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大连山海集团现状一片凄凉,没有未来
混沌录

前言:

“大连山海公司倒闭前夕,周某峰投案,公司关门歇业,投资人期待已尽。大连山海集团的崩溃,看起来就像是命中注定的一幕。”


昔日,这家野心勃勃的公司,因其对旅游产业的规划及雄厚资本运营能力,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吸引了大批投资人,尤其是大批老人。但是,伴随着“周某峰”的被抓获,“传销”的快速瓦解,从内部到外部逐渐暴露出其深层的阴暗面。

一、山海公司崩溃:这颗“雷”什么时候炸开?

大连山海集团有限公司的大楼,在2023年8月20日,用铁板围了起来,“山海集团”四个字悄然隐去,不见了踪影。昔日辉煌的商业帝国,一夕倒塌,公司业务陷入瘫痪,人员失踪,投资人的期望一夕成空。这家被很多人寄予了金融梦的公司,是怎么从一家蒸蒸日上的公司,变成了如今的惨状?

股市暴跌的背后,早就有监管机构和公众舆论的警告,但是当时大部分人还被金融机构的虚假繁荣所蒙蔽。最初以旅游、养老和集资等为主要产业的大连山海集团“暴富”了。以前,公司的巴士载着大批的老人前往大连各个景区,或者是“集资项目”,或者是“保健计划”,每个人都抱着“高回报”的理想,把自己的钱都砸进去。

但是,山海集团早就已经出现了资金链的问题,夸大的广告,夸大的业绩,掩饰着不断恶化的金融问题。数个月前,山海集团的商业行为已经被监管层敲响了警钟,但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关注,当资金链全部崩溃,这一系列的违规行为,终于被揭露了出来。

山海集团的业务,一年比一年发展得快,从养老到旅游,再到医疗,都是一片繁荣。大连银帆大厦被集团公司并购,改建为大连山海养生娱乐中心,看似是一个很好的旅游景点,但事实上,由于资本流动不畅,造成了巨大的资本缺口。

表面上看起来欣欣向荣,但实际上山海集团内部的危险却是难以掩饰的。伴随着资金链的崩溃,大量的负债堆积在一起,山海集团彻底垮掉了。在这个财务博弈中,数不清的老年投资者,雇员和合伙人成为牺牲品。

二、周某峰:背后的推手和财务上线

在山海集团崩溃的幕后,有一位名叫周某峰的大老板在幕后操纵。周某峰,这个曾经在大连颇有名气的小商人,却和山海集团的违法融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近年来,周某峰通过各种手段和广告手段,将一批又一批的投资项目进行了“稳赚不赔”的包装,从而成功地招揽到了大批的老年股民。

周某峰和他的小组,利用各种不实的广告手段,将“山海集团”打造成了一块看上去很有实力的业务牌。山海集团对外宣称,只要投入少量资金,就能获得高至30-50%的年收益,而且没有承担任何风险。这个“零风险,高收益”的许诺,让年纪大的人趋之若鹜。

实际上,周某峰清楚地知道,高收益实际上是新投资人用本金还给老投资人,如同其它违法融资的常规手段一样,山海集团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资金池,周某峰等人就是趁着老人缺乏理财常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老人带入了无路可逃的“深渊”。

而周某峰,则是准确地掌握了投资人的心态。他把筹集资金的活动披上了一层法律外衣,让大多数老人心甘情愿地花高价买下了那些看上去没什么危害的“保健规划”以及“旅游项目”。每个人都能得到“无限制”的身体保健和将来的高报酬,但这种保证却是建立在一个虚假的基础上。

周某峰所做的事情,并不只是私人性质的敛财。并且,他还与多家公司、分公司合作,利用复杂的资本流程,将募集来的资金转入多个帐户或企业,用以“洗钱”、“隐匿”等手段。这样一来,既能迅速地将违法资本转走,又能减轻监管机构追查的负担,又能让自己拥有持续的奢侈生活。

三、山海集团是怎么把老人们引入陷阱的?

