(2017-2022)”中,近几年来综合性高校中发展速度最快的高校之一,位列综合性高校增速前100名榜单中的第13名。

广西多所大学

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在广西大学揭牌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短短2天后(2月26日),广西还有一所大学,也正式揭牌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那就是——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是一所围绕服务自然资源行业和工业高质量发展凸显办学特色的理工类大学,前身为原国家重工业部在广西组建的桂林地质学校。为全力建好科研平台,桂林理工大学2020年就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并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城市和智慧旅游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此前,桂林理工大学的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设置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年学校人工智能专业在广西的民族班、地方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普通类等批次均有招生,在本科普通批物理类的招生最高分为561分,最低分为523分,平均分为528分。

此外,广西已有多所大学早已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

比如,贺州学院在2020年正式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学院现下设人工智能系、智能工程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和软件工程系,其中人工智能系包括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3个本科专业。

2024年,贺州学院人工智能专业在广西本科普通批物理类的招生最高分为487分,最低分为445分,平均分为453.7分。

2018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成立了广西首家人工智能学院,现有人工智能学院、数字经济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密码学院、软件学院等与人工智能领域密切相关的学院12个,49个本科专业与人工智能相关。近五年来,学校已为广西输送人工智能产业专业技术人才1万余名,据不完全统计,广西电子信息类企业的技术骨干、中高层管理精英中80%为桂电毕业生。

2024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在广西本科普通批物理类的招生最高分为578分,最低分为555分,平均分为560分。

超半数985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除广西外,全国范围内各大学对人工智能学院的建设更是如火如荼

不久前(2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与苏州市人民政府签署深化合作协议,中国人民大学苏州人工智能学院苏州人工智能实验室揭牌。这是继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之后,中国人民大学成立的第二家人工智能学院。两院将错位发展,一个定位技术应用,一个聚焦理论创新,这在国内尚属首例。

同在今年2月,热门高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也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计划于2025年9月招收首批学生,拟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及人工智能哲学硕士-博士项目。

1月11日,北京联合大学举行了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学院启动仪式。学校将统筹全校高水平科研平台以及在机器人、智慧城市、科技考古、特殊教育等领域特色专业优势资源,瞄准人工智能前沿,开展原创性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及高层次人才培养。2023年,北京联合大学已获批开办人工智能专业并开始招生。

2024年,更有多所高校密集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仅在2024年4月,就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这4所“双一流”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其中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由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担任首任院长;6月17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揭牌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同时发布“AI+先进技术领军班”,从2025年起面向全国招生;9月16日,江西财经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12月16日,武汉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揭牌,将于2025年9月正式招生,计划每年招收培养本科生150人左右;12月28日,上海财经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成立,计划于2025年首批招生50人......

中国科学院大学在2017年成立全国第一所人工智能学院以来,全国已有很多所高校都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其中既有“985”“211”“双一流”等名校,也有很多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甚至还有部分高职专科院校。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39所“985”大学中,目前已至少有20所“985”成立布局了人工智能相关的学院

1.北京大学

智能学院

2021年12月北大正式成立智能学院,通过整合原智能科学系、王选计算研究所和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力量,将“智能科学与技术”纳入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朱松纯任智能学院院长。

2.清华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于2024年4月。学院由计算机科学最高奖“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担任。学院重点布局“人工智能核心”与“人工智能+”两大前沿方向。

3.南京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

2018年3月5日下文正式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致力于建设一流的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成为首家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C9高校......

人工智能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的高尖端学科,涉及了数学、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哲学和认知科学等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多学科知识。又可与各专业领域结合为“智能+”新兴交叉专业,有着广泛的适用领域和就业方向。加之各高校的学科优势和发展方向各有不同,由此,各高校人工智能学院的专业及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未来的就业方向也各有侧重。

例如,武汉大学的人工智能学院重点聚焦数理基础与数据科学、机器学习与智能科学、智能自然科学、智能社会科学等四大方面,力争在 “AI+理学”“AI+工学”“AI+医学”“AI+人文社科” 等前沿领域实现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大突破;华东师范大学布局人工智能所成立的学院主要围绕人工智能与金融跨界交叉打造。

因此,大家在选择各高校的人工智能学院和人工智能专业时,一定要先通过学校官网等官方渠道,了解清楚该校人工智能专业的研究重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未来就业方向等信息,选择出更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不要盲目报考。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