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夏,年轻的咸丰皇帝病逝于热河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临死前托孤于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同时为了制衡顾命八大臣的权力皇帝给了皇后慈安御赏印章,给太子载淳生母慈禧同道堂印章,规定下发圣旨由顾命八大臣起草,加盖两宫太后印章后方可生效。
此时大清朝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看似是一个三角形结构由慈安、慈禧和顾命八大臣三方构成,但是很快慈禧和慈安太后联合起来与顾命八大臣对抗,并派遣安德海与在北京的恭亲王奕忻联络,在大行皇帝灵柩返回北京途中由恭亲王、醇亲王逮捕了顾命八大臣史称辛酉政变。
那么轻而易举就被两宫太后和恭亲王解决的顾命八大臣是否有反击的能力呢?
其实是有的,首先顾命八大臣中肃顺的哥哥郑亲王端华手中有热河驻军的兵权,虽然皇帝亲卫镶黄旗汉军的兵权在七爷醇亲王奕譞手中,但是镶黄旗汉军的实力无法与热河驻军抗衡,这也就意味着只要不出热河,郑亲王端华手中的兵马就可以控制两宫皇太后和小皇帝。其实此时最大的变量应该是在北京的恭亲王奕忻,他的手中有北京的军政大权,而且这位六爷足智多谋、胆大包天,当初就敢假传圣旨让哥哥咸丰皇帝吃哑巴亏,不过这个哑巴亏咸丰皇帝自然是不好意思对顾命八大臣诉说,因此顾命八大臣自然也就低估了这位六爷的胆量。
当时顾命八大臣其实有一次绝佳机会,就是奕忻前往避暑山庄奔丧之时。当时如果八大臣利用手中的热河兵权在恭亲王前往热河奔丧的时候扣住奕忻不让他返回北京。再派遣亲信大臣接管镶黄旗汉军的兵权,如果醇亲王不交权就调热河驻军武力解除皇帝亲卫的武装,控制小皇帝,逼迫两宫太后交出印玺,下发圣旨派遣自己人接手北京兵权,再返回北京则大事可成。如果两宫拒不交权那么就假传恭亲王奕忻的手令给北京驻军,将大部驻军调出北京,同时调入热河本部兵马进入北京控制京城,再护送咸丰皇帝灵柩返回京城则大事亦可成。
顾命八大臣最错的就是在没有对北京有一个很好控制的情况下离开了自己能够完全控制的热河避暑山庄走向了自己不确定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