山海集团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赢得老年投资人的青睐,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推广及各种项目,消除老人对此的顾虑。山海集团从一开始的“投大保健,享高收益”,到现在的“终老无忧”规划,可谓是用尽了浑身解数,营造出一副美好的企业假象。

首先,山海集团采取的是面对面销售的方式,以一对一的方式,跟意向投资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这类营销活动中,营销人员将尤其注意到老人们关心的“养老保障”,向他们介绍各类退休计划,并用“无风险”来打消投资人们的疑虑。推销员会给老人描绘一份“幸福的养老”,着重介绍“保险的安全”以及“每个月都有分红”。

其次,通过举办“健康讲座”、“旅游活动”等方式,山海公司对投资人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宣传。他们将原来的投资计划包装为老人喜欢的健康与休闲,比如经常的健康讲座,免费的旅行,甚至是健康检查。山海集团精心策划的“虚假”市场推广,让投资人获得了一种被称为“体验”的福利。

再加上山海集团推出的“假期福利”,也是为了让更多的老人入局。比如,一些投资人承诺,只要参加了融资项目,投入了足够的资金,就可以享受免费的旅游、住宿等各种优惠,更有机会参加奢侈的抽奖,赢得高档家电和旅游资金等等。而这一切看起来很不错的业绩,其实不过是该公司利用投资人的新资本,向老投资人们抛出的一颗糖衣。

在各种“福利”的诱惑下,老人们渐渐被山海集团所吸收,自己的存款也在悄无声息间被消耗一空。投资人对自己的保证越信任,山海集团的钱就会越多,最后闹得不可开交。

四、将资金用于“洗钱”和消费

等山海集团的财务走上正轨之后,周某峰又将这笔钱花了个精光。山海集团为了掩饰自己的现金流,成立了很多分公司,还有一些附属公司,通过一层又一层的转账,保证这笔钱可以被“洗白”,只为自己所用。

周某峰从山海集团那里借来的“金融”,购置了不少豪华轿车与豪宅。该组织的大多数钱都花在了他及其家庭奢侈的生活上。同时,周某峰为了规避税收和税收调查,还将一些款项转入境外。

从周某峰的财报可以看出,他在一些不相关的工程上投资了很多钱,比如虚假的旅行社、保健中心等,而那些名义上并没有真正经营起来的工程,而是通过他的附属公司,将钱打到了其他的地方。为避免现金流太过明显,他还采用了“融资”的手法,例如伪造合同,非市场化的融资方式。

因为山海集团的运作方式非常的依靠新的资本,如果没有新的资本进入,那么这个公司也就撑不住了。也正是因此,周某峰的豪华人生,最后成为诈骗的牺牲品,公司也因此濒临破产。

五、逮捕与侦查:周某峰投案及跟踪

大连山海控股有限公司于今年八月七日官方宣告破产,旗下的公司及投资项目全部倒闭。随后,大连山海公司和幕后操纵人周某峰被立案侦查。为此,周某峰经过数月的高强度侦查,终于在山海集团出现财务危机时主动投案,企图为自己开脱罪责。

但是,这种主动投案并没有使周某峰逃避法律的惩罚。警察对山海集团进行了全方位的排查,尤其是其资金流向,客户投资,以及集团是如何从投资人那里提取资金的。经过一番调查,山海集团利用一套假理财产品,打着旅游保健的幌子,再加上一层一层的转账,聚敛了上百亿的巨额财富。

在接下来的搜捕过程中,周某峰及其手下和有关部门主管相继落网。经过侦查,警察们查出,山海集团有不少高管涉嫌非法集资、非法侵占财产,有些还将募集来的资金转入自己的私人帐户,大肆浪费。特别是山海集团还没破产的时候,就有不少投资人突然意识到,他们的资金不见了,不但拿不回来,就算是最基础的退款也没指望了。

从大连至北京,再到上海,警察开始了一场全国性的搜捕。经过对山海集团全国各地分支机构的搜寻与跟踪,警察逐步将这起财务欺诈案的真实情况一一揭露出来。所有涉及到这件事的员工、管理者,都是在不经意间,变成了受害人,也是加害者,最后还要一起承担后果。

但也有一些老人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不愿意承认自己上当受骗,始终认为山海集团只是一时的困境,总有一天会东山再起的。

也是那些不肯放弃的人,成为了山海集团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们一直在给警察施加压力,要求尽快拿回这笔资金,并将此事怪罪到了周某峰和他的小组身上,因为他们对他们“过于严苛”。

但警察却不为所动。而在后续的侦查资料披露中,周某峰及其团伙的犯罪事实也逐渐浮出水面。大连山海集团除了涉及一宗违法融资外,还涉及金融诈骗和洗钱等多项犯罪活动,公安机关称,此案性质极为严重,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一定要严肃处理。最后这个犯罪团伙被一一逮捕,全部落网。

辽宁老人60万投资“快乐养老”被套,主办公司负责人涉嫌非法集资被批捕

上游新闻

2024-03-15 16:21发布于重庆上游新闻官方账号

相关推荐
x