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字光亭,陕西米脂人,曾就读于大名鼎鼎的黄埔一期。为人不善交际专营,按他自己说的“我老实巴交的”。刚入仕途的杜聿明并不顺利,当排长的时候因为对士兵十分严厉,不受下面人喜欢,又和上面的连长搞不好关系,所以处处受人排挤。这时一期同学陈赓看不下去了,就把杜聿明要到团宣传队当宣传员(陈赓是宣传队长)。
后来杜聿明又被派到北方帮胡景翼办学校,当了闲子。哪知道小杜刚到一个月,老胡校长就病死了,杜聿明成了游民,之后几年都在北方到处转,给国父守过陵,给地主武装当过连长。

图片来源网络
这之后就开启了越狱生涯,第一次是被晋军抓进了太原监狱,不过监狱长是个老同盟会员,私下就把杜同学给放了。出狱后杜聿明决定南下参加北伐,路过孙传芳的地盘,又被孙传芳的部队给抓了,关进了民国最有名的监狱——南京老虎桥监狱。本想南下参加大革命,却中途被抓进监狱,不甘心的杜聿明开始联络几名犯人策划一番后成功越狱。
从南京逃出来后,杜聿明一路逃到了武汉,因为他听人说北伐军已经占领了武汉,但他不知道是他要投奔的蒋校长在他逃离南京不久就打到了南京。
第一次北伐结束后蒋介石开始了清党,武汉的汪精卫、唐生智反蒋,对于在武汉支持蒋介石的人员开始镇压。杜聿明的一根筋这时又发作了,因为不愿意反蒋杜聿明又被抓进了监狱。当听说自己这些反动人员要被枪毙后,杜聿明急的又开始策划越狱,有相当经验的杜聿明又成功了,一路跑到南京校长那里,并将一路见闻和重要消息带给了蒋介石。
这一次的事情让蒋介石注意到了他这个黄埔一期的学生,杜聿明也开始自己事业的发展期。
中原大战的时候杜聿明在张治中手下当参谋主任,而后转营长、团长。之后围剿红军让杜聿明当了将军,成了25师的副师长。长城抗战期间,杜聿明和师长关麟征闹矛盾,蒋介石就将杜聿明调去组建装甲兵团。
抗日战争是杜聿明的辉煌时期,淞沪会战时杜聿明率装甲团在汇山阻击日军。战后杜聿明的装甲团因战斗力强被扩编为国民革命军200师,杜聿明任师长。之后又被扩编成新编11军,后面又变成了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昆仑关大捷”杜聿明军事生涯最得意的一战,昆仑关之战杜聿明凭借冷静分析、准确判断一举歼灭日军4000多人,还击毙了敌旅团长中村正雄。此战之后,杜聿明的军事才能彻底入了蒋介石的眼。
蒋介石在之后就把杜聿明当做战场上的“救火队员”用了,从远征缅甸到争夺东北,最后徐蚌会战,蒋介石最为倚重的军事将领就是杜聿明了。
1945年国共开始抢占东北,杜聿明作为蒋介石手里最锋利的刀,最先开赴东北。杜聿明在进入东北之前,曾对蒋介石豪言道“给我10个军,我一定能解决东北问题。”
1945年11月16日,杜聿明带领13军、52军攻克山海关,17日攻克绥中,22日连下兴城、锦西、葫芦岛,26日占领锦州。这时国军已经切断关外解放军和关内的联系。
时间进入1946年,杜聿明继续指国军对还没有整合好的共军进攻。1月5日占领朝阳,9日占领叶柏寿,10日占领凌源,13日攻下平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在东北战事最关键的时候,杜聿明的身体垮了,其东北保安司令职位由郑洞国代理。杜聿明离开后东北战局开始恶化,1948年蒋介石又把杜聿明调到东北救火,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冀热辽边区司令官,参加了辽沈战役。可是这时的东北战场已经不是1946年东北了,就算杜聿明是神仙也救不了东北局势。
1948年11月蒋介石不顾杜聿明身体情况又把杜聿明调到徐州救火,被担架抬着上战场的杜聿明于1949年1月被俘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杜聿明开始了人生第四次监狱生活,进入功德林。这次他没有越狱,于1959年12月被特赦出狱。
出狱后的杜聿明于1964年被特邀为全国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委和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副组长。1981年病逝于北京,结束了传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