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中国科学家再突破,全球第一!全新技术能支持速度到16马赫?
王云飞军事评论

在2024年11月27号的时候,成飞和沈飞两款六代机验证机亮相之后,在全球引起了轰动,甚至逼得美国手忙脚乱,连忙声称B21隐形轰炸机才是所谓“首款六代机”。简直是我比不过你,我就改变游戏规则。下面这个消息,恐怕美国连改变游戏规则的机会都没有了。

据香港《南华早报》在2月26号的报道,中国科学家又取得了一个全球第一,成功地研究了飞行速度有望达到16马赫,也就是每小时19500公里的斜爆震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技术,而且使用的是普通燃料,就是标准的航空煤油。这一家媒体称,中国研究人员在风洞实验当中实现了这个过程,他们在风洞中模拟了距离地面40公里的高空中使用商用煤油RP-3,实现了可持续的“爆震波”。

斜爆震发动机的核心,在于利用“爆震波”,能够实现高效的燃烧,相比传统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它的燃烧速度要快1000倍,且能够在6马赫到16马赫之间内进行调节运行,但燃烧室的长度缩短了85%。所以如果这种发动机试验成功,不但发动机重量大大地减轻,还将大大提高推进的效率。

斜爆震波实现超音速气流当中的高速燃烧,具有放热快、比冲高、燃烧室短、运动部件少等科学和技术优势,是高超音速推进技术的前沿方向,而将航空煤油RP-3作为燃料,不但能量密度高,而且后勤保障更加安全可靠,运营成本也会大大的降低,其实用性无疑会显著提高。

报道称,如果将斜爆震发动机应用于军事技术,那将催生出新一代的高超音速导弹、无人机甚至是轰炸机,这些武器将具有超远射程和低运营成本,能使解放军在未来的战争当中占据显著的优势。比如说使用斜爆震发动机的导弹或无人机,能够在30分钟左右,就能飞到太平洋的彼岸。

不过这项技术,目前还没有成熟到能够运用的程度,因为发动机在9马赫的测试当中仅维持了50毫秒,相当于只飞行了150米,还需要解决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问题,另外材料方面,可能还有一些技术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尽管已经使用了合成的材料,但在极端条件下是否稳定可靠,还需要进一步的测试。

中国科学家们目前取得的成果,它的意义在于原来这一项技术西方早就开始研究了,但目前还是停留在他们的实验室里面,而中国科学家们现在就把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了。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